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育观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

如题所述

内容摘要:席勒是西方美学史上美育思想的先驱,他的美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通过审美游戏塑造具有完整人性的人,实现人的“自由”。席勒认为人必须通过审美游戏才能从单纯的感性状态上升为理性和道德的状态,审美游戏是塑造完整人性与实现人的“自由”的先决条件和重要途径。席勒美育思想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和哲学基础,对西方美学思想和现代社会都具有启发性意义。

关键词:审美游戏 完整人性 人的“自由” 美育

席勒是西方美学史上美育思想的先驱,他的美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通过审美游戏塑造具有完整人性的人,实现人的“自由”。席勒认为人必须通过审美游戏才能从单纯的感性状态上升为理性和道德的状态,审美游戏是塑造完整人性与实现人的“自由”的先决条件和重要途径。席勒美育思想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和哲学基础,对西方美学思想和现代社会都具有启发性意义。

一.席勒美育思想的内涵

席勒作为德国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美学家,他的美育思想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美育思想史上,席勒突破了英国美学界内提出的个人教育问题的狭小天地,从历史的高度上提出塑造完整人性和实现人的“自由”理论。通过审美游戏实现人的“自由”,塑造完整人性,从而使人由必然王国经过审美王国进入道德的自由王国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

1.审美游戏塑造完整人性

席勒的美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他从人的本性出发,从社会现状的分析中得出塑造完整人性的重要性。席勒认为,由于人性的分裂造成了当代社会几乎所有的人都保持着颓废和堕落的状态。他对照古希腊时期城邦制下的人性,认为古希腊时期“尽管理性划分得如此精细,但决不会残缺不全。理性虽然把人性分解开来,并把它分别在众神的身上加以扩大,但并没有因此把人性撕成碎片,而是以不同方式把它组合起来,使每一个神的身上都表现出完整的人性。”[1]但在当时的社会现状下,“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都分裂开来,享受与劳动脱节、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和报酬脱节。永远束缚在整体中的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2]席勒认为,用整体的人与整体的人来衡量,没有一个现代人能站出来个人对个人地与单个的雅典人比试人性的价值。对照古希腊时期的完整人性,现代人的人性的内在联系被割断,一种致命的冲突就把处于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分裂了,从而形成了理性冲动与感性冲动两种相反的要求。

现代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是互相矛盾的,但不相遇的事物是不会发生矛盾的,它们在本性上又不是相互对立的。“要使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架起一座桥梁—审美教育,用艺术陶冶恢复人的纯粹的心灵,艺术源自人类天性中的第三种动力一一游戏冲动,只有在游戏中,人才是一个完整的、真正自由的人。”[3]因此,席勒认为社会中的个人都是片面的,只有在审美中才可能成为全面的人。只有当人在游戏时,才具有完整的人性;也只有当人具有完整人性的时候才会游戏,是审美游戏塑造了完整的人性。

2.审美游戏实现人的“自由”

从《美育书简》全书看来,实现人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崇高追求。席勒虽然推崇美和艺术,但是他不是为美而美,也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在他看来,在美和艺术的背后,还有更崇高的目的,即实现人的“自由”。自由不仅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灵魂,它更是人性的要求,是人的最高本质。席勒认为“人格必然有它自己的根据,因为不变的东西不能由变化中产生,这种对我们第一位的东西是绝对的、以自身为基础的存在的观念,即自由。”[4]自由与人性的完整也是统一的,“自由只能通过自然的手段来促进和阻止。当人是完整的并且他的两种基本冲动已经发展起来时,才开始有自由。只要人是不完整的,并且它的两种基本冲动中只有一种被排除了,那就没有自由。”[5]因此,自由在席勒美育思想中是第一位的。

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这也是席勒美育思想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席勒所说的人的“自由”,就是人性解放的自由,即通过审美的途径来克服人性割裂的缺点而塑造完整人性的自由。席勒认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6]只有经过审美的训练,才可以从感性上升为理性。同时,只有通过审美和游戏,才能塑造完整人性,实现人的“自由”。正如他所说“在力量的可怕王国中,审美的创造冲动不知不觉地建立起第三个王国,即游戏和外观愉快的王国。在这里它卸下了人身上一切关系的枷锁,并且使他摆脱了不论是身体的还是道德的强制。”[7]因此,只有通过审美游戏,才能使人性完整,使人摆脱外在力量与内在因素的束缚,实现人的“自由”。

二.席勒美育思想产生的原因

1.席勒美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席勒美育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席勒于1759年11月10日出生于马尔巴赫,父亲在军队中作随军医生兼军需供应人员,母亲只是一个贫穷面包师的女儿,他的家庭经济生活比较困苦。十八世纪的德国,政治经济都比较落后,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没有统一的市场,这些状况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在德国的发展。当法国大革命的消息传来时,他以为自己内心所构建的那个自由、平等的“理想王国”快要实现了,但是当时德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不能像法国资产阶级那样,成为统一的、能与封建贵族抗衡的阶级力量。

原以为法国大革命可以解放人性的席勒,在面对其失败的社会现实后,意识到这样的暴力革命并不能实现自由王国的构建。他认为“在审美的国度中,人就必须以形象显现给别人,只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而与人相处。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8]因此,席勒开始转向挖掘完整的人性,只有通过审美的道路才能使人性完整,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进入理想的自由王国。

2.席勒美育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

席勒美育思想的产生还受到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他受到西方哲学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康德的直接影响。从古希腊至近代,西方育人一直追求的是灵魂的净化,其中希腊人对其美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认为“希腊人的本性把艺术的一切魅力和智慧的全部尊严结合在一起,不像我们的本性成了文化的牺牲品……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想象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成的一种完美的人性。”[9]同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体育和美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亚里士多德不把美育的内容局限在某一个方面,认为整个艺术都是美育的内容;歌德坚持感性和理性统一以及人是有机的整体等西方哲学传统都对席勒美育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席勒美育思想的产生受到康德的很大影响。在《美育书简》的第一封信中就指出书中命题的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康德的各项原则。在康德哲学中,“要使审美的活动在自然界的必然与精神界的自由之间起桥梁作用。美学就成了自然向人生成的一条必经之路,是自由的必然王国通向人的自由王国的中间环节。”[10]席勒完美地接受了康德的这一思想并加以改造,使之更加丰富。席勒美育思想的产生是从康德哲学出发的,但他对康德哲学仍然存在很多异议。席勒认为人的心理功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康德把它肢解了开来。所以,席勒决心首先克服康德对美的概念的主观性,为美的概念建立一个客观基础,试图从真善美的统一关系中提炼出美的概念。

三.席勒美育思想评析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将“美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方式和概念,将它与智育、德育、体育并列在一起,是西方“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他从人道主义出发,主张通过审美游戏来克服人性分裂的状况,从而塑造完整人性,实现人的“自由”。席勒的美育思想从历史的高度上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塑造完整的人性,实现人的“自由”。这一思想突破了英国美学由现有的资产阶级文化的范围提出的关于个人教育的狭小视野,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进行个人的教育。这样的思想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股新鲜的血液,极大地解放了人性,而且对于当今社会的教育仍然是有价值的。席勒的美育思想受康德的直接影响,但是他敢于超越康德哲学中主观性与抽象性的局限,从现实性上来认识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席勒的美育思想不仅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整个西方文学史上都具有转折意义。“由此向客观唯心主义方向发展产生了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美学理论;从实践观点揭示出美的根源和美感的历史形成,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础。”[11]席勒的美育思想从人性的高度来思考个人教育的方式,极大地解放了人性,在整个西方美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席勒的美育思想主张通过审美游戏来塑造完整的人性,实现人的“自由”,这样一条通向审美的“自由王国”之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是无法实施的。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席勒是无法超越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的,他的这一思想也因此被很多人批判成只是一种私有制度下资产阶级社会的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试图通过审美游戏作为一种工具,去打开还未受政治腐化的纯洁源泉。在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里,席勒的这一思想的实施是缺乏现实基础的,而且他仅仅将审美教育局限于艺术教育,过分夸大了审美教育的功能。但席勒美育思想中关于塑造完整人性和实现人的“自由”这一思想对于当今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对于某些特定的人群是依然适用的。如果不仅仅将席勒的美育思想局限于艺术教育这一方面,而是将他的这一思想用于如某些醉心于艺术追求的特定人群,这一思想仍然是适用的。这样的一群人往往在社会上是不被大多数所理解和接受的,接受席勒的美育思想也能使自身也得以超脱,也就是席勒所说的实现人的“自由”。

席勒的美育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影响深远,他认为审美游戏塑造完整人性,审美游戏实现人的自由。只有当人在审美游戏时才会摆脱外在力量与内在因素的束缚,达到自由的状态。席勒的美育思想虽有其局限性,但更多的也应看到它对于西方美学思想和当今社会教育的启发性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7
亚里士多德.诗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就是摹仿,艺术起源于人有摹仿的天性。
严肃-高尚-悲剧
轻浮-低劣-喜剧
悲剧是对行动的摹仿,而非对品质的摹仿。抉择表明性格,抉择为善,性格为善。性格决定品质,行动决定幸福与否。
悲剧应当摹仿引发恐惧或怜悯的事件。怜悯由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引起,恐惧由此人与我们相似引起。悲剧的结构应由顺境转入逆境,人物陷入厄运,并非由于作恶,而是因为犯错,如俄狄浦斯。
艺术具有普遍性,历史具有特殊性,因此艺术更具哲学意味。
席勒.
席勒的美是独立的,区别于理性、道德。席勒认为美与道德不相容,道德是运用纯粹理性的规定性,美是运用自然的规定性。他认为美不能产生真理和智慧。美是现象中的自由。审美是将一切事物看做本身的目的。
席勒认为美是对心灵的一种调节,艺术的作用是使心灵得到协调,防止各种心灵力量进行相互损害。如果沉溺于美则会使精神力量衰竭耗尽。审美使心灵趋向柔弱懈怠,理性使心灵趋向冷漠僵化。
艺术的最高目的是快乐,快感的来源有:追求幸福的满足,理想活动的满足,道德价值的实现。
任何快感的一般源泉都是合目的性。
艺术的快感的合目的性表象有:善,真和完善,美,感动和崇高。
艺术作品应理想化,高尚化,使诸多特性服从于整体的和谐,使个别、特殊提高为一般、普遍。通过普遍规律减弱个体感受,在整体联系中舍弃渺小自我。
诗歌的价值是纯粹完美地表现有益于完美心灵的情感状态。
喜剧的状态是自由的、愉快的,不受世间事务的纷扰、命运的约束,是神的状态,而悲剧则造就英雄。
悲剧的感动来自于自我主动的力量与感性的痛苦的斗争。
悲剧应该通过环境的强迫来制造不幸,而不是通过道德的邪恶或人性的虚弱来引起不幸,这样的同情才是纯粹的,最高的同情是不幸来源于对高尚道德的履行。
崇高产生于感性的有限性和无力感以及理性的强大和优越,在于感性的屈服和理性的胜利的反差中。
崇高来源于理性,仅仅表现感性就是庸俗。庸俗表现高尚和才智的缺乏,鄙陋表现低劣和卑鄙。
完美的人性是理性与感性、意志与本能的协调。
理性的界限越扩张,艺术的界限越缩小。理性肢解整体、分解人性,扼杀想象力。心灵的敏感性与想象力的活跃和丰富程度相关联,作为抽象的分析能力的理性势必剥夺想象力的力量和范围。
尽管个体在本质解体的情况下不可能幸福,但人类只能用这种方式获得进步。
黑格尔.美学
美分为自然美和艺术美,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艺术表现人类深刻的旨趣、真理、神圣性,艺术是精神的松弛和闲散,诉之于感觉、感情、知觉、想象,而非思考。
艺术作品应出自同一来源,即精神,而精神要包含一切自觉生活的领域。艺术作品的目的是表现精神的理性和真理。
黑格尔和席勒都认为艺术的作用在于调和、和解。
感觉-感性世界-此岸
思想-超感性世界-彼岸
此岸彼岸是相对立的,但心灵能够从此岸进入彼岸,在这个过程中会造成自身与此岸的分裂,知解力造成了心灵的对立和矛盾,使心灵无法在任何一方面寻求到满足。而艺术使此岸与彼岸归于调和。
理解性的思考会破坏自然和心灵的生命,造成心灵的两面性和分裂,诸如普遍性-特殊性,抽象规律-杂多现象,理性-感性,灵魂-肉体,道德-个人利害等等。
第2个回答  2022-12-07
席勒美育观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如下:
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来源和模仿影响了欣赏者,使他们模仿,所以艺术作品中的淫秽内容会教人坏,但如果作品模仿了所有的好的人物和行为,就会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柏拉图在美育中特别重视音乐教育。这是柏拉图从培养理想国家公民的角度出发的美育观。
而1795年,席勒发表了《审美教育论》,首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审美教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效应。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作品。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是完成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因为审美活动是舒适的。席勒认为美育可以恢复人的理性与理性的统一,造就完美的人性,使人进入自由的王国。
第3个回答  2022-12-07
1.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
他认为悲剧有一种净化作用,这种借怜悯与恐惧使情感得到净化的作用也是一种情感的陶冶。他强调艺术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并将艺术的审美功能与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对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有一定的影响。
2、席勒的美育观
1975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在书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他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自由的唯一途径,明确揭示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
第4个回答  2022-12-06
席勒的美是独立的,区别于理性、道德。席勒认为美与道德不相容,道德是运用纯粹理性的规定性,美是运用自然的规定性。他认为美不能产生真理和智慧。美是现象中的自由。审美是将一切事物看做本身的目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