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名字的含义是什么?

孙中山名字的含义是什么?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原名孙文,字德明,号逸仙。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故后人称其为“中山先生”,其后此称谓便逐渐演化为孙中山。

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中国国民党总理,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被尊称为国父,夫人宋庆龄女士被尊称为国母。

曾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中国国民党总理、广州革命政府大元帅。他是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孙中山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对共产党和国民党来说应是共识。其遗孀宋庆龄女士更是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共产党的支持立场,一起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在中国的主流舆论中是享有崇高名望的中国国民党革命人士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8
章士钊自学日文,仅有三脚猫的功夫,竟借助词典把这本书一字一词地抠译出来,难免闹出笑话。

最有趣的是,他误将“孙文”(中文姓名)和“中山樵”(日文名)嫁接在一起,译为“孙中山”,好在那时的读者还不知孙逸仙为何方英物,反觉这个全平不仄的名字颇具亲和力,一时间腾于众口,播于遐方,连孙先生本人都只好含笑默认。
第2个回答  2019-10-28
孙中山,原名孙文,用过中山樵的笔名,所以叫的孙中山。
第3个回答  2019-10-28
孙中山本名为孙文,后来在多次行医,又常常以“孙逸仙”自居,“孙中山”这个名字,虽然家喻户晓,但奇怪的是,他本人从来没有用过,而且在正规的档案中,不管是清朝还是民国的,都没有出现过这个名字,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得讲起一段历史故事了。

孙中山

从广州起义失败的1895年,到武昌起义成功的1911年,其间长达17年的时间,孙中山都被迫流亡海外。孙中山在日本期间,剪掉了辫子,换下长袍,改穿西服,成为了后人熟悉的标准照中的模样。

孙中山与日本友人

再后来几年,孙中山主要在美国、日本、南洋各地活动,结识了宫崎寅藏、平山周等好友。孙中山的名字的来历,和这个平山周有莫大关系。

1897年,孙中山在日本有次投宿寄屋桥外对鹤馆(一家旅社)。入住登记时,陪同他的平山周想起刚刚经过的日比谷中山侯爵的府邸,就信笔代替孙中山在旅馆登记簿姓氏栏中,写下了“中山”二字。孙中山一看,抢过笔来在“中山”之后加上单名“樵”,化名“中山樵”。他对平山周说:“中山樵”就是“中国之山樵”的意思,其实孙中山内心还是想着革命,推翻掉清朝政府腐朽统治。

之后,章士钊将日本人宫崎寅藏出版的《三十三年落花梦》编译成《孙逸仙》一书时,因为日语水平有限,就贸然将中山作为孙逸仙的名,而与其姓孙连缀成孙中山。

后来经过多次使用之后,孙中山算是默认了这个名字,从此孙中山就成为他的大名,直至去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