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市起源于“花渡头”。其形成可追溯到明朝或之前,当时广州花市与罗浮山的药市、东莞的香市、廉州的珠市,被称为“广东四市”,影响甚广。到了清朝中期,老广州花市又有所发展,由各城门扩展至城内,而且还整天营业,并由单一的素馨、茉莉花向多样化发展。辛亥革命后,老城拆除,花市扩展至高第街一带,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花街也更加繁华。但是,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在20世纪60年代才形成的。在藩署前的花市逐渐成为年宵花市,并迁到了双门底,除卖花以外,还卖古董、年宵品等。双门底成为过年时候广州最热闹的去处。即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天天有日本飞机在头上乱飞,市民还是喜欢到这里逛街卖花。
新中国成立后,年宵花市从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八起,一连三天。为了避免拥挤,广州市区教育路、西湖路也相继设除夕中心花市。
20世纪60年代:迎春花市迎来“第一春”
1956年,为了更好地发扬花市传统,分散于各街巷的店铺被集中到太平路(今人民南路),人们用竹竿搭成牌楼和花架,名曰“迎春花市”。20世纪60年代,是广州花市的第一个鼎盛时期。1960年,全市花市增容至4个,当时国家领导人经常光临花市,与民同乐。“文革”临近时,许多地方的迎春花市都充满了“革命气息”,当时行花街常常见到“非洲人民站起来”以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标语。
20世纪80年代:洋花争春,市民网上逛花市
到了1980年代,广州迎春花市迎来了第二个鼎盛时期,这个时候,洋花进来了,迎春花市进一步扩大。根据风俗,花市结束,花农必须把售不出去的花砸烂,2000年花市,越秀区说服客商把花农卖不出去的花都买下送给老人院的孤寡老人,这一行动得到了众多青年志愿者的支持,此“护花活动”后来得到了广州其他花市的效仿,广州花农沿袭了一两百年的除夕夜过后摔花砸花的陋习,戛然而止。
2008年越秀花市首创“网上花市”和“手机花市”,市民轻触鼠标或手机,便可安坐家中逛花市。2009年,全国首个免费上网的无线迎春花市也在越秀区西湖路迎春花市开锣。而海珠区花市也出现了备受市民欢迎的“海珠康园手工艺作品慈善义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