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忘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何解?出自何处?

是这个“忘”字吗?

不是 是 失望的望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是王安石《登飞来峰》里的诗句。楼主是否引错?

一个人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此诗表现了王安石高瞻远瞩的胆识和气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28
登飞来峰
作者 王安石
内容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说明 这是一首借景言志的好诗。站得高就不怕浮云遮眼,就能看得远。表现了诗人高瞻(zhān)远瞩(zhǔ)、胸怀宽广、不怕困难的豪迈(mài)气概和坚强意志。
注释 ①、飞来峰:今浙江杭州西北灵隐寺有飞来峰,相传东晋时印度和尚慧理曾说,次山很像印度的灵鹫(jiù)山,“不知何时飞来”,因以得名。
②、千寻:寻是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③、闻说:听说。鸡鸣(míng):鸡叫,指天快亮的时候。见日升: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
④、不畏(wèi):不害怕。遮(zhē)望眼:挡住眼睛的视线。
⑤、自缘(yuán):当然是因为。身:指自身、自己。最高层:指塔的顶层。

古人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第2个回答  2008-11-28
语出王安石《登飞来峰》。
我们语文书上是这样的: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
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第3个回答  2008-11-28
语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原句应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大意是:不怕漂浮的云朵遮住远眺的双眼,是因为我站得更高。含义是:人生要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摒弃眼前的各种尘嚣干扰。
第4个回答  2021-02-18

古诗赏析:宋·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