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有哪三种含义?

如题所述

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鼎足、鼎鼐。

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

3、大,变革:鼎力、鼎言、鼎新革故 。

拼 音 dǐng  、部 首 鼎、笔 画 12、五 行 火、五 笔 HNDN

笔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

扩展资料

字源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易》卦:巽木於下者为鼎,象析木以炊也。籒文以鼎为贞字。凡鼎之属皆从鼎。 

白话版《说文解字》:鼎: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古昔朝代的夏禹,收集中华九州之长贡献的金属,在荆山山下铸鼎。进入山林、江河、湖泽,其间的螭魅蝄蜽,没有什么能遇见他,他凭借铸鼎和谐地接受苍天的恩赐。

《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是鼎卦。像剖开木头用以烧火煮饭。籀文中的“鼎”字借用的是“贞”字。所有与鼎相关的字,都采用“鼎”作边旁。

词组解释:

一、鼎足 [ dǐng zú ]:鼎有三足,比喻三方并峙之势。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他这一败,关系大局,迅速动摇了鼎足的平衡,使蜀汉一蹶不振。”

二、定鼎 [ dìng dǐng ]:指建立王朝。

《红楼梦》第五回:“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

译文:我们从国家定鼎以来,功名世代,富贵流传,已历百年。

三、问鼎 [ wèn dǐng ]:触犯;过问。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章一:“像《典论》那样的著作,是同时的诗人们所不敢轻于问鼎的。”

四、鼎盛 [ dǐng shèng ] :兴盛;昌盛。

朱自清 《那里走·我们的路》:“如大华饭店和云裳公司等处的生涯鼎盛。”

五、鼎新革故 [ dǐng xīn gé gù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回:速沾雨露,以就去邪归正之心;毋犯雷霆,当效~之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