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淘宝购物有些商家要先付原价,收到货再退差价?

如题所述

现在淘宝商家对淘宝店铺的管理很严。商家在网上挂出的销售价格,一般情况是不允许更改的。特别是一些天猫店。那么这个差价,就只能在你签收商品之后,再由客服退还给你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5
作者 | 珍珍
出品 |虎嗅大商业组
今年双11的购物周期由一波变为两波,长周期加上各种优惠促销,令消费者买买买的心抑制不住,什么打工人、尾款人统统抛在脑后,清空购物车就在弹指一挥间。
而在消费者狂欢过后,另一边的玩家们也是硕果累累。
截止11月11日当天,双11主流平台天猫累计成交额达到4982亿元,京东累计成交额达2715亿元。苏宁双11开场19分钟成交额破50亿元,抖音支付口径成交额破187亿元,快手10月21日至11月8日Top20快手主播累计销售额达84.4亿元。
其实近几年的双11购物,消费者已经变得相对理性。多年前(2013年)有个新闻报道:双11,有某一消费者因为守凌晨抢自己想买的东西,抢到心脏病犯了,最后还没买到。可想而知,这是多么疯狂的心态。
现在的交易额之所以高,并不是因为消费者购物不理性,而是在于:一方面在商品端,消费品类扩充、商品更加丰富,选择性多;另一方面消费渠道与全民直播、短视频等阵容相融合,形式多样,可匹配不同人群购物渠道;再者,在消费者端,消费市场下沉,激发了更多四五线城市、乡村地区的消费者,以及新一代00后参与进来,天猫称今年双11新增用户8亿人。
本周正处于双11尾声期,剁手党们的快递已基本收完,但收到快递的心情并没有欢呼雀跃,或者小确幸,也没有出现“花钱一时爽,事后‘火葬场’”的情况。
今年的双11,消费者购物体验到底如何?虎嗅随机采访了5位消费者,一位海归、一位在职妈妈、三位打工人,我们可以从这些个体的体验中,一窥今年双十一的面孔。
但从他们身上,我没看到双11的影子,反而看到了“凡尔赛体、被动啃老、秀恩爱、高工资……
算不上富二代,我双11被动啃老
96年|海归| 分析员
我觉得双11力度跟美国黑五还是差很多,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双11很多都是价格提高了,到最后才给你打折,再送你点东西。但黑五是真的很便宜。
像COACH、Kate spade、MK(MICHAEL KORS)这个三个轻奢,黑五拿100刀就能买到,平常要3-400刀,当然它不是所有款都打折,可能是一些没有那么流行的款,它最流行的商品打不到折。
美国的网购没有中国这么普及,黑五基本上都是去参加线下,去奥特莱斯,然后在那排队等着。不过,排队的情况也要分地区,我当时在华盛顿旁边的一个州,排队情况还好。我是大晚上去奥特莱斯买东西,人多也需要排队,但相比于纽约,我这边排队就还好,纽约那边人特别多。
我没有在双11买东西,我就是想买就买了,没有说等到双11买,我也不知道双11这几天有没有折扣。我真的觉得凑满减之类的太麻烦,也没去付定金再去付尾款。
我觉得我算不上富二代,但是对于这个优惠的钱,我还是没那么在乎。
双11对我来说可能最多是一个单身节日,就是突然到了冬天需要衣服所以就去下单。包括618等,我真的买东西都不看这些节日,觉得没必要,大家都是扎堆买东西等快递,我会错开这些节日,在中间买。
今年买了大概20件商品,瞬间花呗就没了,花了4-5000元。然后在苹果官网全款买了个iPhone PRO Max。这些加一起总共花了近15000吧。我不知道今年双11分为两波,我是在1-11号期间买的。
买完这些,我就很快乐,等待快递的感觉就很快乐,毕竟我有1万多的赞助。
我爸给的。当然我是极力反对,但是他说你要是不要,回家我给你现金,就一定让我要,没办法,只能要,最后还挺好。因为我爸给了我15000元,我花10000元买个手机,剩下的钱,还会使我这个月的生活质量变高,就无缘无故又多了5000元。
我不想啃老,是被动啃老。像之前旅游、买手机的钱都是我爸给的,没办法。但我是要自力更生的,不像那些富二代们,我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是被强迫啃老。
我的消费理念就是:开心就好,想买就买。大不了每个月不攒钱,我已经连续三个月月光族了。
房子卖了,趁年轻我们要及时行乐
90年|在职妈妈| 研究员
双11我买了快40件商品,共花了1.5万元左右,有扫拖一体机、蒸锅、iPhone 12、婴儿推车、座椅、奶粉、15件衣服……,应该是2万多,我说这个月怎么没攒钱。
几十件商品中,我买的最多的是母婴产品。以前给自己买东西会犹犹豫豫,但给宝宝买东西从来不犹豫,而且只买贵的和好的,不考虑价格,也不怕浪费精力。当然,不考虑价格不是说一股脑儿的买买买,我也会货比3家,看性价比。
其实以前受家庭环境影响,我是一个特别节约的人,认识我老公后,我在金钱观和消费观上改变很大。他是一个特别独立、有想法、崇尚自由的人,不计较金钱,这对我影响很大。过去,他在金钱上是付出型,我在精神上是付出型。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相互影响,我们基本都属于金钱和精神完全付出型了。
我和我老公是校园爱情,大一认识的,刚开始在一块我感觉很累,因为消费与生活理念不同。现在我们已经在一起10年,我们就特别崇尚活得潇洒一点,不被传统观念束缚。
像我老公给我买的iPhone 12,其实我不知道多少钱,我问我老公,他说6700元,我没有概念。还有我老公买的扫拖一体机,虽说2000多贵了些,但可以避免家务摩擦。
现在都是手机直接支付,花钱没有感觉,一查花呗心里就特别难受、捶胸顿足,我们为什么花这么多?但这对我们不会产生影响。
花钱稍微狠一些,其实也没什么。我们房子卖了,没有贷款,就无所谓了,心里没有负担。我老公天天说,“有时候,花点小钱能够提高幸福指数,现在不做,往后就没机会做了”。所以就及时行乐,趁我们现在还年轻、压力没那么大的时候。
我双12还有计划。
618,说实话,京东我很少光顾,3C我不怎么买。我一般对物流有需求时会在京东下单。
工资高了,我想得到的多了
94年|不是单身狗| 公关
我在11月1-3日,这三天就把我需要的东西都买完了,共买12件商品,花了6000多元。
最贵的是纪梵希散粉400多元,最便宜的是30多块钱买的几双袜子。这次我主要买的是化妆品和衣服,化妆品占大头。我不知道怎么花的6000元?给我爸、对象,我都买了……,我在自己身上花了4000多元。
在双11我有三件商品付了定金,雪花秀气垫、科颜氏精华、斯凯奇鞋子,其中雪花秀是我小姐妹推荐的,说是薇娅直播推荐,我看打折力度大才去买的,我没看她的直播。我不喜欢看直播,从来不看。
其实我往年没有像今年这样的消费力度,可能是工资多了,想得到的多了。钱多了就是不一样。当然年龄也越来越大了,就是要对自己好点儿,取悦自己,买些好东西。
去年可能我买的东西稍微平价了些,今年拿到这些高档化妆品的心情就是香,我感觉我的脸都容光焕发,皮肤都特别嫩嫩细细的,高档化妆品,与之前买的平价化妆品相比,就是好用。
去年我花了2000多块,因为去年工资低。
其实花6000多元已经超出我的预算了。我双11之前给自己规划的预算是4500元,现在超支了,11月接下来的日子,我必须要省吃俭用。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都不会再购物了。双12,我不看不买。这个冬天我不能再剁手了,化妆品也够用到明年。
这次我购物没有遇到什么奇葩的事,就退了一件上衣外套,我吃胖了,衣服太小。
我买东西没有什么购物省钱小秘诀,像什么养猫,我就是凑个热闹,并没激烈地去玩,就是纯靠凑单。
今年双11,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规则相比往年变简单了,而且双11变两波,虽然我不看直播,但隐约感觉比去年直播力度大,今年好像全民都在直播。
我不喜欢看直播也是有原因的,看直播就要剁手,便宜、赠品多,优惠力度特别大。
如果有钱,我也不会理性
93年|健身达人|河南信阳市某县某小学语文老师
就2000元左右,我这不算多,我女朋友他们都是买七八千、八九千,他们囤货特别多。
像我,作为男生,没那么多需求,我都是先买需求品。11月1-3号,我已经把我需要的所有东西买完了,有鞋子、电动牙刷、零食等,加在一起10多件。
电商购物对我最大的困扰就是买衣服,我淘宝买衣服找到合适的太难了,活动力度挺大,价格很香,但就买回来不合适、不好看,不像商铺的图片那样。鞋子还好,我买鞋子很顺手,今年买了2双鞋子,预售时我就付了定金。
1号那天我没有守凌晨,因为尾款并没有局限在某一时间段,我就在1号当天支付的尾款,令我惊讶的是,第二天的2号上午10点,鞋子就到了。
我就好奇,怎么会那么快,查看了一下物流信息发现:原来他是提前已经做好准备了。这件商品10月26号就已经从北京发货投递,在10月28号到达我所在的县,然后一直等到我付尾款,他才发货。
后来想想,毕竟像这些品牌的商品,它需求量大,双11需求肯定全赶到一起。不难理解,提前预售的好处。商家提前做预售,定金不退,其实就相当于给这件商品保本的,我即便不要或者退货,他来回的邮费也是够的。
此外我还发现,2017年以后退货的速度变得快了,之前一牵扯到退货就挺麻烦的。17年我买衣服退货,和商家商量后,他就退款,然后极速到账,之后我再把衣服退回去。
花2000多元对我的生活造不成什么影响,虽然工资不高。
我不是月光族型的,我有需求才会买,也不会去囤货。而且作为一个男生,我没有那么多零碎的东西需要买,女生群体可能会囤化妆品、洗脸巾,还有一些日常用品,我不需要。
我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其实主要是没钱,如果有钱,我也不会理性。
我比较倾向于双11买东西,活动力度大,铺垫周期多且长,双12我感觉是后来趁热度蹭上来的。但双12我也会买,想买袜子。
穷逼过双11,我可以不花钱买东西
97年|省钱达人|北京某公司小员工
我从10月20日预售开始,买了40-50件商品,这些商品的价格不高,最多的是衣服,也给我家猫买了一些东西。这里面最贵的是一个水乳约500元左右,最便宜的是不花钱。这次共花了2000多元,我是一个穷逼。
不花钱?
真的是不花钱!我有一个省钱小妙招,就是先前加了一些抢购群、免单群,在这些群里,双11期间,每天福利都不一样,东西非常便宜,我就花0.9元抢了一份冷面,还免费抢到足贴。那个群,我已经拉了好多朋友进去。
而且我还在苏宁易购里领了两个10元券,一分钱买了5瓶可乐,一分钱买了一提纸。
还有一种“隐藏优惠券”,它可以返利或者直接发优惠券,最多的一单可以返现3-4块钱。这个我平时用,上个月返了我100多元。外卖也可以,我前天买了一份黄焖鸡20元,有一个15元优惠券,最后只花5元。返钱,一个两个商品,返钱可能不多,但长期下来也不少钱。
我618期间没买过东西,618我感觉像是硬加上去的一个年中大促,很没有意义,他就是想让你买东西,他加了这个。还有好多乱七八糟的APP。
之前淘宝双11,好多人都认为他们提前把价格提高了,然后又减下来,但今年双11他们有一个规定:价格不能超过下半年的价格,如果超过给你补差价。这个话比较令人信服。
我买东西比较注重:是否需要,是否自己用过。如果这个东西我不需要,再便宜我也不会买,除非它真的不要钱。如果需要,那就看价格实惠程度,如果是我用过的产品,价格真的很便宜,我不怎么缺,我可以囤货。
还有猫粮,便宜老多了,原价差不多二百六七,双11满减加折扣,我160买下,比平时便宜小100元。
现在快递快收完了,目前就退了一件黑色外套,质量不好。
我觉得我的生活质量没有下降。基本上我会规划每个月的支出,比如我在这方面花得多,我其它方面就会花少点。
这次双11我做了提前规划,从10月底开始。双11我花了2000多元,其实是分散到2个月,10月和11月,平均下来,每个月1000多元。
整体来说,这次双11体验挺好。不过,双12我不会再买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