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前说的跟签合同后的内容不一样,这是欺诈消费者?

如题所述

是欺诈消费者,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期诈行为。
法律分析
所称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骗消费者行为: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宜传的,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利用邮购销售骗取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对上述所列欺诈消费者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处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根据规定处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4
《民通意见》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期诈行为。”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可撤销。如果合同被撤销,合同自始无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