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对孩子发脾气,孩子反而越来越不听话,这是为何?

如题所述

常对孩子发脾气,孩子反而越来越不听话,这是为何?

这是因为,你真正想要的孩子“听话”,并不是孩子因为惧怕你一时的火气而暂时顺从你,而是希望孩子真正地内化了规则、习得了道理,自律起来。但是,发脾气,恰好是达不到你的目标的。发脾气对于塑造孩子的正面行为极为不利。

你发脾气的时候,孩子听不见你讲的道理,ta全部的能量都在关注你的火气。

你希望孩子能反省他做错了什么?这绝对不可能。

小孩子跟成人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小的孩子,他用于处理自己情绪的能量占比是越大的。

幼儿他是通过“感觉“来不断成长的,他是情绪体、不是理性体。

一个人在幼年时不断整合的是自己的感觉和经验,而不是理论和道理。

因此,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父母态度温和,越需要给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情绪体验。

孩子轻松没有压力,你再去引导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该做的,这才有效果,孩子才听得进去。

即便有时,你一发火,孩子就暂时听话了,但其实这很可怕。这不是真正的管教成功。

孩子听话,他臣服的不是规则和习惯,不是ta自发地觉得我该怎么怎么做,他臣服的只是爸妈的火气。

他只是惧怕父母发脾气,从而暂时调整行为。

你想要他懂的道理、想要他学的规矩,他并没有真正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和行为规范中,因此孩子就不会发展出自律这个特质。

很快你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又出现偏差了,这个时候,你只能再次发脾气。

可惜,发脾气就像吸毒一样得不断加大剂量才能达到原有的效果。

再过个几次你就发现发脾气都没用了。

(精读300本育儿好书的思思。公众号:思思说育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4

邻居玲玲很爱发脾气,每次去她家隔得大老远就听见她在吵儿子,一次她儿子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玲玲就开始发脾气,说他儿子做事马虎,三心二意,没用什么的。在一边的我看不下去了,告诉玲玲孩子不是故意的,玲玲跟我说孩子就得骂,不吵他不长记性。妈妈爱发脾气真的能让孩子犯错次数变少吗?是不是总吵孩子对孩子也不好呢?其实很多妈妈的脾气都不太好,为了避免自己家的孩子成为“熊孩子”,妈妈们肯定发了不少脾气,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变乖。妈妈发脾气有可能会让孩子变听话,但其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妈妈了解吗?

一.妈妈为什么总爱发脾气?

一些妈妈因为工作中受到了一些挫折,或者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而正好孩子不听话犯错了,妈妈就会把气撒在孩子身上,一方面是教育孩子让孩子听话,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的气能有地方撒。另一些妈妈就是单纯地想教育孩子了。很多妈妈都知道对孩子发脾气是不对的,但是总是忍不住,看见孩子不懂事就是要大声说话才能解气,其实原因可能连自己都没意识到,是因为妈妈太累了。

二.对孩子发脾气让孩子变得自卑

如果妈妈经常用消极的语言吵孩子,慢慢会让孩子形成自己就是妈妈说的那样的那种思想。比如孩子在擦桌没擦干净,妈妈吵孩子说他真笨,慢慢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很笨,什么也干不好。本来无忧无虑的孩子在妈妈的叫嚷下变得郁郁寡欢,慢慢就开始自卑起来。

三.对孩子发脾气让孩子也脾气暴躁

一些叛逆的孩子在听到妈妈发脾气之后,本来觉得做错了,也会死不承认,慢慢变得脾气也跟着暴躁起来。因为孩子觉得发脾气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不发脾气了,反而不知道事情要怎么结尾,这样妈妈就给了孩子一个不好的带头作用。既然妈妈发脾气对孩子有这么多不好的影响,那么妈妈为什么不能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呢?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平心静气的告诉他这样做不对,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这样孩子不仅成长了,和妈妈的关系也更近了,妈妈何乐不为呢?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0—6岁幼儿的早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人的一生教育的黄金时间,了解到如果错过了教育的“关键期”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只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7岁看老”的原因吧!

幼儿教育内容及特点:

1、图文声像结合,动画教学,形象生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手工制作,手、眼、脑并用,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宝宝课堂有幼儿智力开发、学前教育、双语教育、趣味学习启蒙、专业幼儿英语学习。

4、琴棋书画、音乐舞蹈、唐诗古词为幼儿的特长和特色教育,提供更生动学习形式。

5、百科常识,引导宝宝认识自然、拓展视野、培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操。

6、故事大王、动画王国,让宝宝更形象的体验童话的美丽。

7、妈咪课堂和妇幼宝典专为年轻父母设立必读的课件,指导年轻的为人父母,科学抚育宝宝健康成长。从生理到心理,从疾病防治到科学喂养,从启蒙到指导。

幼儿要学最正宗的语言发音、最直观的思维、最易懂的道理,这些学前教育部分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素材。孩子的好习惯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的,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要控制好时间,由于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如7岁以内的孩子在家一次连续看的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为佳。孩子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明白了网络的作用是什么,可以受益终身的,这也是当前家长教育孩子最重要的话题。

第2个回答  2017-12-06

这是肯定的,孩子又不是你的出气筒,你经常对孩子发脾气,也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我小的时候我妈就经常对我发脾气,然后我就会学着我妈经常发脾气。毕竟大人真的是孩子学习的对象,要是大人总是脾气不好的话,那么孩子也会无意间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们也只会发脾气,还怎么听话呢?所以如果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不应该对他发脾气,而应该跟他好好说。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做出什么样子的举动,他们反馈给父母的就是那样的举动。不仅是小孩子,像我二十几岁了也是这样,我妈要是总对我发脾气的话,我也会有自己的情绪,我会觉得自己像一个出气筒一样,慢慢的就变得不想和我妈交流了,也不想听她的话了。不要总觉得孩子就应该无条件地服从自己,你先做好一个父母应做的,再去教育孩子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2-05

因为孩子都是希望父母可以好好的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希望父母能够一直关注自己的。而经常性的骂他们并不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你们对他的感情,觉得你们是不在乎他才会这样的,所以就容易产生这种逆反心理,觉得自己这样不听话就能够一直吸引你的关注了,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在乎。

孩子们的内心其实是很敏感的,他们很容易受到我们平时的言行举止的影响的。就像常常对他们发脾气一样,他们根本就不能够从这个当中真正的吸取到教训,真正的感受到你们对他们的那种关心爱护之情,这样反而容易让矛盾变得激化,更加的难以解决。

像这样的情况其实要真正的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好好的聊一聊,好好的教育,而不是通过这种发脾气的方式教育,这样不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孩子都是一种错误的方式。

第4个回答  2021-03-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