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社会性发展,将幼儿的游戏划分为哪四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一是独自游戏阶段;二是平行游戏阶段;三是联合游戏阶段;四是合作游戏阶段。

特点

1、独自游戏阶段

独自游戏一般出现在出生后头两年内。儿童摆弄的客体可能反映了客体的功能及社会用途,也可能使客体的外形、位置及其性质等发生变化。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以客体为对象的游戏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复杂。儿童不仅关心引起客体变化的行为,而且对客体本身也发生兴趣,动作的灵巧性与精确性也不断加强,逐渐能将自我与客体区分开来,以至产生好奇心和探究行为。

2、平行游戏阶段

在平行游戏中,儿童玩的玩具与周围儿童的玩具相同或相仿,儿童之间相互靠近,能意识到别人的存在,相互之间有眼光接触,也会看别人怎么操作,甚至模仿别人,但彼此都无意影响或参与到对方的活动之中。既没有合作的行为,也没有共同的目的。反映了2~3岁儿童游戏的社会性交往状况。

3、联合游戏阶段

儿童行为的社会性仅仅是同伴交往关系,而不是游戏合作关系。儿童相互之间可能交换材料,或进行语言沟通,提供和接受彼此的玩具,对他人的活动表示赞赏或否定,甚至攻击。这种游戏从表面上看,儿童之间产生了相互联系,而实际上在涉及到游戏本身的内容时,他们之间却没有共同的意愿,儿童不会使自己个人的兴趣服从小组的兴趣,每个人仍然是以自己的兴趣来游戏的。

4、合作游戏阶段

游戏者之间有分工、协作,有领头者,也有随从者。这种游戏具有组织意味,有明显的集体意识,有共同遵守的规则。这种游戏离不开相互的配合,一般要到3岁以上才会产生,5~6岁得到发展,反映了儿童社会性发展日渐成熟的趋势。

扩展资料

游戏对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价值

1、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在游戏情境中,儿童需要与同伴进行交流、沟通、协商、选择、决策,需要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以便适应集体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学会了一系列交往策略,掌握了交往技巧,并以遵守游戏规则开始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

2、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道德感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

儿童在游戏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处理游戏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逐渐形成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 此外,在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中,儿童通过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逐渐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行为是被排斥的。当游戏活动遇到困难时,儿童会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努力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从而起到磨炼意志的作用。

3、游戏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创造性与社会竞争力。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并和同伴一起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在游戏中最大限度地展示着自己的创造性,并使这种创造性不断提高,甚至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