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未来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走向

如题所述

9万家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超过3.4万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达3323个;成交额过10亿元的市场比上年增加90家,占亿元市场成交额的73%左右;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539家,占综合市场的70%;专业市场所占比重及成交额上分别比上年提升了11和15.3个百分点,分别达到66.6%和70.9%。
仔细分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中国商业联合会日前联合发布的2005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信息中的这串数据,就可以追寻到目前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所呈现出的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农产品交易市场发展迅速,向专业化、大型化和批发型转变的特点。由于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场对形成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格局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未来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将会怎样?作为经营商品批零交易的商家又该如何把握?
  在统计信息发布会期间进行的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走向及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商业室主任宋则,就商家所关心的十一五期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基本发展走向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正视现状和问题
专家指出,作为商品批发交易市场,虽然涉及的都是某一个行业,但是要进一步开辟经营新天地,就要对当前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状况有所了解,要对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有明确的认识,同时要熟知各自商品交易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因为正是这些不可忽视的因素,终将直接决定着未来商品交易市场所在的产业以及市场的发展方向。
就总体来讲,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成交额超过10亿元的市场有613家,比上年增加90家,成交额达2.2万亿元,占亿元市场成交额的73%左右,比上年增加3个百分点。其中,成交额超过100亿元的市场有46家,比上年增加9家,成交额达8024.8亿元,增长28.2%。
2005年专业市场所占比重比上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达到66.6%,而综合市场和其他市场则分别下降了13.4%和7.6%;在成交额上,专业市场的比重提升了15.3个百分点,达到70.9%,而综合市场和其他市场分别下降了8.1%和7.1%;专业市场的摊位数比重提升了22.2个百分点,达到57.9%,而综合市场和其他市场分别下降了12.6%和9.7%。
在提到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时,专家指出,目前由于缺少规划而造成了一些商品交易市场有场无市,资源浪费严重;而商品交易市场内的经营方式、结算方式也较落后;商业欺诈行为屡有发生,缺乏商业信用、偷税漏税、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尤其是农产品交易市场,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范,难以充分发挥对农业生产的引导作用和保证农产品安全流通。
  任兴洲分析指出,应该看到这与我国工业化中期的环境更加明显以及产业逐步走向高度集中有很大关系。另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也带动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商业网点设施的变化,而新农村建设更是给商品批发交易市场提出了客观要求。
理清阶段转变脉络
宋则指出,要解决目前商品交易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就认清商品交易市场正在发生着的三大相互关联的阶段性转变。作为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更应对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宋则认为,目前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重心发生了阶段性的转变。商品交易市场已从单纯的交易空间的聚集场所建设转向了对交易主体的现代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大经销商的培育,交易商户的市场集中度在提高。市场主体的到位、实力的增强、集中度的提高,已经带动了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创新和提升,市场功能更加强化,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社会形象也在改善。
最为显著的是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状态发生了阶段性的转变。即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点状发展转向链式、网状发展,商品交易市场的市场集中度在提高。从实现商品交易市场合作、兼并、联网、连锁,从相互隔绝、单打独斗、低水平重复、外延数量扩张转向交易资源收编整合,流通渠道连锁式发展、网络状、专业化、内涵化扩张。
宋则表示,以功能、竞争力强大的商品交易市场为主导,以降低交易成本为核心,以信息化和现代物流、供应链为依托,商品交易市场的连锁式、网络化发展和流程优化,正在改变中国第一、第二产业中长期存在的六小状态(即小农户、小作坊、小工场、小车间、小产业、小基地状态),从而使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两个低成本优势得到强有力的发挥,即低成本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低成本提高城乡生产者的生产效率和供给质量。宋则解释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网络化发展,已经成为降低工农业产品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增强中国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除此之外,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发展空间上也发生了阶段性转变。从内向型转向外向型,从发挥国内比较优势,参与、影响国内分工,买全国货、卖全国货转向发挥国际比较优势,参与、影响国际分工,买全球货、卖全球货,从国内采购中心转向世界采购中心。
看准发展走向迎接挑战
在对当前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后,任兴洲进一步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商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发展走向。
任兴洲指出,首先要认清商品交易市场承担着促进上游产业的结构调整、重组、集中、市场整合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能从整体上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形成的服务业发聚集区。
通过商品交易市场,使得大企业在市场里做大做强以后,对上游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促进了整个行业里当地或周边企业的重组,通过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互动,对产业产生影响。不难看出,未来商品交易市场的竞争不是靠廉价的劳工和土地,而是上下游产业的连接和配套,从产品的附加值上进行发掘。
未来的商品交易市场还将实践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并打造和推广我国自主品牌的战略任务。任兴洲指出,虽然现在多数的市场还停留在二代、三代的发展水平上,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会有许多的商品交易市场朝这个方向发展。
因为商品交易市场提供了一个品牌共享的平台上,在这里完成产品的展示、展销、集客,然后引导全国的加盟商到这里实现加盟,并借此把零售的网络伸向全国各地。任兴洲举例说,以刚做过调研的北京百荣世贸商城为例,它是以发展中高档服装为主体,走的就是品牌化发展的道路,以打造为中国制造的全球采购中心为目标,现在已经初显我国自主品牌产品的集散地的雏形。
  当然,商贸城里各品牌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品牌之间的相互竞争也会促进品牌的不断创新,这对我国自主创新品牌的创立和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百荣的实践表明,商业零售批发终端也可以为我国的自主品牌打造出一片空间。任兴洲说这对全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应该是个不小的启发。链接
十一五期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应该看到有一些专业市场出现萎缩是必然的趋势。不是所有的商品批发交易市场都能发展的,像机电、煤炭、电子出版物等都出现了萎缩,但像农产品、服装等市场则仍再上升,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也是经济规律。所以,商品交易市场要选准未来自己的发展方向。
另一个严峻的挑战是中国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都将面临保护知识产权的挑战。这种挑战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已经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已有经济学家断言,这次挑战将远超过去年的纺织品反倾销行动,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外,商品交易市场同时还面临着税收制度的完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挑战、国外规范市场以及涌入的一批国外大型的、物流现代化的、操作规范的批发商和采购商的挑战。这些因素是都是需要商品交易市场加以密切关注的,并希望商品交易市场以此来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使商品交易市场得以健康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