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古代活动大陆边缘花岗-绿岩带——泰山和栖霞花岗-绿岩带

如题所述

3.4.1 泰山花岗-绿岩带

分布于鲁西地块南部,主要由TTG质花岗岩类(蒙山片麻岩套、峄山花岗岩、沂水花岗岩)和少量基性-超基性岩组合(万山庄、南涝坡)、绿岩建造(泰山岩群)组成。泰山岩群多数样品同位素年龄值(锆石U-Pb和全岩Sm-Nd法)为2800~2580Ma,万山庄基性-超基性岩组合同位素年龄值(锆石U-Pb)范围主体为2736~2645Ma,蒙山片麻岩套同位素年龄值(锆石U-Pb)范围主体为2720~2598Ma,南涝坡基性-超基性岩组合同位素年龄值(锆石U-Pb)范围主体为2706~2523Ma,峄山花岗岩同位素年龄值范围主体为2625~2508Ma[10],沂水花岗岩的锆石SHRIMP年龄值为2562~2508Ma[41]

3.4.1.1 泰山岩群

泰山岩群主要岩石组合为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透闪阳起片岩、变质砾岩、石榴石英岩、条带状铁英岩等,分为孟家屯、雁翎关、山草峪和柳杭4个(岩)组,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泰山岩群底部孟家屯岩组为一套成熟度中等的含泥质碎屑岩建造。下部雁翎关组一段为超基性火山岩建造,二、三段为基性火山岩建造,原岩是一套拉斑玄武岩—科马提岩及其伴生岩石的组合,属太古宙绿岩带的基性—超基性火山岩建造。中部山草峪组为陆源碎屑岩建造,原岩为杂砂岩与泥质岩,以杂砂岩为主。在山草峪组形成过程中,伴有小规模的火山活动,早期以基性火山作用为主,晚期为中酸性火山活动。山草峪组中上部见有浅水环境形成的含铁硅质岩,本组岩石沉积特征明显,沉积韵律和粒序层理发育。上部柳杭组底部为含砾黑云变粒岩及变质砾岩、碎屑岩建造,具底砾岩性质;下部角闪质岩石属中基性火山岩建造,根据由石英斜长角闪岩与黑云角闪变粒岩等组成的沉积韵律分析,其原岩主要为中基性凝灰质岩石,在其上部有一层基性熔岩,具变余杏仁气孔充填构造;上部属中酸性火山沉积岩建造,由变质中酸性火山岩、变质火山凝灰角砾熔岩、变质中酸性熔岩及英安质凝灰岩、变质砾岩组成,属钙碱性火山岩,总之,柳杭组为中基性—中酸性火山沉积建造。对于泰山岩群前人已作过较多的研究,尤其是以程裕淇院士为首的科学研究集体对泰山岩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42~47],发现了泰山群中具典型鬣刺结构的科马提岩,确立了鲁西绿岩带的存在。

泰山岩群超镁铁质岩具有异常高含量的MgO(32.23%~32.27%)、Ni(1422×10-6~1633×10-6)和Cr(2300×10-6~2700×10-6),而TiO2很低(0.15%~0.19%),SiO2为42.42%~44.04%,K2O+Na2O为0.34%~0.50%(<1%),Al2O3/TiO2=25.50~30.00(>20),符合Le Bas(2000)所界定科马提岩成分范围,属于低钛的橄榄质科马提岩[48]。斜长角闪岩的化学成分具有富铁、镁的特点。在(Fe+Ti)-Al-Mg图解上(图3.5)超镁铁质岩投点于超基性科马提岩区,斜长角闪岩投点于富铁拉斑玄武岩区;在其他主元素化学成分图解中(图3.6,图3.7),泰山岩群斜长角闪岩分别投点于拉斑玄武岩区、低钾拉斑玄武岩区、岛弧拉斑玄武岩与钙碱性玄武岩边界、造山带火山岩区和拉斑玄武岩区,超镁铁质岩则投点于大洋岩与非大洋岩边界、洋中脊拉斑玄武岩区。

关于泰山岩群形成的构造环境尚存争议,主要有岛弧、浅海陆棚、地幔柱作用等认识[47~49],程裕淇等则认为泰山群是以古陆为基底发展起来的[43]。尽管人们逐渐认识到板块构造模式普遍适用于太古宙地质研究,但也注意到早期板块构造与后期有明显差异,包括陆块尺度、造山带类型及碰撞造山过程等。早前寒武纪变质花岗-绿岩带普遍缺乏蛇绿岩、高压变质岩、前陆俯冲带、前陆盆地等地质记录,并且早期地温梯度明显偏高,对陆壳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世界典型地区的科马提岩类形成的构造环境主要有3种,大洋高原、岛弧和裂谷[50],泰山岩群下部保留完好的科马提岩,出现广泛的枕状玄武岩(拉斑玄武岩),具有早期洋壳记录的超镁铁成分比例高、洋壳厚度较大的特点[50~53],表现了与地幔柱相关的大洋高原构造环境。它们在俯冲过程中因厚度大发生拆离,而保留浅层次洋壳记录,并参与陆壳增生过程。泰山岩群中上部富铝质泥沙质沉积物和其中的花岗质砾石来源于陆壳基底;玄武质岩石和英安质岩石构成双峰式火山岩,其形成都与洋壳板块及上覆陆源沉积物发生俯冲有关,是同一作用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泰山岩群中上部岩石组合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形成于岛弧环境[49]

3.4.1.2 两期基性-超基性岩组合

泰山花岗-绿岩带中的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分为早期的万山庄组合和晚期的南涝坡组合,二者均由变橄榄岩(蛇纹岩)、角闪石岩和变辉长岩(斜长角闪岩)组成,前者分布于鲁西地块中部和南部,后者仅见于鲁西地块中部。二者在野外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呈透镜状包体包于TTG岩系中,后者呈岩枝、岩脉状侵入TTG岩系中。

岩石化学成分在主元素地球化学图解(图3.5,图3.6,图3.7)中,分别投点于高镁拉斑玄武岩区、玄武质科马提岩区、超镁铁质科马提岩区、拉斑玄武岩区、低钾拉斑玄武岩区、钙碱性岩群区、岛弧拉斑玄武岩与钙碱性玄武岩边界区、洋中脊火山岩区、洋岛火山岩区和岛弧拉斑玄武岩区。

两期基性-超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表壳岩(泰山岩群)中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相似,玄武质岩石均表现为稀土和高场强元素平坦或亏损的特征,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指示它们可能具有类似的成因,都形成于亏损地幔遭受交代后发生的部分熔融,只是形成时间有所不同[19]。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均具岛弧特征,部分早期的超镁铁质岩具洋壳成因的岩石化学特征。

3.4.1.3 两期TTG 岩系

TTG质花岗岩是泰山花岗-绿岩带中分布最为广泛基底变质岩系,分布面积约占鲁西早前寒武纪基底总面积的40%。区域地质调查在泰山花岗-绿岩带中识别出两期新太古代TTG花岗岩系,分别称之为蒙山片麻岩套和峄山花岗岩,分布于沂沭断裂带中的沂水紫苏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与峄山花岗岩相当。

(1)蒙山片麻岩套和峄山花岗岩

蒙山片麻岩套普遍发育片麻状构造,前人曾将其划归为泰山群,由黑云闪长质片麻岩、石英闪长质片麻岩、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和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组成,石英闪长质片麻岩和英云闪长质片麻岩较发育。峄山花岗岩为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石组合,片麻状构造不明显,早期侵入岩规模小,分布零星,而晚期侵入岩分布面积逐渐扩大,出露更趋广泛。

在实测矿物QAP图解中,二者均投点于岛弧花岗岩区(图3.10),蒙山片麻岩套更接近于QP线,接近于大洋斜长花岗岩成分线。岩石化学成分,在An-Ab-Or图解(图3.11a)上主要投点于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区,部分投点于奥长花岗岩和花岗岩区,个别投点于二长花岗岩区。相比而言,峄山花岗岩An含量偏低、Ab和Or含量略高,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成分增多。在K2O-Na2O-CaO图解(图3.11b)中,显示的演化趋势介于奥长花岗岩系和钙碱性岩系之间,峄山花岗岩更接近于钙碱性岩系。

图3.10 新太古代TTG质花岗岩类实测矿物QAP图解

(底图据Maniar和Piccoli,1989)

Fig.3.10 QAP diagram for the Neoarchean TTG granites(after Maniar and Piccoli,1989)

1—蒙山片麻岩套;2—峄山花岗岩;3—栖霞片麻岩套;IAG—岛弧花岗岩类;CAG—大陆弧花岗岩类;CCG—大陆碰撞花岗岩类;POG—碰撞后花岗岩类;RRG—与大陆裂谷有关的花岗岩类;CEUG—大陆的造陆抬升花岗岩类;OP—大洋斜长花岗岩类

图3.11 早前寒武纪TTG质花岗岩类An-Ab-Or图解和K2O-Na2O-CaO图解

(底图分别据Barker,1979和Barke & Arth,1976)

Fig.3.11 (a)An-Ab-Or and(b)K2O-Na2O-CaO diagrams for the Early Precambrian TTG granitic plutons(after Barker,1979 and Barker & Arth,1976,respectively)

1—峄山花岗岩;2—蒙山片麻岩套;3—栖霞片麻岩套;A—英云闪长岩;B—花岗闪长岩;C—二长花岗岩;D—奥长花岗岩;E—花岗岩;CA—钙碱性岩系;T—奥长花岗岩系

前寒武纪花岗岩类主要包括:英云闪长岩(简称T1)、奥长花岗岩(简称T2)、花岗闪长岩(G1)和花岗岩(G2),一般认为太古宙花岗岩类主要由T1T2G1构成,代表初始陆壳形成,古元古代开始才有大量的花岗岩类(G1和G2)形成,代表成熟陆壳[20,54]。蒙山片麻岩套和峄山花岗岩均为T1T2G1组合,但峄山花岗岩中G1更加发育,且峄山花岗岩之后出现大面积的二长花岗岩组合(傲徕山花岗岩),指示新太古代早期组合为初始的不成熟陆壳组成,具有大洋斜长花岗岩的某些特征,新太古代晚期开始向成熟陆壳转化,为半成熟陆壳组成。岩石化学成分投点显示蒙山片麻岩套更接近于T1T2组合,研究表明,T1T2岩浆的源岩是由地壳的玄武质源岩经局部熔融产生。鲁西两期TTG岩系显示了从不成熟洋内岛弧向半成熟的大陆化岛弧转化,和从奥长花岗岩系向钙碱性岩系转化的特点,代表了从初始的玄武质地壳依次转化为半成熟的大陆化地壳的演化过程。

(2)沂水紫苏花岗岩

沂水紫苏花岗岩主要由含有紫苏辉石的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奥长花岗岩等岩石组成,分为横岭、马山、雪山、蔡峪和牛心官庄5个岩体,在沂沭断裂带中与沂水岩群密切伴生分布。

沂水紫苏花岗岩的化学成分在An-Ab-Or图解(图3.12a)上主要投点于花岗岩区、二长花岗岩区和花岗闪长岩区,少量投点于奥长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区,在K2O-Na2O-CaO图解(图3.12b)中显示了钙碱性岩的分布趋势,且相对略显富钾而贫钠、钙特征。

微量元素,在K-Rb图解中投点在大陆火成岩主趋势线附近[49],在Nb-Y和Rb-(Nb+Y)图解中(图3.13)投点于火山弧花岗岩区,其投点范围位于鲁西TTG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之间,接近于同碰撞花岗岩区。

沂水紫苏花岗岩虽然总体属TTG范畴,但与蒙山片麻岩套和峄山花岗岩相比G1G2较发育,化学成分已具有较明显的大陆钙碱性花岗岩特点,微量元素也显示了大陆火成岩特点。可见,沂水紫苏花岗岩形成于鲁西花岗-绿岩带由岛弧向大陆边缘环境转化过程中,可能与新太古代晚期开始的弧-陆碰撞地壳增生有关。苏尚国等认为沂水紫苏花岗岩可能是在地幔高热流(地幔热柱)活动的影响下,由中太古代变质表壳岩(沂水岩群)在遭受麻粒岩相变质过程中经深熔作用而成[55]

图3.12 紫苏花岗岩的An-Ab-Or图解和K2O-Na2O-CaO图解

(底图分别据Barker,1979和Barke & Arth,1976)

Fig.3.12 An-Ab-Or and K2O-Na2O-CaO diagrams for charnockites

(after Barker,1979 and Barker & Arth,1976,respectively)

1—马山岩体;2—蔡峪岩体;3—雪山岩体;4—牛新官庄岩体;5—英灵山岩体;6—林家官庄岩体;7—大山岩体;8—西朱崔岩体;图中符号的说明参见图3.11

图3.13 早前寒武纪花岗岩的Nb-Y和Rb-(Nb+Y)图解[49]

Fig.3.13 Nb-Y and Rb-(Nb+Y)diagrams of the Early Precambrian granitic plutons[49]

1—紫苏花岗岩;2—TTG花岗岩类;3—二长花岗岩类;VAG—火山弧花岗岩;SYN—COLG同碰撞花岗岩;WPG—板内花岗岩;ORG—洋脊花岗岩

3.4.2 栖霞花岗-绿岩带

分布于鲁东地块西北部,主要由TTG质花岗岩类(栖霞片麻岩套)和少量基性-超基性岩组合(马连庄组合)、绿岩建造(胶东岩群)组成。栖霞片麻岩套同位素年龄值范围是2858~2439Ma,多数在2563~2717Ma;胶东岩群同位素年龄在2500Ma左右[10]

3.4.2.1 胶东岩群

胶东岩群呈大小不等的包体包于栖霞片麻岩套中。其岩性为成层性明显、韵律性清楚的一套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夹磁铁石英岩组合,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据其岩性组合的不同可分为苗家岩组和郭格庄岩组。苗家岩组原岩为一套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和碎屑沉积岩,郭格庄岩组原岩为陆源碎屑沉积夹少量硅铁建造。胶东岩群与泰山岩群有显著差别:一是地层序列不全,二是缺少超镁铁质岩,是一种非典型的绿岩带组合(或次生绿岩带)。

基性火山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图3.5b),这些玄武岩的出现表明当时地壳较薄,沉积盆地处于拉张环境,基性火山岩是在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下形成的。胶东岩群中长英质碎屑岩的出现也说明盆地处于拉张环境,接受了陆源碎屑建造,而胶东岩群中缺少砾岩表明该时期盆地的拉张和边缘陆地的抬升都不十分强烈。

3.4.2.2 马连庄基性-超基性岩组合

岩性由蛇纹石化辉橄岩、变辉石角闪石岩、变辉长岩组成,包于栖霞片麻岩套中。单个岩体规模较小,但分布范围广,岩体直径一般几十米到几百米,个别达几千米。

岩石化学成分在主元素地球化学图解(图3.5,图3.6,图3.7)中,分别投点于高镁铁拉斑玄武岩区、玄武质科马提岩区、超镁铁质科马提岩区、拉斑玄武岩区、低钾拉斑玄武岩区、岛弧钙碱性玄武岩区、洋岛火山岩区、岛弧拉斑玄武岩区拉斑玄武岩系列区,显示了岛弧火成岩的化学成分特点。

3.4.2.3 栖霞片麻岩套

栖霞片麻岩套为TTG花岗岩类,是栖霞花岗-绿岩带分布最为广泛基底变质岩系。主要由英云闪长岩和奥长花岗岩组成,少量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分布面积约占TTG总面积的61%,奥长花岗岩约占36%,花岗闪长岩约占3%。

岩石矿物成分,在QAP图解中投点于岛弧花岗岩区(图3.10)。岩石化学成分,在An-Ab-Or图解上主要投点于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区(图3.11a);在K2O-Na2O-CaO图解中,显示的演化趋势介于奥长花岗岩系和钙碱性岩系之间,更接近于钙碱性岩系(图3.11b)。

栖霞片麻岩套岩石组合和化学成分特征具有鲁西蒙山片麻岩套和峄山花岗岩的混合特点,岩石组合以T1T2型花岗岩类组合为主,岩石化学成分出现二长花岗岩及显示接近于钙碱岩的演化趋势,指示该片麻岩套经历了由不成熟陆壳向成熟陆壳的演化过程,可能是由岛弧向大陆弧转化阶段的产物。

西朱崔含紫苏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岩石特征和地球化学成分与沂水紫苏花岗岩相似,具有大陆弧钙碱性花岗岩的特点。

3.4.3 新太古代构造变形

3.4.3.1 泰山花岗-绿岩带构造变形

新太古代可识别的构造事件主要有两次,形成两期主要构造形迹。一期发生在泰山岩群形成之后,另一期发生在蒙山片麻岩套侵位的同时或其后,都伴有较强的区域变质作用。主要构造形迹包括面理、褶皱和韧性变形带。

面理构造可以分为三种:S0为泰山岩群的沉积面理;S1是以S0为变形面的第一期韧性变形面,为置换S0的面理,与第一期褶皱同时并平行于褶皱轴面,S0∥S1;S2是以S1为变形面,与第二期褶皱同时并平行于其轴面的面理,走向与 S1平行,产状一般为220°~240°∠55°~80°。

第一期褶皱形成于泰山岩群沉积之后,以S0为变形面,主要褶皱形态为二面角很小(一般小于30°)的顶厚弯滑褶皱,常呈轴面水平的平卧褶皱形态,其枢纽倾伏角较缓,一般在15°~30°之间。褶皱的两翼平直,转折端明显增厚,转折端厚度与两翼厚度之比达5∶1~8∶1。发育递进变形,有时甚至形成“假重褶皱”,表明当时变形的速率较慢,岩石的塑性较高,为地壳中下构造层的变形特征。第二期褶皱也发育在泰山岩群中,形成时间在蒙山岩套侵位之后,该期褶皱以第一期平卧褶皱的轴面为变形面,褶皱形态多为紧闭、同斜、顶厚褶皱,轴面斜歪或直立,枢纽近水平,不发育轴面面理。

第一期韧性变形带形成于泰山岩群沉积之后,TTG岩系侵位之前,大致与第一期褶皱同时,这一期韧性变形事件仅在受后期改造较弱的泰山岩群包体内见到残留的构造迹象。伴随着这次区域韧性变形作用,泰山岩群发生了中压相系角闪岩相的区域动热变质作用,属中构造层次产物。第二期韧性变形发生在蒙山片麻岩套侵位之后,峄山花岗岩岩浆侵位之前,这次韧性走滑事件表现得强烈而明显,发育于蒙山TTG岩系中,呈北西向宽大的带状出现。其中变形较强的带有田黄-城前带、下港-新甫山带及南涝坡—龟蒙顶带等。这些带中所有TTG岩系均强烈变形,形成了构造片麻岩。岩石片麻理发育,倾向南西,倾斜陡,倾角多在80°左右,矿物拉伸线理发育,表现为石英被拉伸成细条状集合体,一般石英集合体的Z∶X为1∶5,韧性变形强的地区可达1∶10~1∶30以上,其拉伸线理近水平或缓倾斜(<13°),向北西倾伏,有的变形带中还发育强烈的A型褶皱。通过野外XZ断面上“δ”型长石残斑等判断,运动性质为右行。伴随着本次韧性变形,TTG岩系发生了中压相系的低角闪岩相变质,属中构造层次的产物。

3.4.3.2 栖霞花岗-绿岩带构造变形

栖霞花岗-绿岩带中的主要构造形迹包括构造片麻岩带、片麻岩穹窿构造和褶皱构造。构造片麻岩带根据变形程度不同可分为强变形带和弱变形域,强变形韧性变形带主要分布于栖霞的寺口、西南疃、老灵山等地,岩石为条纹条带状(构造)片麻岩,局部地段岩石重熔而成为条痕状花岗质构造片麻岩。依其方位可分为两大系统,其一是位于栖霞断裂以东的北西向韧性变形带,其二是栖霞断裂以西的北东向韧性变形带,两大系统的韧性变形带,在岩石类型、构造层次、变形机制、运动学性质等方面极为相似。韧性变形带的主要特征是岩石中的条纹条带广泛发育,并伴有大量的各种形态的小褶皱,带内常可见到一些拉长的“鱼群”状变基性岩包体。其K值大都在2~7之间,显示了以拉伸为主的变形机制,测算是其古应力差值为31.5~45.12MPa,应变量γ值大都在3~5之间[10]

片麻岩穹窿构造主要见于莱阳谭格庄、榆科顶、西留和莱州神堂、蓬莱徐家集等地,谭格庄穹窿和榆科顶穹窿的面理极点投影均显示小圆环带状(图3.14)。谭格庄穹隆的面理产状缓于榆科顶地区,所代表的面理多以20°~30°倾角倾斜,而榆科顶地区则多为40°~60°,甚至到70°,反映了两个共存的穹隆构造,在不同垂向深度上倾角的变化规律,即层次越浅,产状越陡,同时也指示穹隆的形成机制较复杂,并非完全底辟作用所引起的,多期不同方位挤压作用是重要因素。

图3.14 谭格庄穹窿(a)和榆科顶穹窿(b)的面理极点投影

Fig.3.14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s of polar to foliation for(a)Tangezhuang and(b)Yukeding dome structures respectively

褶皱构造大部分表现为同斜、钩状等不规则露头规模片内无根小褶皱,常集中出现构成褶皱群落,主要褶皱群落出现区包括:招远-车元口地区和栖霞大柳行地区。实践证明,前人基于泛“胶东群”(包括了栖霞片麻岩套)所建立的“栖霞复背斜”是不存在的,所谓“复背斜”是由构造片麻岩带、片麻岩穹窿构造和褶皱构造相互叠加造成的假象。

构造变形可划分为三个变形幕,第一幕是在胶东岩群、栖霞片麻岩套形成后,在地壳伸展体制下发生了强烈的横向构造置换,使原本块状构造的花岗质岩石被改造成各向异性的条带状构造片麻岩,在变形强烈的地段伴有岩石的重熔现象,从矿物组合特征分析,这是一期中深层次高角闪岩相条件下的韧性变形,以长石类、石英发生了强烈的塑性拉伸,各种形态的片内无根褶皱、拉伸线理、糜棱面理等具透入性的构造共生组合为主要特征;第二幕变形是在栖霞片麻岩被改造成具有面状构造的地质体后,在南北向挤压应力场作用下,条带状构造片麻岩在空间上形成了一系列轴向东西的背、向形构造及宏观上的东西向的基底构造线,构成了栖霞地区太古宙岩系的基本构造格局;第三幕变形是在东西向的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一个向北凸出的弧形构造,这一弧形的西翼在莱州的神堂一带,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东翼在栖霞以东的大柳家、唐家泊地区,其转折部位在招远-马连庄这一南北向区域保留着近东西向的构造线方位,这一期变形结束了太古宙的演化史,元古宙以来的多次变形对其未造成大的影响。

3.4.4 新太古代陆壳演化

新太古代是重要的地壳增生期,这期间山东的地壳演化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1)地壳拉张和洋盆形成阶段

新太古代早期地壳拉张减薄(2800~2720Ma),产生洋盆,地幔物质上涌,形成科马提岩和枕状玄武岩,使地壳横向增生。从目前零星分布的泰山岩群底部雁翎关组总体展布看,洋盆主要发育于蒙阴一带。

(2)洋盆消减及岛弧形成阶段

随着洋盆消减,发生大规模的(部分)熔融作用,大量TTG花岗岩类侵位,使地壳大幅度垂向增生。新太古代中期(2720~2560Ma),出现洋内岛弧,形成山东境内最早期的TTG花岗岩系——蒙山片麻岩套和栖霞片麻岩套。新太古代晚期(2625~2508Ma),转化为大陆岛弧,在泰山地区形成第二期TTG花岗岩系(峄山花岗岩),在沂沭断裂带和栖霞地区形成紫苏花岗岩。新太古代晚期在鲁东地块尚出现具陆缘海-浅海沉积特点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沉积(胶东岩群)。这一阶段伴随发生强烈的变质变形作用,形成了高角闪岩相变质的基底岩系——花岗-绿岩地体,完成了山东陆块基底第一次克拉通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