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以前过年和现在过年有哪些明显区别?

如题所述

一.以前的春节没有情人节。
以前,西方节日还没有侵入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情人节,人人都很单纯,甚至很多人忌讳提起情人这两个字,那时候因为单纯所以年味很浓,而男女恋爱比较隐晦,一般悄悄进行。而现在的春节和西方情人节都挨的挺近,西方情人节反倒有压倒春节之势。
二.以前的春节没有各种抢红包活动。
以前没有网络,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也没有这些手机微信抢红包,QQ抢红包,各大商家的网络抢红包活动。这种活动的确好像是丰富了春节的内容,但是还是感觉没有以前有年味了。因为以前人们在一起,快快乐乐,大家都没有钱,但是也不怎么为钱苦恼,而现在有钱了,却只是为了抢红包才会互动一下,总感觉没有那么多人情味了,自然年味淡了。
三.以前春节是大家最土豪的时候, 现在却是最窘迫的时候。
以前的春节大家都会买点好吃的,添一件新衣服,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春节会煮肉,炸各种好吃的鱼和丸子。就好像忽然一夜之间大家都奔了小康。而现在过春节,人人好像都比以前有钱了,但是到了春节却都有被扒一层皮的感觉。物价飞涨,各种送礼,给孩子压岁钱,都是以前的无数倍。人情也淡漠了,连小孩子都是如此,现在的小孩子也懂得爱财了,给少了还会有情绪。所以春节成了很多人最窘迫的时候。
四.以前过春节意味着能吃好东西,能有新衣服,而现在的春节只是意味着多了几天假期。
以前我们大人孩子都盼着春节,一到春节都喜气洋洋,是因为平时吃不到好吃的,而到了春节就有了,以前一年没有新衣服穿,到了春节就有了。而现在呢,据好多人说,他们盼望春节唯一的理由就是能多休几天假,现在人不缺吃了,不缺穿了,缺的却是休息了。
五.以前过年有各种好看的烟花和爆竹,还都很便宜。现在的不仅很贵,而且还禁放了。
记得小时候过春节,有很多小摊都卖烟花和爆竹,各式各样的烟花和爆竹还很便宜,几毛钱一个,几块钱的就是很好的了。除夕的晚上,拿出来点着,每一个都有不同的惊喜。而现在,烟花和爆竹都变的老贵老贵的,虽然人们的收入都涨了,但是这烟花爆竹却好像都要买不起了。现在还为了环境有了禁放政策,年味变的更淡了。
六.以前只有电视机,有些电视台春节会放一些电影。而现在有WiFi,各种电影早已看腻了。
在以前,我们没有这么多的电器设备,好多家庭也许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而每当春节好多电视台都会每天播出电影和好看的电视剧。当时的一些港台电影和国内的西游记等电视剧真是百看不厌。而现在我们有了网络,有了WiFi,智能手机,平时也能看到各种电影电视剧,到了春节也没有什么有新鲜感的了。电影院倒是有新上映的影片,但是还是得花钱呀,现在是金钱社会了,春节没有那种温暖感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7

说到春节,大家都很激动!因为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年到底有没有变化?

现在:路上都换上了柏油马路,街上焕然一新,过年干净整洁。

过去:家家户户门口堆放着垃圾,人们环保意识差,街道上弥漫着炮竹的火药味和烟熏味。

现在:人们在一起,一起打牌,斗地主,打麻将,要么就是低头抢红包,短息、微信拜年,沟通少了许多。

过去:人们在一起,一起聊天,一起述说一年中的经历、过往,一家人说说笑笑,一起守岁。

现在:年夜饭上多了很多美味佳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应有尽有。可是人们吃得确实越来越没有味道了。

过去:那时候很多人都穷,一年都吃不上一顿肉,肉只有年夜饭上才有,所以必须到场。

现在:现在为了环保,大多数地区都不允许放鞭炮了。

过去:田间、街头、院子,想放就放。放的人开心,听的人也开心。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愿意走亲戚,宁愿在家玩游戏看电影,也不愿听到亲人的唠叨。

过去:不管多么遥远,一家人也要大包小包拿着礼物前去亲戚家拜年。

第2个回答  2020-01-21

现在年味淡了,说白了就是缺少了人气,现在过年人少了,城市人少了,返乡回农村占一部分;回老家探亲的占一部分;出去旅游的占一部分,所以大城市里春节会出现空城计,过年气氛当然不如以前。个人觉得人气最重要,年味变淡了就是城市里人气少了。

农村年味变淡了主要是因为物质生活提高了,衣食住行都比以前好多了。以前过年吃肉,吃鱼,现在平日里都吃,所以并没有像以前那样觉得过年可以大吃大喝,而且现在人注重健康饮食,也不主张大吃大喝,所以觉得年味变淡了。

但是新的年味却悄然到来,比如过年可以利用时间健身,看书,旅行等。

年味变淡了,其实是新的“年味”的加入冲淡了!

第3个回答  2020-01-21
第一,以前我国长期处于物质匮乏的时代,缺衣少食,生活条件差,所以对过年有一种特别的期盼,特别是对于一些孩子。因为过年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可以穿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可以放平时舍不得买的鞭炮,能收到可以自己支配的压岁钱,所以人们都盼着过年。如今吃得好、穿得好,平时和过年没有什么区别,自然没人盼着过年。年味也许可以算是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特殊产物。

第二,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年的方式也在改变。以前人们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舞狮子、扭秧歌、贴春联、放鞭炮等传统项目对于人们来说,已经是非常有趣和新鲜的。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风俗已经变了,比如为了保护环境禁止了放鞭炮,出现了抢红包、集五福等春节活动,传统拜年方式也变成了短信拜年、微信拜年等各种新方式,传统的过年向高科技年转变。这种高科技年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更加丰富,不过却少了年味,少了人情,很多人吃着年夜饭还抱着手机,完全没有了以前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感觉。

第三,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并进行了一定的转变,一些千百年的传统没有人愿意传承,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变得精神空虚和思想懒惰,放个鞭炮都嫌吵,过年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是放了个小长假,很多人甚至选择了外出旅游,而不是和以前一样一家人聚在一起过春节。传统文化的流失只会让年味越来越淡,人情越来越冷。

第四,感慨没有年味的主要是七零、八零和九零,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经历了复杂的时代变迁,所以感触最深。曾经无忧无虑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再也找不回小时候的记忆,也不可能和以前一样去街道上放鞭炮、追逐打闹,也没有了曾经的无忧无虑,有的是人情冷暖和繁琐的事务,有的是生活的快节奏和巨大的生活压力,很多人反而有些不愿意过年。时光荏苒岁月不饶人,如今虽然有酒有肉,但是年味已经不再有,其实说到底还是青春易逝。当然也有很多人喜欢过年,尤其是一些比较成功的人士和老人,成功人士可以攀比炫耀,老人们则是期盼儿女们能回来团圆。当然,还有那些不远千里往家赶的打工者,他们千里迢迢爬山涉水回到陌生又熟悉的故乡,只为了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过年是他们心里最真挚的期

望。

随着人们陆陆续续的返程,一转眼春节就过了,小长假也要结束了。不过对于热热闹闹的春节,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累,还有就是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似乎都感受不到年味了。那么为什么感觉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了?
第4个回答  2020-01-21

第一,年,还是那个年,一些步骤都没有改变,依旧像往常那样,就像仪式一样,按部就班,有张有弛,不紧不慢,每一步都如同昨日的梦境版,复印稿子一样,条条框框,一个没有少的往下一步走着。

第二,只不过当初的那些人,都开始变了:有的变得疏远,有的变得刻意的掩饰,有的变得特别的虚伪,有的变得现实,更有的越来越自私自利。再也感受不到,那种其乐融融的氛围!时光总是如此无情,剥夺了我们太多的过往。

第三,还记得小时候,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纯洁,无私。乡里乡亲之间,就一隔着那么一推就倒的玉米秸秆架的寨子,却都亲切的像是一家人一样儿,愿意分享任何物品!而如今,高楼大厦,四米砖墙,再也看不到真情真意。每一个人,每一户人家,都像是隔着心一样,再也没有人愿意去送出自己的关心,也少了许多真诚的问候。隔着心一些,生怕别人靠近。

第四,忙!每一个人,都在拼命地忙着。都期盼着自己能够活得精彩,没人在乎其人是死是活。所有的情感,变得敷衍了事。脸上的笑,再也看不到任何发自内心的,僵硬的堆积而成。

第五,也许是因为,一个时代结束了!父母辈儿的那个时代里,年儿的味道儿有太多情节留下,挥之不去。如今的人情世故,像是一场告别,却很难再告慰心灵,只能让人五味杂陈。心底沉思,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所有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