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时期”的“鼎”是什么含义?

如题所述

1、鼎(拼音:dǐng)鼎本意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具。鼎很大、很重,所以“鼎”又表示很盛大,由于“鼎”的重要,又常用于比喻王位和帝业。

2、鼎是古代祭祀用的一种礼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

3、祭祀是沟通人和神的方式,代表着民众的宗教信仰,它是凝聚一个国家民众的精神力量,祭祀权和祭祀器皿,自然成了国家最高权力标志,谁掌握了这些东西,谁便拥有了王权。

4: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铸九鼎,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

扩展资料:

(1)鼎,有三只脚,两只耳朵,是调和各种味料的珍贵的器物。过去夏禹收集九州长贡献的金属,在荆山底下铸鼎。进人山林、江河、湖泽,魑魅魍魉,没有什么山怪能遇见他,他凭借铸鼎十分和谐地接受苍天的恩赐。

(2)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利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 、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鼎

百度百科——九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1

鼎【dǐng 】原指是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这里是指正当,正在的意思。

    鼎盛 [ dǐng shèng ]

    释义:正当兴旺发达或强壮

    出自:语出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经典礼章,跨周轢汉, 唐虞之文,其鼎盛乎!” 

    “鼎盛时期”造句:

    ①夏天,正是白杨树生长的鼎盛时期。这时的白杨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它用自己的那茂密的枝叶遮挡了强烈的阳光,为我们带来了凉爽的夏风。

    ②唐朝鼎盛时期,人们常常夜不闭户。

    ③汉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④湟源排灯鼎盛时期是在民国初年。

    ⑤古玛雅帝国的鼎盛时期是公元250年到900年,帝国坐落在现今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08

含义: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

2.锅:~罐。~锅。

3.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

5.大:~族。~臣。~力支持。

6.正当,正在:~盛(shèng)。

知识拓展:(鼎盛时期)

    含义:意思就是非常繁华的时期,指几乎到极端的盛世。

    拼音:{dǐng shèng shí qī}。

    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军事:元世祖,汉武帝,唐太宗.(主要体现在对外战争中的规模和取得的成果)

    民生: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其他还有太祖太宗之治,康乾之治,但无法超过前二者)

    思想:先秦百家和唐朝代表人物:孔子(儒),墨子(墨),老庄(道),韩非(法),杜甫(儒),李白(道),王维(释)。

    论综合能力及对世界对后人的影响力而言只有汉朝和唐朝是最鼎盛的时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