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究竟是“服章”还是“章服”?
《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此中为 “章服”
《左传注疏》“卷五十六 定公十年,尽十五年”中,作者[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此中为“服章”

是“服章”。这是“华夏”一词的一种说法来源。主要描述了古时候的服装,很美,艳丽。有礼仪之大,描述了对我国古时候的文明与尊敬。

它源自《左传注疏》,作者为杜预、孔颖达。对于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学者都在为其写注释,在《左传注疏》“卷五十六 定公十年,尽十五年”中,作者[疏]:“裔不”至“乱华”。正义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莱是东夷,其地又远,“裔不谋夏”,言诸夏近而莱地远;“夷不乱华”,言莱是夷而鲁是华。二句其旨大同,各令文相对耳。

扩展资料

汉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  。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 ,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你好,请看我的回答:

《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尤其是最后一句,颇为震耳发聩.那么,它出自何处呢?首先,《左传·定公十年》中并没有直接提到这句话,里面提到的是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并没有直接解释何谓“华夏”。其次,《尚书正义》也没有对《左传·定公十年》做评价。那么,这段文字是杜撰出来的吗?当然也不是,它源自《左传注疏》,作者为杜预、孔颖达。

对于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学者都在为其写注释,在《左传注疏》“卷五十六 定公十年,尽十五年”中,作者[疏]:“裔不”至“乱华”。正义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莱是东夷,其地又远,“裔不谋夏”,言诸夏近而莱地远;“夷不乱华”,言莱是夷而鲁是华。二句其旨大同,各令文相对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1-27
是章服、谢谢。
第3个回答  2019-03-20

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带你领略汉服之美!

第4个回答  2018-11-14
你好有你想要的,免费的,有,。看我简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