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产业的现状如何?

中国的稀土产业被亲日的汉奸控制,超低价卖给日本,是否确有其事?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特点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稀土资源,中国的稀土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现状

不同地区分布的稀土资源类型所有差异,我国轻稀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其中内蒙古包头生产基地生产稀土占比约58%;离子型中重稀土则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广东和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尤其是在南岭地区分布可观的离子吸附型中稀土、重稀土矿,易采、易提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

整体来看,内蒙古包头生产基地稀土生产及储量最丰富。

包头白云鄂博地区稀土资源占中国稀土资源比重高达83%;其次为山东微山地区,该地区稀土资源占全国稀土资源比重的8%;其余地区,如四川凉山、南方七省区也有少量稀土资源分布。

其中离子型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福建、广西和湖南地区。其中,江西离子型稀土资源占比最大。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开发利用现状

中国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地区,目前白云鄂博地区的稀土储量1亿吨,居世界第一。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稀土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22
我国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稀土产业成绩令人瞩目。然而,我国稀土产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绝大多数稀土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经济效益下滑,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一些新上马的稀土企业,其发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以高能耗、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据资料显示,由于多年来超市场需求的大量盲目开采,造成稀土市场严重供过于求。个体矿点乱采滥挖屡禁不止,弃贫采富、用土压矿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资源开采的回收率低,国营矿山一般在60%,个体矿山仅达到40%。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稀土市场每年需求折合成100%稀土氧化物约8万吨,而目前我国稀土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8万吨,实际生产量超过10万吨,有80%以上的过剩量。
中国稀土学会考察团在调查南方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时发现,由于南方稀土矿含量特别低,多是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几,因此提取稀土时用的土地量非常多,翻过来倒过去,象是搞“翻山运动”。
据测算,每生产1吨南方稀土离子矿,产生尾矿2000到3000吨,年产1000吨稀土原料的矿山,尾矿超过20到30万吨,占地约20多亩。采矿点的不断增加,遇到雨水,造成水土大面积流失。据报道,江西稀土矿的开采冶炼使赣南地区约有1500万亩土地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4000多万立方米尾沙废土未得到妥善处理,水土流失严重;赣江水系河床升高,据有关部门报告,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鄱阳湖湖底每年升高15厘米,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四川矿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稀土“热”时,县、乡、村、个体和私营业主纷纷开矿。包头的白云鄂博矿也不例外,由于该矿是以轻稀土和铁混合的共生矿,包头钢铁�集团 公司每年从铁矿石中分离出的稀土矿高达四五十万吨,国内企业和出口合计需求只有十几万吨,每年三四十万吨的剩余原料堆积如山,加上一些私营矿点象打〃游击战〃一样乱采滥挖,造成包头大量的稀土资源闲置,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报载,1998年,包头市5家稀土冶炼厂使该市2万多头只牲畜受污染生病,草场受污染面积达658平方公里。由于稀土原料的供过于求,造成我国稀土冶炼分离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低水平重复建设增长过快,加剧了市场供需失衡,企业间的不规范竞争、竞争降价、压价倾销现象十分突出。一些企业为了保护市场或抢占市场的一席之地,不惜血本地牺牲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有的甚至慷国家之慨,进行自相残杀。目前,不少稀土产品价格已接近成本,有些产品开始亏本倾销,赢利产品已是屈指可数。如此自相残杀的结果,只能是企业受害,国家受损。20世纪90年代初“稀土热”的深刻教训,相信稀土界同行们还记忆犹新。首先是矿山资源的浪费。当时南方矿山一些采矿点置国家有关的稀土开发、开采的规定而不顾,使经多年整顿保留的近100多个生产矿点,一夜之间增加了400多个,到1996年底,这些矿山由于效益不好绝大部分都关闭了,仅矿山建设一项损失就达上亿元。稀土资源的损失以多开采1万吨离子氧化物资源损失量约为5万吨计算,实际资源损失量达2~3万吨,当以10亿元计,而这些资源损失是无法再回收和再利用的。其次是稀土分离厂重复建设使供求关系失去平衡,造成许多厂建成又关闭,这项损失估计在3亿元以上。再次是低价竞销的“内耗战”愈演愈烈,致使产品价格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甚至亏本的境地,最明显的是氧化钇、氧化铕等中重稀土产品下降了2~3倍,其他稀土产品也下降了20~50%,仅此一项损失至少在3亿美元。最后是企业亏损造成的巨额损失估计也达亿元以上。以上这些恶性循环竞争已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稀土市场秩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26
国内稀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0年,中国稀土市场规模达到了195.44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15.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1.94%。

从产品类型及技术方面来看,稀土的主要包括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和稀土金属。稀土氧化物是最主要的产品类型,2020年产值占比为48.45%。

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主要是冶金,稀土永磁材料,催化材料,储氢材料和其他。其中稀土永磁材料是最主要的应用。2020年产品占比为31.76%。

随着我国打击非法稀土生产令国内产量下降,近年来我国进口稀土占国内需求比重呈上升态势。2020年进口量为6.96万吨,预计2021年进口量将升至7.21万吨,同比上升3.59%。在出口数量方面,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稀土出口数量达到2.75万吨,2020年出口量为5.62万吨,预计2021年出口量将增至5.84,增长率为3.91%。

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打击非法无证开采,2001年由工信部牵头制定了稀土大集团组建方案,形成了“5+1"南北六大稀土格局。其中的"“1"是指北方稀土,整合内蒙古、甘肃的稀土资源和企业。而“5"则是指中国铝业、厦门钨业、中国五矿、广东稀土和南方稀土,整合是江西、湖南、广东、福建、云南、广西、江苏、山东、四川等地的稀土资源和企业。

以上内容节选自《恒州博智信息咨询 | 稀土市场分析报告》,详细内容请联系发布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25

中国稀土产业发展,为何停滞不前?原因很简单

第4个回答  2012-11-20
没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