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两朝的治国思想 怎样的变化?

如题所述

秦建立王朝后,采取的是法家的治国方针,所以制定的法律品种多,条文也严酷,引起各地大规模的造反而亡国。到了汉朝开端,从国家需要出发,治国方针和理念改为老子和庄子的一派,在天下建立较为宽松的环境,讲究“垂拱而治”。中央只管理各郡县的王爷和官吏,具体的一些做法在各地可以有不同,允许尝试改革。于是办事有了民主精神,百姓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国力恢复,国家富裕,才能在与匈奴的对抗中获得前所未有的胜利,将匈奴驱逐出了河套、新疆乃至现在贝加尔湖地区,直接赶到了小亚细亚和欧洲。而后来则又因为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法便于统治人民,对人进行奴化教育,所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就成为了禁锢思想的枷锁。即皇帝是生来要当皇帝的,他的后人也必须是皇帝,哪怕他再差劲,也只能由他来统治,在社会地位上和思想统治上都不可僭越。这之后的中国因为儒学的而失去了活力,君臣变得懦弱。于是,一旦被进攻就不敢作为,只好不断向少数民族求和,以女子和金银丝绸买和平的思想在汉朝后期又凸显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24
秦朝“焚书坑儒”,汉朝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属最大的治国思想差别,但其作用都是加强思想控制。

望采纳,谢谢~~~
第2个回答  2015-01-24
秦朝:法家思想。
汉朝:武帝以前是黄老之治(道家);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际上是儒法兼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