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为何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什么说是“绝唱”?

如题所述

第一,鲁迅之所以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非是认为《史记》收集了前所未有的海量的史料,并且能够科学地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编纂。尤其是《史记》的编纂,脱离了以往史书对史料的简单罗列,而是以生动的笔触塑造出丰富的历史形象,具体地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独创性地建立了纪传体这一文学体裁,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部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史作。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一点都不为过。因为这部史作超越了前人的任何一本史作。

比如《史记》为屈原作传,作者不是简单地塑造了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见谤”的形象,而是严肃地指出:“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原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从这段文字看,《史记》不仅仅只是史料的简单记录,而是创造性地对史料进行了颇具官方色彩的评价,我们不能不为《史记》的独创而击节称好。

第二,鲁迅之所以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这无疑是在称赞《史记》在文学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具体来说,《史记》独创了以描摹人物为中心的人物传记文体,这一点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对中国传记文学写作的杰出贡献。在此之前,史家对于人物言行的记叙,由于体裁的限制而零碎分散,极不系统,很难有完整的记载。或者说有些史家把与传主无关的事迹夹杂在一起纪录,不仅材料不完整,而且头尾不相照应。还有的一些所谓的史书。取材虽多寡不同,但只为阐明作者的论点服务,目的不在于为人作传。而司马迁重视人的作用,独创性地把人作为传记的中心,而且无论是写人还是写事,都要经过审慎的选择 。这里面既饱含历史学家的科学求实精神,更浸透了文学家的惨淡经营。正是如此,《史记》所描绘的人物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

在遣词造句上,《史记》不但吸收了较多的民间语言,但又做到了俚而不俗,质朴自然。大家熟悉的《鸿门宴》在语言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刘邦的野心及流氓无赖的嘴脸,通过作者对刘邦言行的勾勒,一下子就暴露无遗。因此从文学的角度看,鲁迅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的评价一点都不过分。

以上是专家们对鲁迅评价《史记》的解析,笔者只是拾人牙慧,做了一些文字整理。功劳是别人的,我不敢称为自已的解答。只是将相关分析辑录为文,未免挂一漏万,且缺点在所难免,期待行家发表准确的意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