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英国为何最终放弃舟山选择香港呢?

如题所述

1842年8月,英国侵华全权代表璞鼎查呈上来的《江宁条约》,内容涉及割让香港岛、赔款2300万、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各个方面,钦差大臣耆英看完之后表示全盘接受并签字,这让英方大喜过望,

战后,因立下的“赫赫功劳”,璞鼎查成为了大英帝国驻香港的首任总督。这一纸条约让香港与大陆分道扬镳,从此香港开始了一段迥异的历史进程,这将对整个中国都产生不大不小的影响。

为什么是香港?

如果把长城以南看作传统中华帝国的核心区,长江一线便是是帝国经济的中轴线,经历了三次人口迁移,至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已迁移到南方,而长江下游地区,更是重心的重心,精华中的精华。

在长江口南侧,有一片弧状岛屿,这便是极具经济军事价值的舟山群岛。其毗邻中国经济中心,沿长江航行可以深入四川,有广阔的经济腹地(2018年舟山港吞吐量世界前三)。且战端一开,以舟山群岛作为舰队集结地,可十分方便地北上黄海,南下南海,西进长江,东出日韩。今天我国东海舰队在舟山都设有军事基地(还有上海、福建基地),其军事上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很显然,大英帝国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早在1792年,马嘎尔尼访华期间,他便向乾隆皇帝提出,“在舟山和天津进行中英贸易,并在舟山划定岛屿,允许英商居留和存放货物”。到了1840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进一步指出,“舟山群岛的中心位置能给远征军司令部设立提供一个合适的地点”。

所以当英国国会271比262票通过对华开战的决议后,义律作为舰队司令率领40艘舰船4000余人的“东方远征军”从印度出发,他的首要目标,便是舟山,具体过程便是从南向北,封锁珠江口,占领舟山群岛,最后北上天津向大清递交通商国书。

1841年1月,义律到达珠江口后发现了拥有优良深水港的香港岛,但香港地理位置过于偏南,且此时人烟稀少,实属不毛之地,并没有太大价值,所以义律率军继续北上,攻占了觊觎已久的舟山。

在舟山,英军同时遇到了看得见的敌人和看不见敌人,一方面舟山民众激烈反抗,坚壁清野并组成民间队伍游击抗英;另一方面,英军在得不到新鲜补给的情况下,又发生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疫病流行,造成了大量非战斗减员。比如在占领定海的战斗中,英军未损一兵一卒,占领定海半年内,因疾病损失1000余人。

残酷的现实迫使英军放弃了定海,退回了香港,而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对义律放弃舟山占据香港大为恼火,决定任命璞鼎查为新全权代表,并进一步扩大战争。

1841年10月,英军再次占领定海,随后宣布定海为自由贸易港。此时英国新任外交大臣阿伯丁认为,大英帝国的利益在于通商而非割占领土,占据舟山会与大清闹僵,于通商不利,所以决定退回舟山群岛。《江宁条约》中同时载明,舟山为“抵押物”,待2300万银元赔付完毕后,才会还给大清。

英国人窝在香港岛上又实在不甘心彻底放弃舟山,最终在1846年搞出来个《退还舟山条约》。条约规定,大清收回舟山的同时承认了英帝国对舟山的保护权,不允许第三国染指,舟山群岛事实上沦为了英国的“势力范围”,这也成为了近代列强在中国疯狂瓜分势力范围的滥觞。

香港岛最终成了大英帝国不尽人意的选择,此时的香港,也远谈不上繁华二字,作为日不落帝国的一小块殖民地,在全球殖民地中并不起眼,大英帝国只是把它作为与中国做生意的工具,所以从一开始,真正决定香港命运的从来不是香港自己,而在深圳河的北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可能是因为香港是一个岛屿,他在中国的外部更加的好占领,所以英国最终放弃了舟山。
第2个回答  2020-10-16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舟山群岛变得越来越差,发展落后,所以不选。
第3个回答  2020-10-16
舟山已经成为英国人眼中的最佳选择。舟山的地位日益凸显,往来广州的英国商人和传教士,强烈建议占领舟山。
第4个回答  2020-10-16
因为相对来说,香港更加适合他们发展更加的适合他们在将来作为殖民地对中国进行更好的入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