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如题所述

万里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扩展资料:

一、修筑长城的军事意义:

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二、长城对古代农业社会的影响:

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平安定的保障。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统治者凭借长城,多次击退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为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相对利平的生产环境,也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

三、长城对民族经济贸易的影响:

长城是长城内外各民族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阵地,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四、长城对当今旅游的影响:

今天,在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里,长城早已生去了它本来的军事意义,成为人们凭古吊今和欣赏自然风光的旅游胜地。座座雄关险隘,建筑雄奇壮美,古韵犹存,地势危峻险要,风光秀丽,在祖国的大地上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9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6700公里。长城最早建于公元前7世纪的战国时期。是各诸侯国为了相互防御,抵御北方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入侵而修建的。
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抵御外敌入侵,将北方各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后来的汉唐宋时期,国家多次修建长城。到了明代,大规模修建长城,将以前的土墙改为砖石结构,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
扩展信息:
长城全部由整齐巨大的砖石砌成,底部为条形石台,顶部为砖墙和马道,墙内侧为碎石和黄土,墙顶地面为方砖,内侧为空间墙,外侧为垛墙。婴儿床墙上有婴儿床,下面有射击孔。堡垒和城市平台建在山脊高处的危险地方。
高大的城台,又叫敌台,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平台,下层空房子,用来存放物资。紧急情况下,可以在平台上点篝火,传递军情。低城台叫墙台,是用来存放物资的。在冷兵器时代,长城对于提高守军的战斗力,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具有重要意义。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636afc379310a559d06578ba74543a9822610a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