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的资料?

如题所述

白鹭 别名小白鹭 白鹭鸶 白翎鸶 中型涉禽 属于鹭科白鹭属 是厦门的市鸟 而且它还被称为 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 享有"环保鸟"的美誉 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鹭喜欢栖息在湖泊 沼泽地和潮湿的森林里 主要食小的鱼类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9
白鹭
白鹭属鸟类的一种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15个义项
白鹭(学名:Egretta garzetta),别名小白鹭、白鹭鸶、白翎鸶、春锄、白鸟,中型涉禽,属于鹭科白鹭属。分布于欧洲南部、日本、印度、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非洲、马达加斯加、巽他群岛、菲律宾、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甘肃、陕西、河南、四川、长江以南、山东、北京等地,一般栖息于低海拔的沼泽、稻田、湖泊或滩涂地,营巢于阔叶林或杉林的树冠处,在贵州见于海拔300~24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意大利。
中文学名
白鹭
拉丁学名
Egretta garzetta
别称
白鹭鸶、春锄、白鸟、小白鹭、白鹤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外形特征
中型涉禽,体长52~68厘米。喙、脚较长,黑色,趾黄绿色,颈甚长,全身白色。繁殖期枕部着生两根狭长而软的矛状饰羽。背和前颈亦着生长的蓑羽。
夏羽枕部着生两条狭长而软的矛状羽,状若头后的两条辫子;肩和背部着生羽枝分散的长形蓑羽,一直向后伸展至尾端;羽干基部强硬,至羽端羽枝纤细分散;前颈下部也有长的矛状饰羽,向下披至前胸。
冬羽全身亦为乳白色,但头部冠羽,肩、背和前颈的蓑羽或矛状饰羽均消失,仅个别前颈矛状饰羽还残留少许。
虹膜黄色,喙黑色,眼先裸出部分,夏季粉红色,冬季黄绿色,胫和跗蹠黑绿色,趾黄绿色,爪黑色。[1]
大小量度:体重350~540g,330~525g;体长540~624mm,535~687mm;嘴峰长72~91mm,75~86mm;翅宽260~290mm,245~273mm;尾长83~103mm,78~102mm;跗蹠长90~106mm,89~102mm。(注:雄性;雌性)[1]
栖息环境
栖息于平原、丘陵和低海拔之湖泊、溪流、水塘、鱼塘、水田、河口、水库、江河与沼泽地带。[1]
生活习性
迁徙:部分留鸟,部分迁徙。长江以北繁殖的种群多为夏候鸟,秋季迁到长江以南越冬,春季于3月中下旬迁到北部繁殖地。长江以南繁殖的种群多不迁徙,为留鸟。[1]
习性:喜集群,常呈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于水边浅水处。晚上在栖息地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白天则分散成小群活动。常一脚站立于水中,另一脚曲缩于腹下,头缩至背上呈驼背状,长时间呆立不动。行走时步履轻盈、稳健,显得从容不迫。飞行时头往回缩至肩背处,颈向下曲成袋状,两脚向后伸直,远远突出于尾后,两翅缓慢地鼓动飞翔。每日天亮后即成群由栖息地飞往觅食地,远者可达数十里,傍晚又结群飞至栖息地附近的水田和山坡小树上休息,待结成大群后再一起进入树林和竹林中。晚上成群栖息在小块密林中高大树木顶部,也常在宅旁或庭园树林与竹林内栖息,有时也同夜鹭和牛背鹭一起栖息。性较大胆,不怕人。[1]
食性:以各种小鱼、黄鳝、泥鳅、蛙、虾、水蛭、蜻蜓幼虫、蝼蛄、蟋蟀、蚂蚁、蛴螬、鞘翅目及鳞翅目幼虫、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白天觅食,晚上休息。常飞至离栖息地数里至数十里的水域岸边浅水处涉水觅食,有时亦守候在一定地方等待食物和跟随牛群活动或在附近草地上觅食,偶尔也见栖息于牛背上和啄食牛身上的寄生虫。[1]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西至四川中部峨嵋、雅安、西昌、贵州、北达陕西南部、河南南部,南至云南西双版纳、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岛和台湾,偶见于甘肃兰州、山东威海、潍坊、青岛和北京。
国外分布:分布于非洲、欧洲南部和中部,往东到土耳其斯坦、小亚细亚、伊朗、中亚和日本,往南到印度、中南半岛国家、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和南非开普省。[1]
繁殖方式
繁殖期3~7月。在进入繁殖前1个月已成对。通常结群营巢于高大的树上,甚至有多达200多对的白鹭和150对夜鹭同时在一棵大的黄桷树上营巢 。巢距地高15~20米。营巢由雌雄鸟共同进行,雌鸟留在巢边,雄鸟外出觅找巢材,运回后交雌鸟筑巢,有时亦就近强占同一树上的喜鹊巢,将巢拆掉来营建自己的巢。巢呈浅盘状,结构较简陋,由枯树枝、草茎和草叶构成,亦有在芦苇丛中地上和灌木上营巢的。每窝产卵3~6枚,通常间隔24或48小时产1枚卵。卵为卵圆形,也有呈橄榄形和长椭圆形的,灰蓝色或蓝绿色,大小为30~38毫米×42~53毫米,平均34毫米×48毫米,重25~32克,平均29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