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素质教育倡导多年,为何大部分学校还停留在书本教育?

如题所述

中国,大部分学校存在于农村。中国幅员辽阔,并且许多地方素质教育并没有跟上。虽然中国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很长时间,但是学我国的学校大多数存在于我国的乡村地区,乡村地区教材资源,设施资源以及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所以还停留在书本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对于乡村来说比较困难。

中国的思想就是要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就是做人是在学校里面完成的,社会实践则是在社会上完成的。中国家长的保护意识太强烈,对于孩子过分溺爱。试想一下,有几个父母愿意让孩子去社会上去实践的呢?其实在近几年来中国的教育是已经有所改变一些,也逐渐的出现家长的眼界也逐渐放宽,放高,重视素质的情况并不是不能出现。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不仅仅是国家或者是教育部的事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近年来,国家的相关部门要提倡教育改革,尤其是在2004年,在高中实施了学分制教学模式,给了学生自主学习,自由选课的权利,并且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学科,比如劳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

中小学教师素养不足也是造成素质教育没有得到推广的一个重大原因。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课程结构经滞后的这一点,对教师的观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仍然满足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没有意识到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而我们的教育现实中往往重此轻彼出现这种教育模式,所以要把德育放到所有教育的最前方,才能更好的推动素质教育的进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3
主要是大部分学校为了升学率考虑,特别是中学。因为涉及到中考,高考,而这些考试主要通过笔试来进行,书本教育更现实。
第2个回答  2020-07-03
大部分学生停留在书本教育,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教育是老师用的方法。学生们也自然这样了,他们无法改变。
第3个回答  2020-07-03
这是由于我国的考试制度决定的,因为学生毕竟要参加高考,中考,那么离开书本是行不通的,只是国家一直在努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