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现有的有害气体指标评价畜舍的空气质量

如题所述

①空气污染指数(API)0~50,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空气质量为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②(API)51~100,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符合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空气质量的要求。

③(API)101~200,为三级标准,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若长期接触本级空气,易感人群病状会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符合特定工业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④(API)201~300,为四级标准,窄气质量为中度污染。接触本级空气一定时间后,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⑤(API)大于300,为五级标准,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症状并出现某些疾病。该分级标准是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的实施标准,也是进行城市环境功能分区和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

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等,会引起酸雨,给农作物和建筑。

扩展资料: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是认识室内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是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所提出的新概念。在评价室内空气品质时,一般采用量化监测和主观调查结合的手段进行,即采用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客观评价是直接测量室内污染物浓度来客观了解、评价室内空气品质。但涉及到室内空气品质的低浓度污染物很多,不可能样样都测,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评价指标,来全面、公正地反映室内空气品质的状况。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室内污染特点不一样。人种、文化传统与民族特性的不同,造成对室内环境的反映和接受程度上的差异,选取的评价指标也有所不同。

一般选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吸入尘,加上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度以及噪声等12个指标,全面、定量地反映室内环境。当然上述评价指标可以根据具体评价对象适当增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气环境指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23
(1)舍内的空气温度 对于封闭性畜舍,舍内的温度主要来自家畜放散的体热,舍外气温也经畜舍各部分通过热辐射影响舍内温度,畜舍内通风换气也会影响到畜舍温度。而对于开放式畜舍,舍温基本与舍外气温持平。畜舍内、外温度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保温性好的畜舍,舍内气温在不同季节和昼夜波动变化较小,一般是持续稳定地高于外界气温。夏季舍内家畜散发热量,舍外太阳辐射强烈,气温高,畜舍各部分散热受阻,畜舍温度往往偏高。特别是封闭性能好的畜舍,由于通风不良,舍内热量不易散发,亦可使舍温偏高。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家畜生产性能的发挥。
  (2)舍内空气湿度由于众多家畜呼吸、皮肤蒸发、排泄,使舍内水汽含量(空气湿度)增高,所以舍内湿度多高于舍外湿度,而且舍内温度也影响湿度。舍内温度低时,达到露点温度,水汽即凝结成露珠或霜,使畜舍墙壁和屋顶受潮,从而降低了畜舍的保温能力,如果舍内温度进一步降低,则会加重对家畜冷的刺激;舍内温度升高,露珠或霜又化为水汽,增大了畜舍湿度。夏季舍内高温高湿,使家畜体表蒸发散热受阻,生产力下降。高湿会增加畜舍内有害气体的危害。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清除粪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舍内湿度。
  (3)舍内气流而稳定,冬季封闭畜舍内气流与舍外气流相比,流速小利于舍内保温。湿度均匀分布,有利于空气成分的均匀和有害气体排出及畜体热调节,是家畜适宜的生活环境。一般舍内适宜气流速度为0.l~0.2米/秒。畜舍不严密,通风换气过度,都可造成舍内气流速度过大,使舍温降低。夏季由于舍内外温度较高,因此应增大气流,必要时可以辅以机械通风,以利于降低畜舍温度。
  (4)舍内光照光照除具有光热效应外,还有光周期效应影响畜体的生理过程。畜体的生理反应和生化过程以至行为、习性,都会由于光周期的变动而受到影响,其中以繁殖机能所受的影响最大。而人工光照刺激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一般条件下,畜舍都可自然采光,但不同类型的畜舍采光能力差异很大。门窗面积、畜栏布局、玻璃洁净程度等对畜舍采光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根据畜舍情况、当地光照时间长短及家畜对光照的敏感程度确定合理的光照时间。进入畜舍的太阳光线,有直射光和散射光。夏季为避免舍温升高,应防止直射光进入畜舍;而冬季为提高舍温,保持干燥,应尽量让阳光直射到畜床上。
  (5)舍内灰尘和微生物畜舍内灰尘多是家畜的皮屑、毛屑和草屑、饲料粉尘等有机物。由于饲养管理活动及家畜本身的活动,会使粉尘的固体微粒飘浮在空气中,如清扫、饲喂、铺换垫草、驱赶家畜、刷拭、挤奶以及家畜活动等。据测定,翻动垫草可使舍内空气中灰尘量增加10倍。灰尘沉降速度与颗粒大小、气流速度、空气湿度有关。颗粒大、气流速度小、湿度大都利于灰尘沉降。反之则沉降速度减慢,使灰尘长期在空气中飘浮。灰尘降落于畜体表面,可影响皮肤的生理功能,同时灰尘还是一些病原体的载体,对 呼吸道、皮肤和畜产品(特别是牛奶)均有不良影响。猪对灰尘的危害最敏感,尘埃被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落入眼睛可引起结膜炎等眼病,落于皮肤上则与皮脂腺分泌物混合,刺激皮肤发痒,引发皮炎。这些都大大地降低了家畜的生产性能。畜舍中家畜饲养密度大,灰尘多,空气湿度高,有大量飞沫,加上舍内紫外线杀菌能力较弱,所以其舍内微生物数量远高于大气,使家畜感染病害的机会增多,对整个畜群威胁较大。尤其是当家畜群体中有未被发现的带病家畜存在时,则后果会更加严重。
  (6)舍内的有害气体稳定空气的组成在自然状态下相对是比较的。但是,由于家畜呼吸、排泄以及有机物的分解,会产生对人、畜不利的有害气体,因此畜舍内空气组成与大气组成有很大差别。畜舍中有害气体的成分很复杂,达几十种,其中主要有氨、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少部分甲烷。
  1)氨破坏作用,有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对人、畜黏膜、结膜有刺激和可引起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中枢神经麻痹、肝脏和心脏损伤等,同时使机体抵抗能力下降。
  2)硫化氢体,这是无色、易挥发、有恶臭、易溶于水的刺激性气主要由含硫有机物分解而来。当家畜采食富含蛋白质的饲料,而消化功能又发生紊乱时,可由消化道排出大量硫化氢。硫化氢比重大,所以越接近地面浓度越高。硫化氢对家畜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可引起家畜结膜炎或角膜炎、支气管炎,发生中毒后造成肺炎和肺水肿。家畜长期生活在硫化氢浓度较高的环境中,易造成组织缺氧,使其体质减弱、抵抗力和生产性能降低,对家畜生产造成较大危害。
  3)二氧化碳出。二氧化碳本身对人、畜无毒害作用,但浓度较正常情况高时,说明空气污浊,氧气不足,有其他有害气体存在的可能。所以,二氧化碳含量常作为衡量空气质量的一项指标。
  (7)噪声舍内的噪声是空气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畜舍内的噪声有3个来源:一是外界传入,二是生产机械运转产生,三是家畜自身活动产生。声音的强级用“分贝”表示。家畜自身产生的声音在其较安静时为49~64分贝,但饲喂、挤奶、除粪、开动风机等,各种噪声汇集起来,可达70~95分贝。噪声对人、畜的听觉、大脑、垂体、肾上腺、肾脏、甲状腺、生殖器官、循环系统、血液、消化功能、乳腺以及对生长、行为等均有不良影响。家畜经长期噪声作用能逐渐适应,但突然的噪声影响,可造成严重减产。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1)舍内的空气温度 对于封闭性畜舍,舍内的温度主要来自家畜放散的体热,舍外气温也经畜舍各部分通过热辐射影响舍内温度,畜舍内通风换气也会影响到畜舍温度。而对于开放式畜舍,舍温基本与舍外气温持平。畜舍内、外温度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保温性好的畜舍,舍内气温在不同季节和昼夜波动变化较小,一般是持续稳定地高于外界气温。夏季舍内家畜散发热量,舍外太阳辐射强烈,气温高,畜舍各部分散热受阻,畜舍温度往往偏高。特别是封闭性能好的畜舍,由于通风不良,舍内热量不易散发,亦可使舍温偏高。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家畜生产性能的发挥。
  (2)舍内空气湿度由于众多家畜呼吸、皮肤蒸发、排泄,使舍内水汽含量(空气湿度)增高,所以舍内湿度多高于舍外湿度,而且舍内温度也影响湿度。舍内温度低时,达到露点温度,水汽即凝结成露珠或霜,使畜舍墙壁和屋顶受潮,从而降低了畜舍的保温能力,如果舍内温度进一步降低,则会加重对家畜冷的刺激;舍内温度升高,露珠或霜又化为水汽,增大了畜舍湿度。夏季舍内高温高湿,使家畜体表蒸发散热受阻,生产力下降。高湿会增加畜舍内有害气体的危害。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清除粪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舍内湿度。
  (3)舍内气流而稳定,冬季封闭畜舍内气流与舍外气流相比,流速小利于舍内保温。湿度均匀分布,有利于空气成分的均匀和有害气体排出及畜体热调节,是家畜适宜的生活环境。一般舍内适宜气流速度为0.l~0.2米/秒。畜舍不严密,通风换气过度,都可造成舍内气流速度过大,使舍温降低。夏季由于舍内外温度较高,因此应增大气流,必要时可以辅以机械通风,以利于降低畜舍温度。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