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在黄梅戏发展史上是什么地位?

如题所述

在黄梅戏发展史上,有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这就是严凤英和马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黄梅戏迎来了百年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厥功至伟。

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是黄梅戏发展的第二个辉煌时期,是马兰把黄梅戏艺术推向了巅峰状态。马兰是继严凤英之后,第二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群体中标志性艺术家,是唯一代表黄梅戏最高水平的人物,是黄梅戏一座永恒的丰碑,没有第二个演员的表演能达到她那种艺术境界,她的艺术水平和人品堪称一代大师。这就是马兰在黄梅戏发展史上的地位。

马兰在海内外华人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她的表演,品味高雅而又充满生命力,在人物性格塑造、内心刻划、舞台节奏和演唱厚度上广受好评,被学术界公认为“国内把传统艺术和现代精神结合得最好的极少数表演艺术家之一”。因艺术成就卓越,她相继在“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和“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荣夺“十佳演员”之首,赢得了“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飞天奖”的优秀女主角奖,“金鹰奖”的最佳女主角奖,全国电视“十佳”演员以及海外“金猴奖”,“亚洲最杰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等最高的奖励,她在全国艺术领域因此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为黄梅戏的振兴、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做出了卓越贡献。

马兰在演艺生涯中,凭借她的综合素质使黄梅戏变得典雅、大气。无论是《女驸马》、《小辞店》这样的老戏,还是《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红楼梦》这样的新编剧,统统都打上了“马兰特质”。马兰在舞台上的存在感是极强的,她就是戏中魂。一些了解并研究马兰的专家认为,马兰在舞台上的所有表演、对人物的刻画,不仅丝丝入扣、细腻传神,而且一直自然地诠释着典雅大气。马兰音域宽,唱法灵巧多变,唱腔朴实清丽,动之以情,不尚华丽与雕琢,自然洒脱圆润。因而马兰戏路广,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光彩照人的成功角色,这些角色若失去其所蕴含的“马兰特质”,将黯然失色。她的唱腔纯朴,洒脱,不事雕琢,有种返璞归真的朴拙;她的表演入情入理,细腻传神,有种玲珑剔透的灵性。看马兰的黄梅戏如同欣赏一幅气韵流动的书法作品,单看局部,或巧或拙,不尽相同;感受全局,浓淡疏密,和谐统一。可以说,马兰的黄梅戏达到了一个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超越的高点。

有评论家指,马兰的艺术有七大特点。第一,作品成名早。三十岁前就有不少知名作品,而且是成名作品数量多,这在黄梅戏女演员中绝无第二人。《梁祝》(马黄版)一举成名,应该是她23岁左右的作品,那时她正是朝气蓬勃,激情四射。第二,嗓音一绝。嗓音是女演员中最好的,穿透力最强,具有千里传音的效果,已经超过严凤英。第三,说功一绝。与严凤英并列第一。第四,细腻一绝。与严凤英并列第一。第五,震撼力一绝。《梁祝》(马兰吴凤花版,下称马吴版,2000年澳门回归一周年演出)选段《十八相送》,是黄梅戏中最有震撼力的作品,也是最有激情的作品。第六,沉淀美一绝。这种黄梅戏作品很少,达不到一定年龄和艺术升华,是不会出现这种作品的,《梁祝》(马吴版)是她舞台生涯中最具沉淀美的一个作品。第七,融入度一绝。完全融入到剧情中,达到忘我的程度,演啥都最像,唯马兰一人。该评论家还称,《梁祝》是黄梅戏作品中的精典,因为马兰的表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没发现第二个演员能达到这种意境,艺术感染力明显已经超过严凤英和吴琼,该部作品演技一绝。这个评价应该是客观且符合实际的。

马兰过早离开舞台,对黄梅戏的影响是巨大的,黄梅戏自马兰离开之后明显地衰落了,这正好从反面证明了马兰在黄梅戏舞台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马兰是黄梅戏发展史上的第二个唯一代表黄梅戏最高艺术水平的人物。有人推断,再出现第二个马兰,可能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马兰让黄梅戏再次走上辉煌的顶峰,在这个过程中,她自己也成为了一座高峰。历史应该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黄梅戏大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4
马兰,她是恨铁不成钢。嫁给余秋雨,要是生了一儿半女倒也罢了,却这样离开了舞台太可惜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