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知道朱棣起兵造反, 为何攻打他时下令不许杀他?

如题所述

文/炒米视角(更多精彩请点击关注)

朱允炆明知道朱棣起兵造反,却在攻打他时下令“不要让朕背负杀叔之名”。原因很简单。根子在每一个刀马得天下的皇帝对后代寄予的希望导致的。

(开国皇帝朱元璋)

各位请听我慢慢道来,朱元璋在死人堆里爬上皇位之后,对自己的下一代要求是非常高的,当时就请了最有学问的宋濂来教太子朱标的文化课,请徐达来教朱标的军事课。这个配置可以说是当时的顶配了。那么朱标的确也如朱元璋期望的那样,文武双全,而且因为深通儒学,所以他比起同时代的任何一个经历过血腥岁月的人,都表现得仁慈,宽仁。所以成为朱元璋晚年可信任可分担工作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朱元璋是个粗人,但是他知道打天下靠一棒子武将,但治天下得靠读书人。朱元璋为此还是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追认理学大家“朱熹”为自己的祖宗。虽然朱熹同志泉下有知未必买账。他严格遵循儒家的嫡长子继承那套。

但晚年的朱元璋同志经历了太多的背叛,太多杀伐,心理实际上是扭曲的,所以某次朱元璋又要杀人的时候,朱标据理力争的时候,朱元璋同志出离愤怒了,操起椅子砸过去以后。朱标同学一病不起。朱元璋砸完了就后悔了。可是朱标还是没扛住,死了。朱标一死,朱元璋内心崩塌了一大半。那杀起人来就更不分青红皂白了。杀一个蓝玉,陪葬了两万多人。

但继承人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对儿子朱标的愧疚之情让朱元璋寝食不安。这种感情逐渐移植到朱允炆身上。其实在朱标活着的时候,朱元璋就十分喜欢朱允炆。朱允炆很小的时候,朱元璋同志讨伐蒙古的时候就曾经多次带过朱允炆出征。所以别说朱允炆同学没经历过战争,有妇人之仁。朱元璋在朱允炆身上下的心思是超过朱标的。给朱允炆选择的文官班底,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代表了当时整个帝国的学问和良知。然而在武将问题上,朱元璋还是过分相信了儒家那一套,让几个儿子带兵给自己孙子守边。正是儒家上阵父子兵,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的那一套。但到了朱元璋风烛残年得时候,他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在皇位面前,兄弟也是可能相残的。所以他加强了一整套的制度设计。严格规定了藩王不可以进京,如果必须进京需要符合哪些情况要求等等。

(朱允炆)

然而,朱元璋有朱元璋的想法,朱允炆有朱允炆自己现实问题。如果朱标治理天下二十年,朱允炆的几个藩王叔叔老了,或者尾大不掉的问题解决了。朱允炆再接班,他可能成为一个很不错的皇帝。他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手段。

但是问题在于朱允炆面临的是优势军事力量在地方,中央军事力量只剩二代的现状。他时刻感受到朱棣在朱标死时,压迫他的眼神。朱棣的内心也是反复折腾的,朱标一死,突然感觉自己有希望了;然而并没有,朱允炆接班了;自己想安心做王爷得时候,道衍和尚说要送他个白帽子,他心里又起了一丝涟漪;然而朱允炆登基不久,齐泰就提出了“削蕃”。一下子把朱棣逼墙角了。

和很多小皇帝登基一样,朱允炆登基之初,并非真正意义上乾纲独断,至少后宫的意见很重要,至少朱元璋留给他的三位辅政大臣的意见很重要。这其实才是真正决定朱允炆失败的原因。

就二代而言,一个徐辉祖,一个李景隆。按道理朱允炆应该跟徐更近一点才对,可是齐泰同学和李景隆关系更好。小皇帝很相信齐泰同学,那自然也应该相信自己会来事的表兄李景隆。而那个木讷的徐辉祖小皇帝总是不大能看到。

后宫还有一个人(其实可能已经不在后宫住了)庆成郡主,这个人算是朱允炆姑妈,朱棣堂姐。这个奇怪的角色在整个所谓“靖难之役”中,担当了朱允炆和朱棣的传话筒。因为有这么一个传话筒就对朱棣非常有利。因为朱棣可以送钱给她,而皇帝放不下这个面子。所以话传到朱棣那里的都有情报,传到朱允炆那的都是谎话和错误信息。再碍于亲戚面子,朱允炆总得表个态啥的,我并不想杀自己的叔叔啊,我只是想他搬个家啥的。

这话本身可以是句策略话,兵不厌诈么。但问题是你真是家庭内部打仗啊。朱允炆还是太年轻,你说出这句话,后果是无法挽回的。因为有这话在,所有参与战争的南军部队(政府军)上到军官下到士兵,突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杀谁都不能杀朱棣。万一你俩和好了不打了,朱棣说当年谁谁谁曾经在哪里砍过我一刀。诛九族啊!谁不小心砍死了朱棣,好,朱允炆会说,我早说过了,不得使朕背负杀叔之名,你这是抗旨啊,诛九族!

到了这份上,这仗还怎么打?当朱棣打到南京城下的时候,朱允炆又派自己的好姑姑庆成郡主去说和谈判了,而此刻朱棣拍案而起了,拂袖而去了,不在堂姐堂姐那么亲切客气了。庆成郡主才恍然大悟!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