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面对日寇宁死不屈,为何解放后被枪决?

如题所述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像这样描写男子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诗句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男主外、女主内,这是长久的观念。

中国历史上的男子英雄是层出不穷,我们仰慕打马过河成为战士的荆轲,我们试图描画孙武的巧妙兵法,我们崇拜负荆请罪的大将军廉颇,我们听说着直捣黄龙府的岳飞传说,尽管四面楚歌之后便是十面埋伏,但我们清楚项羽依旧是盖世的霸王……

这些人的英雄身影总是在我们的课本上展现,他们的故事一直在被后人传唱,所以我们才会如此印象深刻,而中国历史上的女子英雄相比起来就没有那么地家喻户晓,但是历史长河里依旧存在着很多巾帼英雄。

我们此刻不谈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不提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元帅,不说锄奸报仇、神通广大的樊梨花,我们就说说在抗战中声誉响彻中外的“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她曾经杀敌无数,但为何解放后却被解放军直接枪决?这其中究竟有什么曲折?

老当益壮,组织抗日军队

赵洪文国,满族女子,1881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红旗沟,本名洪文国,后才随了夫姓改为姓赵,赵洪文国一生没有党派,但是国家也许就是她的信仰。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过,当时已经五十岁的赵洪文国没有选择成为四处逃亡的普通老妇,而是走上了抗战的道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在抗日这件事上丝毫不输年轻人。

“九一八”事变后赵洪文国的儿子赵侗,也是后来一位著名的抗战英雄,从北平回到了家乡着手组织抗日义勇军,此事不仅没有遭到赵洪文国的反对,她反而用变买家产得来的钱财全部交给了儿子作为抗战组织的经费。

并且她还带头鼓舞全家的人为义勇军服务,还主动将自己的家作为军队的指挥所和交通站,自己跟随儿子踏上了抗日武装的道路。

1933年,在赵洪文国和赵侗等人的帮助下,抗日“别动队”正式成立了,后来又因为抗日形势的变动,抗日“别动队”改组,并重新成立了“少年铁血军”,而赵洪文国就在其中负责购买保存枪支弹药等事物。

但是不仅如此,赵洪文国还是重要军事会议主要组织人,平常的日伪军的各种情报也要靠她收集。并且上了战场,赵洪文国就是前线人员最重要的后勤补给。

她时常带着人运输沉重的枪支弹药,将这些武器送到战场上,时间久了,她的名气也就逐渐传开了。因为在战争中经常手持双枪,她被后人称作“双枪老太婆”。

深爱祖国,坚决不做亡国奴。

赵洪文国不仅是跟随儿子亲身上战场,并且她一直致力于后人的教育,她不愿后人接受日本入侵的奴化教育,所以她首先是主力恢复了当时因为战乱而被迫解散了的赵家堡子小学,并且在儿子赵侗的支持下,她始终坚持赵家堡子小学必须坚持使用国语的教材,所有人必须一致抵制日本的奴化教育。

因为赵洪文国甚至比刀枪炮火的烽火战场更为恐怖的就是悄无声息却日渐侵蚀的文化认可,中国文化必须是中国人的根,所以她一直教导那些孩子要热爱祖国,坚决不做亡国奴。

就是在赵洪文国这种精神的影响下,赵家堡子小学的师生在后来都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积极的参与者。甚至后来在“少年铁血军”中,光是小学生占比就有十分之二,所以这支军队也被当地称为学生军。

他们始终希望能够尽一切手段收复东北,使中国再次振兴。能够有这种对于文化上的警觉,实在是不容易,因为当时战争紧张,但赵洪文国却始终坚持文化必须独立。

人之所以能够为一件事不顾一切地奋斗拼搏,就像当时很多中国人都愿意自己站出来捍卫国家的主权同日本人拼杀。

这都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这种信仰不是宗教,而是国家,这是处于对自己国家强大的认同感和在强大的爱国精神的驱使下才有的举动,所以一旦推行了日本的奴化教育,假以时日,中国人就真正会沦为亡国奴了。

忠贞不屈,救援乡亲

在1934年8月的时候,因为卑劣的日寇再次突然袭击赵家堡子,当时不仅赵洪文国一家人都被抓进了监牢里,日军更是把赵氏家族和300来口乡亲一举押入了监狱里。

而赵洪文国作为那里的主事人必然遭到了日寇的威逼利诱,但是赵洪文国从来不存在任何侥幸虎口脱险的想法,更不松口给日军一切情报,所以面对着这样的“硬骨头”,日寇在两个月后依旧无果的情况下最终决定向上级请示秘密处死赵洪文国。

但是就在执行死刑前,赵洪文国被铁血军假释,也就是此番举动,赵洪文国抓住机会出狱后解救出了所有的乡亲,随后便带领着自己的家人们逃往了北平。

但是这并不是一次单纯的潜逃,在逃亡过程中赵洪文国依旧牵挂着铁血军,所以在途中她一直在筹集军火支持少年铁血军。这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赵洪文国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智勇双全。

后来铁血军从辽南发迹,逐渐壮大,队伍也越来越大,参加其中的人员也达到了上万人,这支队伍在历史的记载中也曾经参加过几百次战役,杀敌上千人,可以自豪的说是一支民族英雄的军队,是一支勇敢的部队。

被蒋拉拢,走上弯路

但是谁都会好奇,这么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为何最后的结局竟是被枪决,实在是令人费解。这是因为,在后来赵洪文国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在1940年,因为抗战有功,她被蒋介石接见,还和蒋介石拍照留念,蒋介石更是亲自为她题字“游击之母”,并且当时董必武还亲自到场祝贺。后来蒋介石更是任命赵洪文国为“冀辽边区第二路绥靖总指挥部”的中将总指挥。

所以在蒋介石的诱利下,抗战结束后,赵洪文国回到家乡后就加入了国民党,但是在共产党解放军不可逆的势头下,在辽沈战役结束后,赵洪文国硬是被打到不得不逃往重庆。

但是后来蒋介石又是一纸任状将赵洪文国派往川西,于是赵洪文国竟然一直执迷不悟竟然集结了一众川西匪众,企图攻击县城,但是此次行动还没完全开展就再次遭到了解放军的打击。

而屡次受挫依旧不能打醒赵洪文国,她依旧手持双枪带领队伍围攻县城,再次途中她还当众枪毙了队中被她怀疑是共党的队员。但是解放军的胜利已经势不可挡,必然是历史的胜利者,所以最终赵洪文国在逃窜中被捕,于1950年7月16日,被执行枪决。

小结:

谁都没有想到赵洪文国到头来是这么一个结局,就如同谁都没有想到曾经绞杀日寇的英雄有一天把她的枪口对向了同胞,组织解放军解放全国,所以可以说是踏错了最后一步,选错了阵营,实在是令人惋惜。

但是即便如此,赵洪文国生前那些抗战的正义事迹依旧不能磨灭她是一位民族英雄,就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2
主要是因为新中国解放的时候,这个赵洪文不能够很好进行接受,从而残杀自己的同胞,所以政府没有办法就执行了死刑
第2个回答  2021-03-12
因为她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在打走日寇之后,被他人利用,背叛了祖国,所以才会被枪决。
第3个回答  2021-03-12
因为她被蒋介石利诱之后,归顺了蒋介石,成为了蒋介石的得力干将,与共产党为敌,最终解放后被枪决。
第4个回答  2021-03-12
因为在赶出日寇之后,她做了违背我党的事情,她是一个罪人,所以在解放之后被枪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