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法律制定后与宪法有冲突,将是一种什么形式?

如题所述

法律的制定应该在宪法的指导和规范下进行,并需要经过全国人大的审议和批准才可制定。。在我国不会出现其他法律制定后与宪法有冲突的现象。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5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如: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⑴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⑵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第2个回答  2019-12-25
如果某一法律的个别条款的表述与宪法的表述有出入,应与宪法为准,该法律应该进行修订,不允许违背宪法的原则。如果宪法的个别条款表述确有瑕疵,宪法应该进行修正。宪法,是最高级别的上位法,某一法律是下位法,下位法必须服从上位法。
第3个回答  2019-12-25
先法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蕞高的效力,其他法律、法规不得与其冲突。有冲突的,冲突部分无效,应予以修改或撤销。
《立法法》 第九十六条 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机关依照本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
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第4个回答  2019-12-25
那么这个法律无效,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宪法是制定法律和完善法律体系的根本依据,任何立法活动都应当遵循宪法的要求,在宪法范围内进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