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残缺病句有哪些?

如题所述

缺主语的病句例子如下:

成分残缺是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致使语意表述不清楚。

缺主语:

例1: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解析:缺主语。因为“通过”是介词,与“事迹”组成介宾结构做状语。可删去“通过”,让事迹做主语。也可删去“使”字,让我作主语。

例2: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解析:“说明”缺主语。因为“从某某某中”是介词,致使主语“小事”成了介词结构的一部分,可删去“从某某某中”,使主语“小事”脱离出来。

例3:下课了,某某某在操场上玩游戏。解析:这句话缺少了“谁”这个主语部分,谁在操场上玩游戏呢?意思不明白。

例4: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解析:缺主语,在“资源”后加的意识,意识加增强。

例5: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解析:缺主语,在和谐后面加上“社会”(“构建”+“社会”)。

缺谓语:

例1:1956年修建的图书馆几乎危房。解析:缺谓语。“图书馆”是主语,“危房”是宾语,中间缺少谓语,应修改为“几乎成为危”(添加一个谓语“成为”)。

例2:我们学校书法竞赛活动。解析:“竞赛活动”+“做什么”?意思表达不完整。原因在于缺少谓语部分。

例3: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解析:“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缺宾语:

例1: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在一起玩耍、同窗共读。解析:缺少宾语。“想起”什么?缺少描写的对象,句子中没有交代出来。应该在“想起”后边加上“的情景”作宾语。

例2:《铁道游击队》描写抗日战争期间,党领导的铁道游击队坚持敌后斗争,破坏敌人交通线,沉重打击了敌人,终于取得胜利。解析:“描写”了什么?没有表述完整。缺宾语。应该在末尾加上的情景。

例3: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解析:这句话中的后部分“为我们批改……”不完整,缺少与批改这个中心词搭配的宾语,使人不明白老师为我们批改什么。

例4: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解析:萌发了什么?缺宾语,应该在末尾加“的志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