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验收规范与设计规范的小问题??

今天在工地上看到基础现场情况后,产生的疑问如下:
XX工程,预制管桩基础,盖有基础梁,总共有JL-1,JL-2,设计为550mm宽,700mm高,桩径为400mm。桩居JL中。这样桩的边缘到JL边缘为75mm。(这是桩位一点不偏的理想情况)但是在现场施工中难免会出现偏位。这样在桩基验收的时候就用到桩基验收规范其中对预制管桩中有这么一段说明:盖有基础梁的桩,延基础梁轴线方向允许偏差(15+0.01H)cm;垂直基础梁轴线的桩允许偏差(10+0.01H)cm。然而设计规范上说的是桩到基础梁外边线要>75mm。假若出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1.xxx号桩垂直基础梁轴线偏差10cm,这棵桩明显超出基础梁的边线,但是在桩基规范中:垂直基础梁轴线的桩允许偏差(10+0.01H)cm。它没超出规范。但是在设计规范中桩到基础梁外边线要>75mm。明显不符合要求。这类问题怎么解决?以何为准?
2.在“十”交叉梁中,交叉点的那棵桩在“I”方向上延基础梁轴线方向偏差15cm;垂直基础梁轴线的桩允许偏差10cm。但是在“一”方向上垂直基础梁轴线不是也就偏差15cm了?它在“I”方向符合规范在“一”方向就超出规范了该怎么处理?

回答:1、设计规范是以力学计算为依据的,是设计参考依据一般是设计单位使用;桩基验收规范是国家强制性的,是正式验收时最基本的验收要求。
具体到允许偏差的情况,一般以设计图纸要求为准;设计图纸没有明确写明的,以国家现行规范为准延基础梁轴线方向允许偏差(15+0.01H)cm;垂直基础梁轴线的桩允许偏差(10+0.01H)cm;设计规范中桩到基础梁外边线要>75mm时考虑梁和桩的倒传荷载能力;在桩在设计要求尺寸内一般通过承台做些微调整即可;差别在2~3cm的也可不做调整。
2、网格图形内部所有节点都属于垂直基础梁轴线的桩允许偏差(10+0.01H)cm;只有外围一圈可以是适用延基础梁轴线方向允许偏差(15+0.01H)cm;上述都以单桩为准。(两桩、三桩的实际施工中可以适当调整,桩向承台内偏位时)

。b编位要求还要根据建筑本身要求比如适用工业、设备安装等不同时,误差要求尺寸不同为准。有的建筑偏位要求不超过3cm。沉降不超过1c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