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

该诗写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

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扩展资料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愁 (余光中现代诗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6

《乡愁》全诗的表达的意思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思念之情,希望祖国早日团圆。

全诗如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赏析

《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在艺术风格上,一反诗人早年“现代时期”那种刻意锤字炼句、苦心经营意象和矛盾语法、追求陌生化效果以作惊人之语,在晦涩中求深奥的特点,转而追求恬淡、圆融的美学风格。以简代繁,以淡取胜,也算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2

《乡愁》全诗的表达的意思是:

1,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思念之情;希望祖国早日团圆。

3.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阊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

(1)《乡愁》 

其内容如下: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创作背景: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3)诗人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担任澳门大学“住校作家”。[9]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02

原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远离家乡的人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正像思念中的亲人的音容最容易出现在眼前一样,故乡的声音、故乡的容貌时时萦绕在游子的脑际。诗人将诗意赋予这种最普通也是最深切的思念。诗中写故乡的声音是清远的笛音,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月是故乡明。

在古诗月夜思乡的意象中增添了牵魂摄魄的清丽悠远的笛音。与清远的乡音形成鲜明的对比,故乡的容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

出处:出自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的现代诗歌《乡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 [4]  。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乡愁》写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 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余光中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余光中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乡愁》。

第4个回答  2020-05-24
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了一道现代诗歌。失踪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算与连贯全诗,借邮局传票埋爱海峡这些食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全诗语言真帅情感生气该是写于一九七二年余光中的既是福建永春他于一九四九年离开当时由于紧致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到变,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