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金属材料强度的途径有哪些

如题所述

可通过以下5 种途径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
1)进行热处理工艺,按照所需要的性能和组织进行热处理,淬火 回火 正
火等。汽车零件,既要保留心部的韧性,又要改变表面的组织以提高硬
度就是采用表面高频淬火或渗碳、氰化等热处理工艺来提高。
2)表面进行喷丸处理也可以提高强度。高速弹丸流喷射到弹簧表面,使弹
簧表层发生塑性变形,而形成一定厚度的强化层,强化层内形成较高的
残余应力,由于弹簧表面压应力的存在,当弹簧承受载荷时可以抵消一
部分抗应力,从而提高弹簧的疲劳强度
3)晶界强化。进行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获得较细小的晶粒。如拖拉机的履
带、破碎机的颚板以及铁路的道岔等是利用加工硬化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的4)位错强化。如一些单晶的物质有较高的强度,主要是里面位错较少,所
以减少位错也可以提高强度
5)通过形变和时效析出一些化合物可以提高强度。如合金淬火形成过饱
和固溶体后,将其置于室温或稍高的适当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以
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8
1. 金属材料强度
金属及合金主要是以金属键合方式结合的晶体。完美金属的理论抗拉强度是指与结合键能(结合力和结合能)相关的材料物理量(双原子作用模型),其影响因素可以从该模型去考虑(如温度、键能、原子间距、点阵结合方式、原子尺寸、电负性电子浓度等,这些在金属材料学应该都有);
由于实际的金属及合金材料并非完美晶体,存在点、线、面缺陷(空位、位错、晶界相界等)或畸变,为此材料强度远低于它的理论强度。从缺陷的角度去考虑材料强化。工程及应用中最广的的屈服强度,该强度发生在材料的塑性变形紧密相关,可以从金属滑移及其机制去分析材料机制,(如位错机制等,阻碍位错运动的方式都为强化机制,如细晶强化、时效、固溶、形变强化)
2. 钢的强化方式:
钢一般指在铁碳相图中碳含量小于等于2.1%的一类铁合金;其强化方式可以结合理论进行推广。在考研相关问题中可以以有马氏体相变的钢为例进行述说。
结合化学成分、强化机制—固溶强化、相变强化、时效强化、奥氏体细晶强化,展开说明。
3.强度提高途径则根据各类影响因素去归纳(热处理、合金成分调整、形变硬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