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否介绍一下世界冠军王皓,马琳,王励勤各自的启蒙教练荆雨德,杨沈立,沈益民的情况呢?

比如说自身有过什么成绩,还带过什么知名运动员,我觉得这些幕后人物对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非常关键,应该被大众所知晓并尊敬?
请大家注意,我想知道的并非是王皓,马琳,王励勤的情况,而是他们各自的启蒙教练的情况。

  【姓名】王皓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3年 12月1日
  【出生地】吉林长春
  【身高】176厘米
  【体重】65公斤
  【血型】A
  【身份】运动员
  【个人爱好】听音乐、看书
  【注册单位】解放军
  【运动项目】乒乓球
  【世界排名】第一
  【爱吃的菜】酸菜炖肉
  【转会经历】
  1992年开始从事专业训练,教练是薛瑞昆;1996年进入八一队,教练是荆雨德;98年底入选国家二队,99年初升入一队。
  【主要成绩】
  1998年 全国少年锦标赛男单第六 ;
  1999年 世界俱乐部赛团体冠军 ;
  1999年 亚洲少年锦标赛团体冠军、男双亚军、男单亚军 ;
  2000年 男子世界俱乐部赛团体亚军;
  2001年 九运会男团冠军 ;
  2002年 荷兰公开赛、埃及公开赛男单冠军、男双第三 ;
  2003年 第5届城运会男单第三;
  2003年 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3年 亚锦赛男团冠军、男单冠军;
  2003年 中国公开赛男单亚军、男双亚军(与孔令辉);
  2003年 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男双冠军(与孔令辉);
  2003年 第47届世乒赛男双亚军;
  2003年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2004年 希腊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4年 第47届团体世乒赛男团冠军;
  2004年 雅典奥运会男单亚军,世界杯第三名;
  2005年 亚洲杯男单冠军,亚锦赛男团冠军,卡塔尔公开赛男双冠军,中国公开赛(哈尔滨站)男双亚军,深圳站男单亚军,48届世乒赛男双冠军(和孔令辉),世界杯男单亚军;
  2006年 国际乒联巡回赛斯洛文尼亚站男单冠军,克罗地亚站、卡塔尔站男双冠军,第48届不来梅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
  2006年 多哈亚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男子团体冠军;
  2006年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2007年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第三名,双打和王励勤合作获得亚军;
  2007年 中国公开赛冠军(连胜王励勤马琳);
  2007年 世界杯男子单打冠军。
  2008年 排名世界第一位
  2008年 第49届(广州)世乒赛男团冠军主力成员,最佳男运动员
  2008年 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
  2008年 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亚军
  2008年 中国乒乓球公开赛男子单打亚军;双打亚军(与陈玘)
  2008年 比利时世界杯男子单打冠军
  王皓右手直握球拍,底板:红双喜——狂飙皓 正手套胶:DHS 天极3 反手套胶:蝴蝶套胶。作为直板选手,他的反手直拍横打技术已经日臻完善、运用娴熟,有很强的杀伤力。
  王皓的个人网站是全乒乓的皓月当空,网址是www.wanghao.cn有兴趣就去看看吧!
  【生活中的王皓】
  2004年卡塔尔,王皓的发挥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从团体赛的第5号直接打上了3号,更重要的是他为自己拼出了机会,将奥运梦想提前了四年;2006年不来梅,他在半决赛、决赛中的稳定发挥,让所有人看到一个成熟了的王皓,更重要的是他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近了一些。
  人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些阵痛,谁不是一边流泪,一边变得坚强?这几年,从出道到成名,再到饱受挫折,王皓经历了,也成熟了。
  就差一点
  在雅典,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王皓一路闯进决赛,本来只是充当“清道夫”的他一转眼成了中国队最后的希望,他曾经距离冠军那么近。决赛前,王皓知道对手一定会搏杀,并且会拼得很凶,可球场上柳承敏的“血性”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他输在了一口“气”上。
  2004年团体赛,当时还面临奥运会的竞争,自己心态调整得非常好。虽然非常希望能够打奥运会,但感觉就算竞争不上,我还年轻还有机会,所以也没想太多。团体赛上,自己几乎是超水平发挥,也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到了奥运会,前面我一直打得非常好,当时自己非常难打的两个对手——庄智渊和王励勤,我都赢了下来。真正到了决赛,想过对手会去搏杀,拼得很凶,但现在想来还是对困难准备得不够。在场上我也始终感觉没啥问题,但对手的发挥的确超出了我的想象。
  如果说2004年的王皓经历了人生最迅速而难忘的一次成长,2005年上海世乒赛被梅兹的高球放出八强,则让他彻彻底底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尽管双打夺冠,让王皓拥有了第一个单项世界冠军,喜悦暂时冲淡了那份苦涩,可心中的伤口却在隐隐作痛。
  十运会男团亚军、男单亚军、世界杯男单亚军……这一年,究竟拿了多少个亚军,连王皓自己也说不清,可他的双眸中分明多了一些难掩的沧桑和忧郁。邱吉尔有句名言: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因为很多胜利往往都在于坚持的最后一点点。而“就差一点”的经历,恐怕谁也没有王皓体会深。总能进决赛,可就是拿不了冠军,太渴望胜利,可越想赢就越赢不了,王皓步入了这样一个怪圈,难以突破。是运气不好还是实力不够?他时常这么问自己,也假想过,如果当时在场上某个环节自己处理得再好一点,某个时刻再坚定一点,想法再少那么一点,也许结果就会不一样。可残酷的竞技体育从来就不相信什么如果。
  2005年年底,本刊计划制作一本球星台历,想给每位球星配上他们的座右铭。记者发短信问王皓的座右铭,他的回答倒更像是决心书:“我相信下次我还能进决赛,争取打冠军。”恐怕这也是那段日子里他对自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因为那是他最迫切的愿望。最后,王皓把“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提供了出来。虽然他也搞不懂为什么每次都打第二,可努力的过程他却很清楚,每一次“第二”都能让他看见自己的进步。因此,王皓从不相信什么宿命的说法,不相信自己永远会是“老二”,倔强地坚持着。
  最近一段时间,王皓在看台湾作家李敖的那本《就差一点》,老差一口“气”的他希望能从别人身上借鉴一些东西。虽然,书里写的都是其他领域的人和事,但很多东西是相通的。王皓相信,这会对他打球有帮助。“人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坚持,有时真的就只差那么一点,如果再坚持一下,可能就做到了。”这是他从读书中获得的感悟,转化到训练中就是,平时训练多抠一分球,比赛中可能就是两、三分,可如果放弃一分,到比赛时可能就是一局没了。
  自从雅典奥运会后,自己想输赢想得比较多,无形中给自己一种压力。在比赛中,特别希望自己能打好,包括2005年世乒赛单项,自己也非常想证明给大家看,可事实有时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全运会、世界杯,我都打进了决赛,可最后向冠军冲击时都失败了,交的学费也比较高。在决赛中输球很难受,对人的打击也比较大。自己始终憋着一口气,可到了决赛离冠军近了,心里又难免犯嘀咕,就怕又打个第二,心里还是有点阴影。
  今年年初,在“直通不来梅”的队内选拔中,王皓率先拿到了入场券,这无疑给了他很强的信心。随后的几个小型比赛,教练组特意没有派其他主力,而是让他和陈(王+己)去打。斯洛文尼亚公开赛和亚洲杯,王皓都打了冠军,一点点找回了自信。
  亚洲杯决赛是对陈玘,我对左手一直不太好打,而且又是队友,他往往会拼着自己打。当时在场上我一直很被动,1比3落后,第5局开局又是0:4落后。就在那一刻,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我进决赛的次数比他多,经验应该比他丰富。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我就变得特别自信,然后越打越顺,最后拿下了比赛。
  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最大的进步
  “直通不来梅”第二次队内选拔赛,王皓0比3输给了郝帅。在近两年两人队内队外的交锋中,王皓几乎没怎么输过。尽管输球让他有点不太相信,可并没放在心上。备战团体赛在厦门封闭时,教练特别安排两人又打了一次,在场上,王皓始终没法完全投入,感觉郝帅一直在拼着自己打,结果还是输了。转天上午接着再打,又是0比3,刘国梁跟王皓急了。训练结束前全队总结时,狠狠地把王皓克了一顿,并且不让他参加下午的训练。王皓自己很不服气,挨了骂又觉得有点冤。回房间后,吴指导陪着他一起反复看下午输给郝帅的那场比赛录像。晚上,刘国梁和吴敬平把王皓找去,先问他如果跟郝帅再比一场,他有没有信心能赢。如果有,就打,如果觉得赢不了,就等他哪天觉得状态好了再打。王皓本来心里就憋着一股气,想着自己无论如何要打这场比赛,而且一定要赢。因为他知道,奥运会的每一场球不可能都是在你状态最好的时候打,王皓把对郝帅的这场比赛当作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人只有战胜自己,才意味着真正的突破。晚上跟郝帅的比赛依然打得很艰苦,大比分1比1平,第三局8:4领先结果输了,第四局5:10落后,王皓被逼到了绝境上。置于死地而后生,此时在王皓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就是胜利。带着这样的信念,王皓变得越来越坚定,反倒把郝帅给打软了。最后3比2赢下了这场球,对于王皓而言,更大的收获是他突破了自己。
  不来梅团体赛前的封闭训练是我练得最好的一次,整个人的技术状态和精神状态都非常好。教练特意安排我和陈(王+己)住一个屋,我们在房间里放了一台录像机,不训练的时候,我俩就一盘盘地看所有世界比赛决赛的录像,找找大赛气氛。到了不来梅之后我心态也保持得很好,半决赛第三场和决赛第一场,这两场球都非常关键。上场前,感觉自己已经把所有困难都准备到了,如果最后还是没赢,就是能力不够,结果水平全都发挥出来了。
  打团体赛,始终感觉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后盾支持着你,即使输一场,还有同伴呢。但刘指导和吴指导都跟我讲,应该把团体赛中的每一个对手当作奥运会单打的一轮来过,因为想拿到单打冠军,就必须一轮一轮地过。无论打团体还是单项,最重要的就是自信。比赛前一定要有自信,可随着比赛打起来,心理上肯定会起一些变化,有时候也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我想每个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可能任何时候都非常自信,尤其打到紧张的时候,出手的一瞬间就有可能不自信。但有句话,不是说有信心不一定会赢,但没有信心一定会输嘛,就是这个道理。
  不来梅团体赛后,刘国梁这样评价王皓:“这几年王皓度过了运动员生涯中最困难的一个阶段,这次比赛,他又重新找回了自信和灵感,赢得了信任,证明了自己。”经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所以这两年王皓所经历的坎坷在爸爸看来都会化作他成长道路上有益的经验。“从小打比赛,在同年龄组里甚至跟比他大两三岁的孩子打,王皓总是第一。13岁就进了八一队,很短的时间又上到国家队,一路上都非常顺。这两年他遇到了一些挫折,我想是要把这一课补上。就像2004年奥运会那会儿,总感觉他的实力还没到那份儿,却被摆在那个位置上,经历了这么多,现在他的实力才跟他所处的位置相当。”王爸爸说。
  这两年经历的多了,随着年龄增长,思想也慢慢成熟,看待事情的思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以前,一想起奥运会失利,就经常会想如果那么打也许我就赢了,总是很后悔。而现在更多的是想过程,通过比赛来发现问题。可能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从今年开始,我的训练也比以往踏实了,更能集中精力,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比以前长,更投入一些,这点对于比赛肯定会有帮助。以前打比赛,总想着上场以后,一点点找感觉,可现在训练踏实了,一上场就能把所有困难和比赛节奏控制好。我想,思维方式的转变是这两年中自己最大的进步。
  经常被教练骂醒
  2000年乒乓球开始在队内搞积分,只要积分排在前面就有机会参加国际公开赛。当时王皓刚从二队上来没多久,在同年龄里属中等水平,他却特兴奋地跟当时还是队员的刘国梁说:“我的机会来了!”而机会只有把握住了,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机会。那一年,王皓从队内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以后每每打队内比赛,他总会有一种无形的心理优势。2006年年初“直通不来梅”第一次队内选拔赛,当时打6分球,这却让王皓心里没了谱。那会儿,他妈妈正巧在北京,跟王皓开玩笑说:“即使比赛选不上,也肯定会让你去的。”“那多磕碜,名额就要靠自己打出来。”王皓说得特坚决。私底下,他却悄悄地问吴指导:“要是选不上咋整啊?”“你想那么多干什么?”吴指导反问他。结果前面几场打得一塌糊涂,根本不赢球,刘国梁和吴敬平气得把他好一顿数落,挨骂后的王皓开始越战越勇,上演了大逆转——连赢8场球,从倒数第二一下子跃升为正数第三。
  王皓说自己属于“激励”型选手,经常被教练骂醒。去年世界杯小组赛对柳承敏,一上来0比2落后,如果输掉这场球,王皓极有可能连小组都出不了。第二局结束,做场外的刘国梁跟王皓什么技术都没讲,就是一通骂,说照你这么打,一点戏也没有,干脆别打了。再上场后的王皓仿佛变了个人,不仅3比2翻盘,小组出线,还一路打进了决赛。
  在主管教练吴敬平的眼中,王皓的优点是听话,而缺点是太听话。可在妈妈的记忆中,儿时的王皓很淘气,凡事都要拔尖,喜欢跟自己较劲。长大了,那股争强好胜的劲没变,可性格却变得内向了。“王皓小时候,我喜欢把他打扮成女孩样,走到哪儿,大家都特喜欢他,让他表演个节目什么的,他从来不会害羞,都是大大方方的。小时候打比赛,也总是又喊又叫,气势特足,像只小老虎。”
  其实,我很清楚,但凡在比赛中我喊得很凶,气势很足的时候,比赛都打得非常好,整个人也显得霸气十足。相反如果比赛中自己有点发蔫,很浮躁的话,就不行了。现在平时训练,我也有意识在培养自己的霸气,尽量让自己在场上兴奋起来。
  一次王皓回长春,跟小时候的伙伴聚在一起,很感慨地说:“你们真幸福,可以在父母身边,可我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必须自己扛,不能让他们太担心。”当妈妈从别人嘴里听说了儿子的这番话,心里一阵酸楚。从小打球,懂事的儿子没有让父母操一点心,13岁便离开家,进了八一队,妈妈一直对儿子怀有歉疚。而对于一路上带过王皓的教练,妈妈始终怀有一份感激。“乐乐(王皓的小名)跟教练的感情有时甚至超过了跟我们。有时候吴指导不带他出去比赛,比赛完了他给我们打电话,不用我们问,第一句话肯定是我刚给吴指导打过电话。”
  想当联赛最佳
  2006赛季,王皓离开了一直效力的八一队,身披鲁能队战袍征战超级联赛。在中国乒乓球职业化程度最高,运作最规范的俱乐部打球,王皓说自己就是冲着“压力”而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阳光、朴实、正直是鲁能俱乐部教练谷青成眼中的王皓,“到底是受过部队熏陶的人,有很强的自律性。一般俱乐部安排的活动,王皓都会不折不扣地完成。王皓还非常懂事,像现在打超级联赛,有时我们队在北京训练,他自己开车,我们教练住得比较远,他就会主动地去接教练。对队里的小队员也很关心,比赛中他经常会给小队员讲一些技战术,在我们这个队中起到了领军人物的作用。其实,从八一转会到鲁能,王皓自己压力也挺大,所以前面几场球他打得比较拘谨,尤其第二轮跟辽宁那场球,他输了两分。输球跟他的海绵有一定的关系,可在场上碰到困难,他没能及时调整。输球后,王皓自己特难受,当天晚上连饭都没吃。”
  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打球,肯定会有压力。鲁能又是一家非常规范、相对职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俱乐部,有点欧洲俱乐部的意思。整个俱乐部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得非常细致,有时候打不好,真感觉对不起这些为我们服务的人,那种压力是无形的。像第二轮,我输了两场球,自己非常懊悔,反正跟以前在八一队的感觉不太一样。联赛的确也挺折腾人的,而我就不太经得起折腾。主要还是太容易原谅自己,在训练中对自己的要求差了一点,尤其跟王励勤、马林他们比,应该对自己要求更严一些,对自己狠一点。男人嘛,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短期的目标是打好联赛,今年全队的目标是保三争一。争冠军有难度,但必须先有这个目标。有压力是肯定的,但同时也是一种动力。我当然希望能当好这个队的领军人物,好几年联赛的“最佳运动员”都是马林,希望今年自己也能有机会当一把最佳。打完联赛,接下来还有世界杯、亚运会,每个比赛都要尽全力争取好成绩。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2008年这个最大的目标。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0.02.19
  身高:174cm 体重:75kg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辽宁沈阳
  项目:乒乓球
  打球经历:7岁开始打球,13岁进汕头乒乓球学校训练,1994年2月进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一队。
  世界排名: 第二
  技术特点:右手直握球拍,正手极具杀伤力的暴冲弧圈结合直拍横打,器材配置为底板:YASAKA YEO 正手套胶:红双喜 天极2 反手套胶:蝴蝶 大巴。
  习惯动作:旋转球拍,用球拍当扇子扇风。
  出生地点:沈阳
  出生体重:8斤2两
  家庭成员:父母
  启蒙教练:杨沈立
  现在的教练:刘国梁、吴敬平
  最喜欢的电影:《泰坦尼克号》
  最喜欢的食物:刺身、烤肉、海鲜、山楂
  最喜欢的颜色:天蓝色
  最喜欢的国家:中国
  最喜欢的地方:沈阳
  最难忘的人:父母
  最难过的事:比赛输球
  最遗憾的事:世锦赛没拿到冠军
  最高兴的事:比赛胜利
  最害怕的事:听到各种不好的消息
  小时候喜欢的娱乐方式:弹玻璃球、拍pia唧(一种印有剧集或卡通人物的方形或圆形的翻纸牌游戏,在北方也叫拍画片、拍方宝)
  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电动火车、手枪
  现在最喜欢的娱乐方式:郊游、喜欢去大自然
  最喜欢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最喜欢的运动项目(除了乒乓球):足球
  最喜欢的运动员:刘国梁、乔丹
  最喜欢的一句话:永不放弃
  称号:世界杯先生、拼命三郎
  国内荣誉:
  1997 全运会男团冠军
  1998 全国俱乐部甲级联赛冠军(代表八一队),全国锦标赛团体、混双冠军
  1998 全国俱乐部甲级联赛冠军(代表八一队),全国锦标赛团体、混双冠军
  国际荣誉:
  1996 亚洲杯男单冠军
  亚洲锦标赛混双冠军
  1997 澳大利亚公开赛男双冠军
  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双冠军
  1998 亚洲锦标赛男双及男团冠军
  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冠军
  1999 瑞典公开赛男双冠军
  法国公开赛男双冠军
  首届世界乒乓球俱乐部锦标赛男团冠军
  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与张莹莹)冠军,男单亚军,男团亚军
  2000年第21届世界杯男单冠军(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在改大球后所夺取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2001年第4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冠军,男单季军,男双、混双八强;九运会男单、男双冠军;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男双亚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冠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开赛男单、男双亚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2002年美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德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波兰、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荷兰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亚运会男团冠军,男双季军、混双季军;
  2003年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与王楠)冠军、男双(与秦志戬)季军,男单八强,韩国、中国、丹麦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冠军,德国公开赛男单亚军,瑞典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第24届世界杯男单冠军(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在11分赛制下夺取的第一个男单世界冠军);
  2004年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冠军,希腊公开赛男双冠军,新加坡公开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无锡站男单、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第28届雅典奥运会男双(与陈玘)冠军,男单十六强;第25届世界杯男单冠军;
  2005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男双亚军,中国公开赛(哈尔滨站)男双亚军,第48届世乒赛男单亚军,男双季军(与陈玘),世界杯男单季军;
  2006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亚军,科威特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第48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第27届世界杯男单冠军,亚运会男团冠军,混双(与王楠)冠军,男双(与陈杞)亚军,男单亚军;
  2007年49届世乒赛男双(与陈玘)冠军,男单亚军,混双(与王楠)亚军,世界杯男单八强,第5届世界杯男团冠军;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双冠军(与王皓),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冠军,科威特公开赛男单亚军,中国公开赛男单冠军,法国公开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子单打冠军,男双亚军(与王皓)。
  2008年第49届世乒赛团体赛男团冠军。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日本站 男单冠军,团体冠军.韩国公开赛亚军,男双亚军(与马龙),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团冠军、男单冠军。
  2008年中国乒乓球公开赛男双冠军(与王励勤)
  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获得了四届世界杯冠军的选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人。被誉为世界杯先生。他是全世界获得乒乓球奥运冠军最多的男运动员,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集奥运会乒乓球男单、男双、男团三项冠军于一身的选手。在第29届奥运会结束后,他获得了15个世界冠军,成为中国乒乓球男队获得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运动员。

  姓名:王励勤(Wang Liqin)
  性别:男
  籍贯:江苏
  出生地:上海
  生日:1978.6.18
  身高:1.86米
  体重:75公斤
  项目:乒乓球
  爱好:听流行音乐,看好莱坞大片
  最喜欢的影星:汤姆•克鲁斯,皮尔斯•布鲁斯南
  最爱看的杂志:《读者》
  最喜欢的颜色:黑、白、灰等显示成熟的颜色
  除乒乓以外最喜欢的运动:F1
  最喜欢的车手:舒马赫
  喜欢的食物:酸奶
  球拍底板:狂飙王
  海绵胶皮:正手狂飙2 反手Nittaku
  最新世界排名:世界第四
  技术特点:右手横板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技术全面。
  共13次获得冠军 属慢热性运动员
  奥运会参加次数:3次
  编辑本段技术特点
  王励勤6岁开始打球,13岁进上海队,15岁入选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队。王励勤是右手横拍球员,他性格内向,在场上单兵作战能力强。王励勤擅长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弧圈球技术属世界超一流水平,技术全面,没有明显弱点,唯一不足是反手相持时没有太多的旋转,是当今优秀运动员的典型代表。
  编辑本段荣誉统计
  1995年全球青少年赛17岁以下组男单冠军,全国锦标赛男单亚军;
  1996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双冠军;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混双第三名(与王楠)、男单16强,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双冠军;中国公开赛男双亚军(与阎森),澳大利亚公开赛男双亚军(与阎森)、男单第三;
  1998年中国大奖赛男双亚军(与阎森)、男单第三;亚锦赛男团、男单,混双(与王楠)冠军,男双第三(与阎森);亚运会男团、男单、混双(与王楠)冠军;
  1999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单、男双(与阎森)冠军;爱立信中国乒乓球擂台赛决赛男单冠军;首届世界乒乓球俱乐部赛亚军;第45届世乒赛男双亚军(与阎森)、混双第三;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男团亚军,悉尼奥运会男双冠军(和阎森);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男团、男单、男双冠军;瑞典、中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英国公开赛男单冠军;世界杯男单亚军;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单亚军、男双冠军;
  2002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双冠军,中国公开赛男单冠军,波兰公开赛男双冠军、男单第三名,丹麦公开赛男双冠军;亚运会男团、男单冠军、男双第三;
  2003年第47届世乒赛男双冠军,中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四强,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亚军,德国、瑞典公开赛男单冠军,丹麦公开赛男单四强,世界杯第三名;
  2004年第47届世乒赛男团冠军,奥运会男单第三名,国际乒联巡回赛新加坡站、长春站、韩国站男单冠军,日本站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单冠军;
  2005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冠军,第48届世乒赛混双冠军(与郭跃)、男单冠军,男双第三名(与阎森),亚锦赛男单、混双、男团冠军,男双亚军,中国公开赛(哈尔滨站)男单冠军,深圳站男单、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双四强;
  2006年国际乒联卡塔尔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第48届不来梅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国球大典中获得第一座大王者奖杯。
  2007年第四十九届萨格勒布世乒赛击败队友马琳夺得男单冠军,和郭跃合作夺得混双冠军,和王皓合作获得男子双打亚军。
  2008年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主力成员,以3:0完胜韩国选手朱世赫。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和男单季军。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季军,以4:2输给了队友马琳,3、4名争夺赛上,4:0战胜瑞典选手佩尔森。
  2008年中国乒乓球公开赛男子双打冠军(与马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11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6 天 6 小时
比如说自身有过什么成绩,还带过什么知名运动员,我觉得这些幕后人物对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非常关键,应该被大众所知晓并尊敬?
问题补充:请大家注意,我想知道的并非是王皓,马琳,王励勤的情况,而是他们各自的启蒙教练的情况。
提问者: riverstone1984 - 试用期 一级
第2个回答  2008-11-04
百度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