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少女的暗恋可以有多疯狂,结局如何呢?

如题所述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是泰戈尔写在《飞鸟集》中的一首诗。奥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写下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用一个悲伤的故事阐释了这句话的真谛。

有人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本让人读一次哭一次的书,书中诠释了爱情最为独特的一种存在——爱情有时候真的可以是一个人的事情。那些藏在文字里面的深情是波澜不惊的,却也是疯狂的悲痛的,令人感到窒息与绝望的。

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

作家R在41岁时收到了厚厚的一沓书信,来自于一个陌生的女人,女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抒写了她一生的暗恋与疯狂。用凄婉动人的语调向作家书写了自己一生的爱恋,然而作家却对此一无所知。

有人评价说男主人公是维也纳的唐璜,一个生性风流而又滥情的男子,但这并不妨碍女主人公的喜欢,甚至可以跨越漫长的一生,故事似乎陷入了一种痴女爱上渣男的俗套,但是大家就是有别样的技巧,能用精准的笔调让这个故事格外的触动读者的心。

女孩父亲早逝,跟随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平静而无波,女孩有些厌弃她和母亲这样的生活了,但就在这个时候,她的生活发生了转折。

13岁时,隔壁搬来了一个英俊潇洒的作家,13岁正是女孩情窦初开的年纪,在女孩狭小逼仄的生存空间里,作家犹如一道神秘的光,带着女孩对外界事物的幻想,闯入了女孩的世界之中。

一个偶然的机会,女孩与作家撞了个满怀,作家含情脉脉而又柔情满分的眼神让女孩沉醉,少女并不知道那是作家惯用的手段,他以为作家对她的含情脉脉的眸子就是爱情的样子,却不知道那是作家惯以用来诱惑女性的手段,女孩在单相思的痛苦之中长成了美貌少女。

女孩望眼欲穿的等待着,但是没有被作家认出,但是作家注意到了她,仅仅是因为女孩出众的美貌,他们之间那销魂蚀骨的三夜是作家给予女孩仅有的温柔。

后来女孩嫁为人妻,她一次又一次的试图唤醒作家心中对她的记忆和暗恋,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然而他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她不过是作家众多情人之中最普通的一个。

女孩为此耗尽了一生,直到床头上的那株白玫瑰彻底凋谢,直到她终于认命的承认他们之间的爱情,不过是作家一夜的狂欢,她写下了凄婉动人的长信来祭奠自己年少时的暗恋。不过是渣男的一夜,那个痴情的女子却用一生来回忆。

低入到尘埃之中的爱情注定无法圆满

张爱玲曾经写下这样一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然而低入尘埃中的欢喜是真正的爱情吗?

女孩对于作家是百依百顺的,甚至将作家奉为她自己一生的信仰与神明,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我相信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已经躺在尸床上,也会突然拥来一股力量,使我站起身来,跟着你走。"这样固执而疯狂,甚至略带着诡异。

这是一封饱含深情而又绝望的书信,然而作家在看到这封书信的时候,在朦朦胧胧的光影以及对往事的回忆中,他依稀勾勒出一个女子的身影,但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个女子是谁了,是的,怎么也想不起来。往事如烟,那个女子不过是他生命之中一缕如烟的过客。

女主人公所有的爱恋,不过是一个人的单相思,或许那个风流浪荡的男子,一生之中拥有个无数像女主一样的女人,但最后的结果都是她们都被遗忘在了回忆的角落里,许多时候女孩子做着一个想要让浪子收心的梦,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征服浪子,然而最后却被浪子征服,浪子收心从来就是一个藏在童话之中的梦境,没有人可以真正走进梦境,走进童话。

很多时候爱情就是这样,当一个女子自以为是的爱着一个男子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输要的一无所有了,女主人公的爱情让人觉得心疼,但更多时候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她原本有更好的选择,有对她极好的继父,有温柔而多金军官丈夫。

然而没有人知道一个少女的爱情有多疯狂,孩子对于爱情的故事比成年人想象的更为可怕,女主人公在遇见男主人公的那一年才13岁,很多男人都有初恋情结,女人也不例外,从遇见男主人公的那一刻起,少女就注定了要被爱羁绊着,至此爱情成为她一生解不开不了的枷锁。

刘敏涛在参加一档综艺节目《声临其境》时朗诵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一个片段,现场有无数女子在她温柔而又悲切的声音之中偷偷红了眼睛。

谁在年少时期没有偷偷喜欢过一个人呢?谁没有固执的暗恋过一个人呢?可是大多数人选择了与生活和解,选择了放开那个曾经自己深爱的带着光的少年,而有人却一生挣扎于爱情的困境之中,挣不开,躲不掉。

我爱你,与你无关

茨威格被高尔基评价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评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篇惊人的杰作",作家以一种独特而又细腻的手法描述了一个女人暗恋时期微妙的情绪变化。

陌生女人对于R先生有一种痴狂的绝望,甚至超越爱情达到信仰的疯狂迷恋,她一生虔诚的爱着一个不爱自己,甚至已经将自己忘记的男人,读完书的时候,有读者会纳闷,这样的爱情真的存在于现实之中吗?

虽然有很多人怀疑这样的爱情是否真的存在于现实之中,却从来没有怀疑这样的爱情在陌生女人身上的存在感,文章没有刻意的怪诞与荒唐,在平静而又温柔细腻的叙述之中,蕴藏着惊涛骇浪时的深情,这才是文章之所以打动读者的关键。

茨威格的写作技巧正在于此,他把一颗鲜血淋漓的绝望的心灵温柔而又平静的剖析给人看,这种温柔的残忍才是最让人揪心的,我们第1次发现,原来爱情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哪怕他的描写手法那样的温柔。

充沛而又复杂的情感在理性的设置之中,达到一个奇妙而又诡异的平和点,女主人公在遭遇自己儿子死去的悲痛之后,却能以一种极其平静而又逻辑严密的理性状态将事情的全部经过在信中叙述清楚,这一点足以引人深思。

读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作品到底传达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思想观念?是疯狂到极致的绝望爱情,还是女性追求独立人格的呼唤?或者说仅仅是一种极致抒情的表达?

但我始终认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本作品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爱情态度,即我爱你,与你无关。女主人公的爱情早已脱离女主人公自身所存在了,这种爱情是会呼吸的,会疼痛的,在宁静之中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

原来一个人的爱情也可以如此波澜壮阔,并非所有的爱情都是两情相悦的,更多时候爱而不得或者相忘于江湖,才是这世界上绝大部分爱情的最后归宿。作品在疯狂炙热而又绝对理想主义的描写之下,给我们传达了爱情最为冷静而又现实的存在,那就是:爱情,不过一个人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7
结局是那个女孩找到了那个她一直爱着的男人,但是那个男人并没有认出她,最后她自杀了。
第2个回答  2021-01-17
一个陌生的女人,女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抒写了她一生的暗恋与疯狂。用凄婉动人的语调向作家书写了自己一生的爱恋,然而作家却对此一无所知。
第3个回答  2021-01-12
结局孩子死了,女主走了,我觉得这个结局真的是太悲伤了,这部电影真的值得一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