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好一篇关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作文

如题所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谢正义市长给张辛梓同学的信》有感
  读了谢正义市长给张辛梓同学的信,我觉得市长说得对,说得好.因为连大名鼎鼎的陶行知也曾说过:“要‘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读了这封信,知道了张辛梓同学,我自愧不如.就拿市长对我们提的三条建议来说吧,第一条:既要学会学习,也要学会思考.我读书时囫囵吞枣,从不留心好词好句,只觉得故事情节有趣,时常逗得我笑得前仰后俯.合上书后,故事里讲了什么,甚至主人公的名字我却记不清.第二条:既要注重功课学习,又要注意一些技能的培养.我在课外,除了游戏这门“技术”能达到“优秀”之外,其他如家务等我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每周的值日,我都是极不情愿地,总是嘟囔着什么“其实可以不拖地”的话,发着牢骚,拖拖拉拉地胡乱拖一通完成“任务”.在家里,我更是一样家务都不做,倒垃圾、洗碗这些事从来不沾边.妈妈批评我时,我还振振有词说这是在雇用童工,实在不行就胡搅蛮缠.现在想起来,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我的过错.第三条:既要重视诵读国学经典,也要重视speak aloud外文名篇.这一点我更没做到.一有空,我不是读背英语,而是迫不及待地跑去上网,而且还以阿Q的精神安慰自己:反正我以后有可能不去外国留学,不需要懂得太多.再说了即使去留学,到那时有现成的语言环境,还愁学不好英文?
  张辛梓同学的优秀让我看到自身的不足,市长的这封信点燃了我的斗志,信里市长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帮助我明确了学习目标.我要把这封信钉在墙上,让它时时提醒我,要向张辛梓同学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05
 每次在读到这句话时,都忍不住会自动翻译作“读史不读经则罔,读经不读史则殆”.
  我不愿意把读书的事别做一格,不赞同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我觉得这样说的人真是太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了.前文中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的“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表现出了一种通达.读书是认识世界或者说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方法,就和通过感官来认识是一样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而在于取得了什么样的认识.
  <世说新语>里自新篇第二讲戴渊与陆机的事.戴渊做强盗,率领一帮少年刚好抢到陆机头上,陆机却一眼看中戴渊是个将才.戴渊当时的表现是“据胡床指挥左右,皆得其宜”.这种才能可以由读书得到,也可由实践得到.如果陆机拘泥,就要再详察一下戴渊的背景,是兵书娴熟,还是经验丰富呢?历来读书人与不怎么读书的人互相瞧不起就是被这种拘泥所害,读书人嫌弃别人不知书,不怎么读书的人嫌弃书呆子没有实际经验.陆机却是个很通达的人,当时就对戴渊说:“卿才如此,亦复做劫邪?”充满赞叹.这样的陆机与子夏是相通的,他对戴渊的看法是“不论戴渊有没有像世俗所认为的那样‘学’过,他都认为戴渊已经‘学’了.”
  似乎有些扯远了,我希望做到的是不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不读书的人也可“谓之学矣”,而这一条中与思相对的学,也未必非要是实践,笃行,习其事之类的行动.读正史是一种很好的学,读<论语>则是孔子引领之下的思.
  然后说一点个人的体验吧.
  我以前读<史记>,总觉得读不下去,尤其读到某些议论,觉得很迷茫.有两方人马相互争论时,更是觉得很疑惑,因为听来两方都很有道理.于是痛感读<论语>一类书的重要性,不读经而只读史,如同在迷宫中盲目打转,走得再勤劳,也走不出去.
  近来读<论语>,有时十分烦燥,一是觉得自己表达不出,一是觉得缺乏事实来与之印证.这样又痛感读正史的重要性.
  说到读经与读史,我觉得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有一个很好的既渊博又敏锐的老师来指点.老师会在讲经时,引史为证;讲史时,以经正义.
  这样的老师如可得,我愿意让他从天上掉下来,狠狠砸痛我的脑袋.如其不可得,也要时时警惕自己,把经史参差交替着读,不可偏废.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