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称读书人家为“书香门第”,有什么典故?

如题所述

古代的读书人家会被称为“书香门第”,这是因为古代的书籍都是纸质的,放久了书容易被虫子咬坏,为了保存书籍,古人们就用书本里面放一些香草,这样书本上面就会留下香草的味道,读书人家的书籍比较多,古人又重视门第观念,所以就称读书人家为书香门第。

知识改变命运,从古代开始,人们就重视读书,还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很多人一生当中都在读书。一些家境贫寒的人通过刻苦读书,在科举考试中考中,他们就可以做上一官半职,他们家族在当地就会有相当高的地位。这些人读书出身,他们也很重视子女的教育,所以他们往往又会购买很多书籍给自己的子女阅读,然后下一代再经过科举做官,这样代代传承,这样的家庭就是书香门第。

在古代,书香门第是很受尊重的,书香门第的女子也特别受到当时人的喜欢。因为,书香门第家的女子受到家风的影响,比较有涵养,她们安静有礼貌,也懂得为人处世。所以,一般书香门第的女子是不愁嫁不出去的。

封建社会结束之后,人们受到新文化的影响,人们的门第观念没有那么重了,书香门第的说法也比较少提及。个人认为,可以把书香门第好的家风给传承下来,我们从小就要教育子女多读书,并以身作则去读书,给孩子打造好的读书环境,做好榜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我不知道什么典故但是应该都是家里里面的书特别多吧因为毕竟是读书人所以就成为书香门第
第2个回答  2019-10-31
因为在古代读书的人家里面都会有很多书籍,书籍里面专门放了香草,为了防止蚊虫破坏。
第3个回答  2019-10-31
因为那时候读书人家里的书,为了防止绯被虫子破坏,会在里面放一些香草。所以才会有这种说法。
第4个回答  2019-10-31
古代人为了保护书籍,防止书籍被处理,而会在书里放一些香草,所以也就有了书香门第这个说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