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从哪里听过的一个效应,是说总想着不好的方面,事情就会往坏的方面发展

如题所述

你听到的这个效应,实际上是墨菲定律

一、什么是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1949年由美国的一名工程师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亦称墨菲法则、墨菲定理等。

墨菲定律内容: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概括如下:

    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二、墨菲定律产生的起源

1949年,一位名叫爱德华·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对他的某位运气不太好的同事随口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坏,让他去做就一定会更坏。

一句本无恶意的玩笑话最初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含义,只是说出了坏运气带给人的无奈。或许是这世界不走运的人太多,或许是人们总会犯这样那样错误的缘故,这句话被迅速扩散,最后竟然演绎成: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三、数学推理

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规律: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P=1-(1-p)n。由此可见,当实验次数n趋向于无穷时,pn会越来越趋于1,即成为必然事件。

这一结论被爱德华·墨菲应用于安全管理,他指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

四、应对方法

要打破墨菲定律的“诅咒”,就要有坚定的自信,稳定的心态,积极的心理暗示,以肯定式的语言做表述,对自卑感等负面情绪或不良念头采取零容忍策略,一旦察觉立即打消。即便遭遇挫折,也要有“尽人事听天命”的觉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勇敢应对,始终以正面、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

此外,在做事的同时,尽量按正确流程操作,不要心存侥幸自行改变,避免出错风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4
很多现代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压力之下,失业、升职、调薪、办公室关系等等。据统计,与工作压力相关的心理、生理方面的疾病已经成为导致员工缺勤、停工、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那么,应该如何缓解工作压力呢?工作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两个: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首先,许多外部环境因素会直接导致工作压力,如工作进度、工作速度、工作保障等等。但是,没有两个人会对同一工作做出同样的反应,因为个人因素也会导致压力。例如,沉迷于工作者及那些总是感到有一股力量驱使自己准时赶上截止日期者,通常将自己置于更大的压力之下。适度的压力能使人挑战自我,挖掘潜力,富有效率,激起创造性,而不良的压力,不管其来源是什么,对雇员和组织的后果都是严重的。工作压力会引起焦虑、沮丧、发怒等后果,造成各种生理方面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头痛,或造成工作事故等,并给组织也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世界卫生组织称工作压力是“世界范围的流行病”。那么,如何缓解来自环境或个人因素的工作压力呢?A更有效地组织你的工作可能的话把工作分摊或委派以减小工作强度。别认为你是惟一能够做好这项工作的人,这样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工作,你的工作强度就大大增加了。B建立良好的办公室关系与同事建立有益的、愉快的合作的关系;与老板建立有效的、支持性的关系,理解老板的问题并让老板也理解你的问题,了解自己和老板在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C及时总结,妥善计划对所有的出色工作都记录在案,并不时查阅,一是总结经验,二是为自己寻找自信。为将要进行的工作,制定一些短期计划,做尽可能细致的准备。D不要给自己无谓的压力减少你所关注的琐事数量,别给自己增添无谓的压力,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就由它去。E享受个人空间不要总是想着工作,努力在每天都安排一段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如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等。F适当的运动每天寻找时间放松,如呼吸新鲜空气,做适量的运动,散步,时常出入一下办公室,变换一下环境,这些活动有助于释放压力,放松大脑,恢复精力。减压“随身带个小皮球,郁闷时偷偷捏一捏。”美国一个专为男性白领排忧解难的服务建议。随身携带一个网球、小橡皮球或是什么别的,遇到压力过大需要宣泄的时候就偷偷地挤一挤、捏一捏,显然要比掐同事的脖子、在大家目瞪口呆之下歇斯底里地撕废纸、捶桌子要好得多。据说在法国有一家“减压餐馆”,用餐客人可以任意掀翻桌子、摔断椅子。一家外企办事处的办公室角落里也堆着各式各样的流氓兔,专供员工们拳打脚踢。另据一项在的调查,84%的男受访者观看了去年的足球世界杯比赛,而女观众居然也超过了女性中的半数。可见这类让情绪尽情释放的比赛,越来越受到欢迎。食物减压一项最新医学研究发现,某些食物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压力。比如含有DHA的鱼油,鲑鱼、白鲔鱼、黑鲔鱼、鲐鱼是主要来源。此外,硒元素也能有效减压,金枪鱼、巴西栗和大蒜都富含硒。维生素B家族中的B2、B5和B6也是减压好帮手,多吃谷物就能补充。工作的间隙,可以来一杯冰咖啡,能够很好的舒缓心情。在饮食上下点工夫,可谓举手之劳。当然了,如果饭局应酬太多,没办法总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饮食,或者吃得太多,肚里再也装不下了,那就在包里揣盒维生素片或是鱼油丸之类的,随时补充。不过专家们指出,靠食物或者维生素减压,必须要持之以恒,每天形成习惯,1个月之后就能慢慢见到成效。写作减压“把烦恼写出来。”美国心理协会倍加推崇写作减压这种方式,写作的内容是什么呢?你的压力体验,你生理、心理上的一切烦恼。早在年,美国就有一些心理学家做过测试,一组人员专写压力和烦恼;另一组人员则只写日常浅显的话题。每4天一个周期,持续6周后,结果前一组人员心态更加积极、病症较少。年的另一项测试则是将失业8个月的白领分成3组,一组只写对失业的想法以及失业对个人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组写今后的计划以及如何找新工作;最后一组什么也不写。结果在连续5天每天30分钟的写作试验之后,在接下来的1个月内,研究者发现那些写自己如何不幸的失业者更容易找到新工作。这些测试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写作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减压办法,只要一支笔一张纸走到哪里都可以实行。在美国,不仅大夫鼓励病人记病床日记,就连一些书店也开始空白病历日志,甚至还有专门的书籍和指导病人如何操作。工作减压许多身居高位的经理人们,往往事必躬亲、凡事都要亲自把关。可一个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企业的方方面面不可能都能兼顾,于是专家指出,信任下属和同事、适当放权才是避免“积虑成疾”的正道。当然,在此之前,企业领导人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花一些时间悉心属下,让他们也能领悟你的经营之道??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也挖掘出未来的领导者。那些普通白领,或者说一个人做老板、没人分担工作的人,在那么多事情堆在面前要完成的时候又该如何应对呢?一个做媒体出版的朋友介绍他的减压法:工作安排一定要得当,可以列一个电子报表,每天更新,哪些是要接的活、哪些是正在做的活、哪些是必须马上送到客户手里的活……一目了然。睡眠减压有了旺盛的精力,才能住压力的侵袭,睡眠便是一个重要保证。美国心理学会的专家给出以下别出心裁的小贴士:如果外界噪声让你难以入眠,那就人为一些“白色噪声”,比如让电视机一直小声地开着,盖过讨厌的噪声。睡觉前少量吃些小点心,只一点点是不会发胖的,这样夜里就不致于因为饥饿而惊醒。金枪鱼、火鸡精肉、香蕉、热牛奶、中草药茶等食物都可以催眠。脂肪高、辛辣的食物在消化过程中都会让你无法入睡。如果上床后脑子里还在想事情,那就在床头放一个录音机、记事本什么的,这样一来,想到什么就能马上记录下来,不用担心第二天醒来会忘记。不要羡慕那些吹嘘自己压力有多大、缺乏睡眠、时间不够用的同事。提醒自己说不定哪一天你会参加他们的葬礼,或者至少去探望他们。-- 缓解工作压力的方法只要有工作,压力就会存在,它其实是你工作中无法回避的组成部分。压力大与小,能不能承受与舒解,关键在于面对压力时,你自己的心态与应对的方法。因为个性、经历的不同,每个人的解压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是关键是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我的休会是:1、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事不对人老板是绝大部分工作压力的来源。下属失职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同事之间摩擦也可能造成不爽,但真正的压力是如何让你的老板满意你的工作,羸得他的信任与赏识。工作中,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使自己保持豁达、宽容之心;还要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要善于把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倾吐出来,把消极情绪释放出来,这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压力的办法。2、未雨绸缪,随时准备应对方案。面对各种情况,只有一个方案是不够的。从头至尾了解事情的全部过程,并且事先设想任何可能遇到的问题,准备可以迅速替代的行动方案,主动迎接工作压力,当你胸有成竹时,压力自然不会找上门来。3、要学会向下层授权。充分信任下层,理清彼此权责、明确完成的时间。这样即鼓励员工发挥主动性,展现工作能力,也避免自己大包大揽,吃力不讨好。4、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工作并不意味着弦总是绷着。适时放松一下,正如一休小说的“休息,休息一会儿”,会对身心有益处。好好睡一觉,比较轻的忧虑和不快,通常在一个充足踏实的睡眠后就可能消失了。另外,有空运动一下,这是调剂心情的良方。参加某项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或是旅游,看自己喜欢的书和电视节目,或干脆休假,放松一段时间,眼不见,心不烦。5、自我良性暗示,多想一想过去成功的经历,想一想自身具备的优势,你就可以告诉自己,我在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换了别人恐怕还不如我呢!6、要善于把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倾吐出来,把消极情绪释放出来,这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压力的办法。可以找一个和自己经历比较接近的知心朋友谈一谈你的苦恼,听取一些来自他人的建议。但最好是不要把工作的压力告诉自己的配偶、父母听,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你可能差别很大,帮不上什么忙,徒给家人增加烦恼。当然更不能把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回家里:工作已经很乱,再把家里搞乱,那可是雪上加霜了。7、找心理,有些问题如果困挠你,不妨找个心理谈一谈,听一听专业人士的建议,毕竟他们每天处理很多类似的情况,或许能给你一些更有益的指导。有一点是要强调的,找心理就如同有法律问题找律师,没什么不正常的,况且找的未必有病,不找的并一定就没病。
第2个回答  2018-09-13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
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
主要内容: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是其作出的著名论断,亦称墨菲定律、墨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墨菲定律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第3个回答  2020-12-27
事实上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的话,如果说忘了你个从哪里听过的这种一个效应来讲的话,然后是总想着不好的方面,然后事情就会玩我坏的这种方面发展,我就自由,可能因为这是你心里的这种原因心里的一种作用。也就是自我的心理作用,这样子的话实际上的话对你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好处,所以如果说你最好往心里面往好的方向想的话,自然事情就会往好的方面发展。自我心理催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4-14
那是心理效应,是想一下如果你一直想不好的心情肯定也不好,然后你的负能量情绪会传染给你周围的人,处理事情的时候估计也不会太积极,所以本来有转机的机会也可能错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