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语言的5词汇

如题所述

①大多数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的合成词,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3个音节以上的词大都是借词。
②合成词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西双版纳方言为例):联合式,na13(脸)ta55(眼睛)“面子”;修饰式,如nam11(水)ta55(眼睛)“眼泪”;支配式,如m婖n55(垫)ho55(头)“枕头”;主谓式,如na13(脸)nai33(溶化)“微笑”;附加式,如ta∶嬜41kin55(吃)“食物”。
③大多数动词和形容词后边可以附加一定的音节表示动作的短促、迅速或减弱,或使形容词的意义更加明确、生动、细致。如德宏方言:suk53“洗”——suk53sa:k53“随便洗洗” ,ph?amp;#91;k11“白”——ph?amp;#91;k11sa∶k11la∶k11“白皑皑”。
傣族人
④四音格结构很丰富。如德宏方言:ku35(各)h?amp;#91;n55(家)ku35(各)je55(谷仓)“家家户户”,lam53(水)ja噜11(大)h?amp;#91;55(船)su嬜35(高)“水涨船高”。
⑤有相当多的汉语借词。早期的汉语借词大多是单音节的,如德宏方言:va∶n11“碗”,tse31“纸”。现代汉语借词大多数是多音节的,如 koη33sa∶嬜55“工厂”,s?amp;#91;11xui11tsu55ji11“社会主义”。
⑥在外语借词中,西双版纳方言和德宏方言,特别是前者,由于受小乘佛教经书的影响,从巴利语、梵语借进了许多语词。如妱a妱55xa妱55la妱33“字母”,tham41“经典,法”。这是不信佛教的傣语方言和同语族的其他语言所没有的。
⑦两种方言之间基本词汇的差别,边疆与内地不大相同。分布于边疆地带、 人口比较多、 居住比较集中的方言、土语,它们之间的词汇差别较小,同源词占65~75%;杂居于内地,使用人口较少的,其词汇与边疆地带的方言差别较大,同源词占50~6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