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201×年3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2日,收到投资者追加投资1 000 000元,存入?

某企业201×年3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2日,收到投资者追加投资1 000 000元,存入银行。

(2)3日,购入甲材料50吨,买价5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 500元,款项通过银行付讫,材料已验收入库。

某企业201×年3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2日,收到投资者追加投资1 000 000元,存入银行。

(2)3日,购入甲材料50吨,买价5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 500元,款项通过银行付讫,材料已验收入库。
(3)5日,通过银行向A公司支付所欠材料款400 000元。

(4)8日,仓库发出甲材料,其中生产A产品耗用甲材料45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甲材料20 000元,车间一般耗用甲材料5 000元,专设销售机构耗用甲材料2 000元。

(5)12日,采购员王明预借差旅费1 0000元,以现金付讫。

(6)13日,购入生产用不需要安装的甲设备一台,买价100 000元,运费5 000元,增值税17 550,开出一张面值为122 550元的商业汇票支付上述款项。

(7)18日,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5 000元。

(8)20日,向华兴公司销售产品500件,售价20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34 000元,货款尚未收到。

(9)21日,以银行存款支付当月水电费4 000元,其中车间水电费3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水电费1 000元。

(10)30日,计算本月的应付职工薪酬,其中,生产A产品工人职工薪酬为28 000元,车间一般管理人员职工薪酬4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薪酬8 000元。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1)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实收资本 1000000 (2) 借:原材料(甲材料)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3) 借:应付账款(A公司) 400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0 (4)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拓展资料:
1、经济业务(Economic matter)又称会计事项 :是指在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或业务执行过程中发生的,能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分为对外经济业务和内部经济业务两类。对外经济业务是指企业与其他企业或单位发生交易行为而产生的经济事项.比如,向投资者筹集资金、向供货方购货、向银行归还借款、向购货方销货等.
2、对内经济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成本、费用的耗用,以及因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调整而产生的经济事项.比如,生产经营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机器设备的折旧、工资的分配及收入与费用的结转等。对外经济业务是指企业与其他企业或单位发生交易行为而产生的经济事项.比如,向投资者筹集资金、向供货方购货、向银行归还借款、向购货方销货等。
3、对内经济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成本、费用的耗用,以及因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调整而产生的经济事项.比如,生产经营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机器设备的折旧、工资的分配及收入与费用的结转等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例如:A公司将B公司的长期借款转对B公司的投资。不论企业的经济业务多么复杂,都可归纳成上述九类经济业务中的一种,而且,其增减变动规律是:经济业务总是引起 同类(资产类或权益类)项目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不同类(资产类和权益类)项目同增同减,增减金额相等。无论哪一类型,都不影响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7
存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实收资本 1000000
(2) 借:原材料(甲材料)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3) 借:应付账款(A公司) 400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0
(4)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A产品) 45000
管理费用 20000
制造费用 5000
销售费用 2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72000

(5) 借:其他应收款(王明) 10000
贷:库存现金 10000
(6) 借:固定资产 10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550
贷:应付票据 122550

(7) 借:销售费用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8) 借:应收账款(华兴公司) 234000
贷:营业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这里还应该有个结转营业成本的凭证,借营业成本,贷库存商品,题目未给出资料)

(9) 借:制造费用 3000
管理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10)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A产品) 2800
制造费用 4000
管理费用 8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0000

扩展资料:

经济业务类型(共计四类九种):
第一类业务:某个会计要素内部两个项目一增一减。包括三种情况: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2)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3)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第二类业务: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的个要素项目同时增加。包括两种情况:
(1)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增加;
(2)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第三类业务: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减少。包括两种情况:
(1)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减少;
(2)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第四类业务:会计等式右边的两个要素项目一增一减。包括两种情况:
(1)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2)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参考资料

经济业务(Economic matter)又称会计事项 :是指在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或业务执行过程中发生的,能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事项。
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分为对外经济业务和内部经济业务两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经济业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28
(1)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实收资本 1000000
(2) 借:原材料(甲材料)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3) 借:应付账款(A公司) 400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0
(4)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A产品) 45000
管理费用 20000
制造费用 5000
销售费用 2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72000
(5) 借:其他应收款(王明) 10000
贷:库存现金 10000
(6) 借:固定资产 10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550
贷:应付票据 122550
(7) 借:销售费用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8) 借:应收账款(华兴公司) 234000
贷:营业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这里还应该有个结转营业成本的凭证,借营业成本,贷库存商品,题目未给出资料)
(9) 借:制造费用 3000
管理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10)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A产品) 2800
制造费用 4000
管理费用 8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000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