书中这句关于氢键的话怎么理解(高中化学)

原话:在极性溶剂里,如果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那么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我想问的是~~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 怎么判断出他们有没有形成氢键啊?
还有就是,怎样看出一个物质是否有氢键~?....

形成氢键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裸露”的质子,也就是和H相连的元素要有强的电负性能强烈的吸引电子,从而使H原子核也就是质子暴露出来,这样的元素高中需要知道的就是F、O、N,凡是与它们相连的H就是“裸露”的质子;二是要有具有孤对电子能够吸引这个“裸露”的质子的原子或基团,原子还是只有F、O、N,基团一般也是含有这些原子的,比如羰基,羧基,还有含氧酸的氧等。像乙醛,本身不能形成氢键,但是如果溶在水里,那么它的羰基就可以和水的氢形成氢键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01
高中阶段具有氢键的物质不多,你记住就可以了,氨气,水,氟化氢,其他的么碰到的话,题中会有提示的.氢键主要影响物质熔沸点和在水中的溶解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1-01
氢键一般在氧 氟 氮元素与氢之间形成。看你学到什么地步。

看是否有氢键,基本上就遵循该原则。
第3个回答  2008-11-01
氢原子的半径较小,一旦带部分正电荷,电荷密度很大,这就增加了其与富电子基团的相互作用。氢键的形成,应该理解为质子的给体、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应局限在某元素上,实际上,氢键的种类还是十分丰富的:
1、常规氢键
H原子与电负性较高的原子结合时形成的氢键,如F、O、N,Cl和C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参与形成氢键。2003年的北京赛区预赛题中有三氯甲烷与苯的派电子形成氢键,可以把CCl3看作高电负性基团,而苯的派电子为很好的质子受体。
2、X-H-派氢键
又叫做芳香氢键,是派电子体系作为质子受体,上面已经顺便说过。这种氢键在生命体重稳定多肽和蛋白质的结构有很重要的作用。
3、X-H-M氢键
具有充满电子的d轨道的过渡金属,如Pt等,能作为质子的受体,和X-H基团形成3c-4e氢键体系。如{(PtCl4)·cis-[PtCl2(NH2Me)2]}2- 中的N-H-Pt氢键指向平面四方形[PtCl4]的中心。
4、X-H-H-Y
当H的电负性介于X和Y之间时,就有可能产生这种氢键,如H3N-BH3。在这里,质子的受体实际上是H-。二氢键体系容易失去H2,可以看作是脱氢过程的中间体。
5、抓氢键
过渡金属与H-H分子形成的3c-4e桥键,结构类似于硼中的3c-4e键,这里就不画了。
其实氢键的种类远比我列举的丰富,在实际研究中,是否存在氢键是由实验测得的,而并不是理论分析。一般来讲,当由H相隔的两个原子间距离小于它们的范德华半径时,就可以认为而这中存在氢键,二原子间总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相互作用。故氢键的存在还是很普遍的。
第4个回答  2008-11-01
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