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德峨乡马弄寨:广西百色唯一的、最后的苗寨古木楼完整建筑群

如题所述

马弄寨,这座曾默默无闻的山寨,近期因广西摄影人的发掘,尤其是广西大画幅摄影人的青睐,成为了游客们心向往之的打卡热点。
我们驱车500多公里从南宁市来到这里,目的地是位于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那地村的苗族古木楼建筑群。尽管路途遥远,但所见的景象让我们觉得不虚此行。马弄寨被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的德峨镇中,是隆林各族自治县乃至整个德峨镇保存最为完整的苗寨古木楼建筑群。
遗憾的是,在近年来进行的“危改楼”以及年轻人赴广东打工赚取回乡资金所建的“洋楼”“打工楼”“广东楼”的热潮中,各种风格的“高大尚”白楼、洋楼如潮水般涌入寨中。与此同时,传统古木楼的数量在短短一年内减少了上千幢,这场变革轰轰烈烈。不到十年的光景,德峨镇及隆林各族自治县上万的苗族传统木楼消失殆尽。
马弄寨位于德峨镇南5公里处。经过几道曲折的山路,我与广西大画幅俱乐部的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寨口。寨内静谧,只见几只狗和几匹马,鲜见人踪。眼前,是用石板石条石墩砌成的屋基,一根根大柱和木枋交错支撑起全手工建造的木楼,它们在山谷中错落有致,40多幢木楼紧密地分布在谷地之中,层层叠叠,矗立在山中。
在人口稀少的寨尾,几位老人和小孩迎了出来。他们是苗寨古木楼的坚定守护者。一位老伯无奈地告诉我们:“寨子里的人大多都外出务工或搬迁,不少人还在德峨街上建了楼房居住。现在,只剩下我们几个。真是舍不得这里。如果我们走了,也许不久后,这些木楼就会被陌生人付之一炬。”
这些40多栋老房屋的屋檐柱子上都刻有精美的花纹,它们是老祖宗留给苗家后人的财产,也是苗族千年建筑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艺术瑰宝。我们一行登楼参观,在这通风凉爽的空间里,感受着木楼独特的建筑工艺。每一幢木楼都由四五十根柱子和一百多条木枋条交错搭建而成,无须一颗钉子,不使用一斤水泥,完全依靠苗族工匠的匠心独运,结合坚固的青石,木的温暖与石的冰冷相映成趣,别具一格。
据说,马弄寨苗族古木楼建筑群大多超过百年,其中最早的建于晚清,部分是民国初期建造。如今,德峨镇及其周边乡镇村屯的苗寨木楼大部分已经消失,因此,马弄苗寨的古木楼群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是德峨镇乃至隆林各族昔日生活的象征,也是国家强盛、民族进步的缩影。
据悉,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已被定位为隆林乃至百色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德峨民族风情旅游小镇的开发和旅游业正在迅速升温。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马弄寨苗族古木楼古建筑群定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我们期待,这篇文章发表后,将吸引更多旅者亲临马弄寨,体验苗家饮食,欣赏苗家山水,住宿苗家房屋,在领略苗族建筑文化的氛围中反思和观照自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