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林冲的故事情节主要内容

只要风雪山神庙,误闯白虎堂,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这里面的其中一个情节的主要内容,字越少越好

风雪山神庙:

林冲被发配沧州牢城后,凭借柴进的书信,被分配负责看守天王堂,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他在草料场看守时,又遭到陆谦、富安(高衙内亲信)放火暗算。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林冲才幸免于难。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和富安、牢城管营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的真相,而且差点被害死。

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林冲对官场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走投无路,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

林冲的事迹如“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等通过评书、戏曲等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

创作背景: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扩展资料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明清两朝,出现了多个版本的《水浒传》续作,另有很多小说、戏剧等以《水浒传》中的故事为素材,比如明朝的世情小说《金瓶梅》就是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的情节发展而来的。

另外,《水浒传》还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在国外很多国家流传开来,如18世纪流传到日本、朝鲜,朝鲜最早的小说之一《洪吉童传》和日本曲亭马琴的小说《南总里见八犬传》的创作,都受到了《水浒传》的影响。

19世纪,《水浒传》又流传到了欧美各国,出现了德语、法语、英语等译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浒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15
林冲是个悲情男。
只想当个小小的公务员,却不曾想自己女人被人搞,
又不识抬举拒绝送生辰纲,结果被陷害“带刀误入白虎堂”,
好在县官明白事理,只把林冲脊丈40,便刺配沧州,
沿途结识同门师弟花和尚鲁智深,也因此免遭了2个押运的毒害,捡回一条命。
在沧州监狱棒打张教官,谋得持有铁券丹书的柴进赏识,被派看守草料场。
高俅仍要对林冲斩尽杀绝,派陆虞候到沧州谋害林冲。
陆虞候猪头猪脑,不仁不义,在多次谋害不成的情况下便想一把火烧了草料场并把林冲烧死。
那天林冲正好出门打酒,下着大雪,当他回到草料场时见屋子被雪压塌了一块没法住了,想起离草料场不远有处山神庙,便投向那里过夜。
在山神庙中林冲忽然听到外面有爆响,一看是草料场起火了,便要去救火,刚要出门见得陆虞候等刚放了火过来,嘴里还说着要烧死林冲如何如何,林冲立刻明白了原委,将陆虞候杀死。并大呼是最痛快最解恨的一天。
但只能无奈上了梁山。
此事的梁上只是小帮派,是白衣秀士王伦当家,怕事的要死,不愿收留林冲,
林冲也看出来,但为了见老婆暂且忍气吞声。但要交投名状(人头,只要杀个人便可)
但取投名状的时候楞是风雪中等了三天,只等到丢了生辰纲的青面兽杨志,2人打了五十几回合,最后还拜成兄弟,也宣告林冲这人杯具高潮的开始。林冲只当头领不被中用,也不敢露锋芒。
后遇晁盖、吴用7人组被缉,还好宋江送信,7人逃到梁上入伙王伦,王伦还是不敢收留,重金要把七人送下山,后林冲与吴用夜谈,隔天林冲杀了王伦,推举晁盖当头领,至此,梁山才现雏形。只是林冲把丧妻之痛深深埋在心底,只等杀高俅。
后面参加的几场战斗,林冲三大祝家庄,大战呼延灼,曾头市拉回受伤的晁盖,甚至在与方腊的战争中都不曾损过毛发,在招安时候高俅上梁山,郁闷的林冲更是被宋江所谓的忠义所阻难,硬是再把吐出来的苦恨吞了回去,这估计是他落下的病根吧。(现在讲是被气死)
招安成功后,花和尚修得正果,听潮信便成佛,林冲与同门师弟情同手足,不久也在六和寺染病,据说是中风,由剩下一条胳膊的武松照顾,没多久就挂了。
老实人林冲一忍再忍,最后怒枪杀了人投了梁山,本想寻机会报仇,更是替梁山立下汗马功劳,但大忠大义面前,只能看着仇人高俅从自己眼前溜走,最后的中风估计是被气出来的。
看鲁智深,武松的结局就知道,特别是林冲,就让人同情的份,活的真不容易,死的还很郁闷。
第2个回答  2011-09-01
一、林冲
1、一打祝家庄——林冲为第二拨人马领军统帅。
2、二打祝家庄——林冲神速生擒扈三娘,救得宋江。
3、三打祝家庄——林冲为主力之一,击败祝氏三杰之一的祝龙。
4、高唐州救柴进——林冲为主力之一,消灭高廉的所谓“神兵”。
5、大战呼延灼连环马——林冲为第二阵主将,与呼延灼大战五十多会合不分胜败。
6、曾头市救晁盖——晁盖不听林冲劝阻,中计失败,林冲断后,拼死救回受伤的晁盖。
7、攻打大名府——林冲为主力之一,后军主将。
8、收关胜之战——林冲为主力之一,与秦明大战关胜,并率部击败关胜副将郝思文并生擒之。
9、二攻大名府救卢俊义——林冲为主力之一,第二队主将。
10、东昌府收张清之战——林冲为主力,活捉张清副将龚旺,并率军将张清逼下水,由水军活捉。

二、鲁达
鲁智深原来的名字叫鲁达,是陕西渭州的一名军官。有一次,他要教训一个外号叫“镇关西”的恶霸,砰砰砰打了三拳,没想到拳头太重,把人打死了。尽管打死了坏人,可也是要偿命的,鲁达只好逃走,逃到五台山文殊院当了和尚。文殊院的长老给他起了个法名叫智深。
按规定和尚是不能喝酒的,但鲁智深喜欢喝酒,很难忍得住。一次喝了酒撒起酒疯,几十个人都按不住他。第二次喝酒,他的祸闯大了,把山腰的亭子和泥塑的金刚都打坏了,长老没法再原谅他了。长老说:“我这里不能留你了,我介绍你去东京大相国寺,我师弟在那儿当长老,他会安排你的。”
东京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大相国寺的长老也不敢把鲁智深放在庙里,只派他去酸枣门外看守菜园。这差事正适合鲁智深,因为菜园里的蔬菜常被小流氓们连偷带抢,没人管得住。但流氓们已经做好准备,要把新来的和尚扔进粪坑里,给他一个下马威。
流氓们拿着礼品,假惺惺对鲁智深说:“我们是街坊邻居,特来祝贺的。”
鲁智深见这些人不肯进屋说话,站在粪坑边不动,便有些疑心了。领头的流氓过街老鼠张三和青草蛇李四跪了下来,想等鲁智深来扶他们时,抓住鲁智深的脚把他掀翻。但鲁智深的动作更快,嗖嗖两脚,张三和李四就掉进粪坑里游起泳来,这粪坑太深了。
鲁智深哈哈大笑,“先把他们拉上来洗一洗,再来说话。”
流氓们七手八脚救起张三和李四,他俩洗去满身臭屎,换上同伴的衣服。鲁智深把自己的出身告诉流氓们,“千军万马中我都能进进出出,对付你们几个小混混算什么!”
流氓们屁滚尿流地回去了。第二天他们杀了猪买了酒,恭恭敬敬地来请鲁智深,嘴里师父长师父短的,把鲁智深奉承得好高兴。正吃着唱着,听见树上乌鸦哇哇乱叫。张三说乌鸦叫不吉利,李四就要拿个梯子去拆乌鸦窝。
鲁智深看看这棵杨柳树,说:“哪要什么梯子。”
只见鲁智深脱了衣服,露出背上的锦绣纹身(所以他叫“花和尚”)。他走到树下,弓下身去,右手在下,左手在上,腰部一使劲,竟将柳树连根拔起!
众人全都拜倒在地,一边嚷嚷着:“师父不是人!”
“我不是人是什么?”
“师父若不是天上的罗汉,哪来这样的神力!”
从此这些人对鲁智深崇拜极了,每天拿酒菜来款待鲁智深。鲁智深酒后兴起就为大家表演拳术,他的拳带着醉意,叫“醉八仙”,其中名堂很多,什么“何仙姑懒卧牙床”,“韩湘子倒拔金箫”,“吕纯阳飞剑斩黄龙”,“铁拐李独脚下云梯”……把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又过了几天,鲁智深想:“老是吃人家的,多不好意思。”于是他也准备了酒菜回请众人。众人吃得高兴,有的提议:“见过师父打拳,没见师父使兵器,能让我们开开眼吗?”
鲁智深说:“行,把我的禅杖扛出来吧。”
鲁智深的铁禅杖长五尺,重六十二斤。鲁智深拿在手里舞动起来,越舞越快,密密层层,风雨不透。
这时候从矮墙外传来喝彩声。此人就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绰号“豹子头”。从这一天开始,林冲和鲁智深意气相投,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兄弟。

三、武松
武松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武松自小习武,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一次醉酒后,在阳谷县(今聊城市阳谷县)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进行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血溅鸳鸯楼。在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
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家,八十岁善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