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真理是相对性的呢?

如题所述

意味着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中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大家平时对真理的绝对性比较容易理解,而对真理的相对性则不太容易理解。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有的人认为真理就是正确的,认为我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还会有错误吗?因此,凡与自己认识不一,观念不同的就不能接受,以为别人是有意与自己作对,给自己出难题,挑战自己的权威,因此而产生争端、误解,徒生烦恼。

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认识真理的过程,个人的生命有限,认识也有限,而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由于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也受到了影响,许多以前被认作真理的事物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人类就是在不断深化认识,纠正谬误中更加完善,不断进步的。

且不说普通百姓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即使是著名科学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有些写进了教科书的知识被后人证明是错误的。

扩展资料

客观性

(1 )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人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真理是某一时空的同一个客观的世界在跨越时空的不同的主观的世界的同一认识,在客观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表现为反复出现与必然出现。实践的过程是把主观世界与某一时空的客观世界接轨的过程。

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②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因为: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 3 )坚持真理一元论,反对真理多元论

①由于真理是客观的, 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也就是说, 不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可能得出多少种结论,但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

②真理是一元的, 因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 不以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 真理没有阶级性。

③真理多元论主张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真理, 真理因人而异。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4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主张真理是客观的,世界上不存在着任何主观真理。唯心主义则主张真理是主观的。主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做是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成是人的意识和“客观精神”的一致。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取决于双方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出发,必然坚持真理是客观的;唯心主义从“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出发,必然坚持真理是主观的。

( 5 )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

实用主义真理观把“有用”作为真理的根本属性,主张“有用就是真理”。实用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一个流派。

“有用就是真理”的要害在于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性, 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并会导致真理多元论。按照这种观点, 谎言也可以成为真理,因为它对骗子是有用的;按照这种观点,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因为不同的理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都是有用的;按照这种观点,某一理论之前对我们有用,它是真理,之后对我们无用或者有害, 它就是谬误。

真理的确是有用的,因为真理具有价值性, 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但是,价值性并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 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真理是有用的”是一个正确的命题, 但是不能把它换位成“有用的就是真理”。显然,并非所有“有用的”理论都是真理。

( 6 )真理与谬误

①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 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