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姓有哪些

我想知道呀

我国复姓如下:

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

扩展资料:

姓式的由来:

中国出现最早的姓氏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的时期,那个时候只有很少的几个姓氏,都是女字旁的,如姬姓,姚姓。姚姓等。

当时的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

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参考资料:古人到底有多少个姓-新华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0

get必备生活常识

详情
    官方电话
第2个回答  2019-04-11

南宫 西门 东门 左丘 梁丘 颛孙 子车

微生 羊舌 呼延 南门 东郭 司寇 亓官

百里 谷梁 宰父 夹谷 拓跋 尉迟 公羊 

壤驷 乐正 漆雕 公西 巫马 端木 皇甫 

鲜于 锺离 闾丘 公良 段干 荔菲 辗迟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钟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司徒 司空 南郭

东方 赫连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等

大家熟知的宋代成书的《百家姓》中收集了单姓、复姓共504个。明代的陈士元编写的《姓镌》共收单姓、复姓3625个。

复姓较少,历史上出现过的复姓虽然逾千个,但随着时间的洪流,现有的复姓也比较少了。在中国最奇怪的复姓是“第五”,而最长的复姓则有17个字“鲁纳娄于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补啊喜”。

“第五”是汉高祖刘邦强迁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氏公族时所封,属于帝王赐姓。刘邦当时分列“第一”到“第八”姓,目前只剩下“第五”还在。

中国的复姓大多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不少是官职或封地以及贵族的字号,因此古代复姓的人不是官员就是诸侯,例如司空、司徒等都是古代官职。另外,公孙、仲孙则由爵位而来。欧阳、上官则是封地的地名。公羊、子车则是王父之字。

扩展资料:

姓的起源与氏族有关

中国姓氏成因非常多元化,简单来说,姓的起源与氏族有关。

姓氏起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时期,它是氏族(或部落)的标记,另外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也有关系。母系社会早期,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原始人,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有血缘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往往尊奉此物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

在母权制早期实行族外群婚,由于当时知母不知父,世系从母系计,凡在一个氏族名下的全体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随着社会的演变与进步,氏族图腾逐步转化为族姓。

姓氏来源虽然渠道很广,但主要源于黄帝。黄帝为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亦称有熊氏。据学者考证,“姬”的古字就是熊迹的象形字。姬姓是以熊为图腾的民族,所以黄帝称有熊氏。

在当今100个大姓中,有69姓属于黄帝族,还有12姓系由黄帝和炎帝族等共同形成,总计出自黄帝族的姓氏占80%以上,这说明黄帝族是产生中华姓氏的主体,黄帝是中华姓氏的共同始祖。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最长复姓有17个字 最奇怪复姓是“第五”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稀有姓氏故事多:“第五”姓源自荆轲刺秦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姓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20-07-29

复姓,是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具体有:

1、从官名命名的,如太史、巫马、乐正等 ;

2、以封邑命名的,如令狐、羊舌、段干等 ;

3、以居住地命名的,如 东郭、 南郭和闾丘等;

4、以由职业命名的,如漆雕等;

5、以先祖名字命名的,如公良、公羊和颛孙等;

6、以爵系命名的,如公孙、仲孙等;

7、以族系命名的,如叔孙等;

8、以少数民族改姓的,如拓拔姓和尉迟、 万俟等;

9、以物品名称命名的,如谷梁姓。

扩展资料

中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

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

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9-30

复姓,是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具体有:

1、从官名命名的,如太史、巫马、乐正等 ;

2、以封邑命名的,如令狐、羊舌、段干等 ;

3、以居住地命名的,如 东郭、 南郭和闾丘等;

4、以由职业命名的,如漆雕等;

5、以先祖名字命名的,如公良、公羊和颛孙等;

6、以爵系命名的,如公孙、仲孙等;

7、以族系命名的,如叔孙等;

8、以少数民族改姓的,如拓拔姓和尉迟、 万俟等;

9、以物品名称命名的,如谷梁姓。

扩展资料:

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吴铭、纳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复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