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则汶川地震中感人的小英雄故事

力求简短!!

在大灾难突然降临的那一刻,爱,迸发出了最动人的力量――亲人之间,生死相依;朋友之间,相互激励;陌生人也挽起手臂。这些故事,让我们落泪,也让我们坚强。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们,只要我们咬牙挺住,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希望,就在前方。
去世前,她给孩子留下短信
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4个小时,他用双手刨出同学
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崇州市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的身上。这位13岁的小姑娘醒来后,模糊中看到缝隙外边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此时,一个声音唤醒了她,是同学马健。“我哭着对他说,马健你别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的,你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住。’”
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小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
面对巨大的灾难,埋在废墟下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同时,也在用勇气和坚毅,传递着生的信心。
山上山下,他们相互牵挂

大地震袭来时,重庆市55名游人正行进在距汶川50多公里处。“快往公路边的平坝跑……”导游刘晓容和余九冬声嘶力竭地喊着,在两名女孩子的指挥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坝上。岷江对面的山,轰隆隆地垮下来,烟尘、沙石扑面而来,前后的路都已坍塌。
自救,势在必行。入夜,几十人相互扶持着挤在一座小山顶的小块平地上,两位导游和驾驶员留在山下守望。山上、山下的人,都在相互牵挂。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在倾盆大雨中,这支特殊的队伍互相扶持着,绕过断裂的公路,奔过800米摇摇欲塌的隧道,躲过一次次余震,走走停停5个多小时后,终于见到了救援者。
一个个救援,自救,互救的动人故事,像擂鼓敲击着心房;那废墟中闪烁着的人性光辉,向世界展示着我们民族无与伦比的坚韧和顽强。
人民教师苟晓超: “我恐怕不行了,快救学生”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楼教室里。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几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学们,赶快跑!”几乎同时,他冲到阳台上,大声呼叫其他班的老师和学生。
大部分学生从午睡之中被突然惊醒后,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晓超一边喊“快跑,危险,快,快……”,一边迅速抱起一名学生往楼下冲。到了楼下,来不及喘一口气,立即返身冲上三楼。他又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去……
当他再一次冲到三楼,再一次抱起两名学生,再一次向楼下冲去时,顶楼轰然倒塌。被苟晓超抱下楼去的学生得救了。然而,苟晓超被垮塌的混凝土和砖块砸断双腿,胸部也受到了重伤,倒在血泊之中……
学校其他教师和村民立即实施救援。看到有人准备搬自己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苟晓超断断续续地说:“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学生。”他艰难地用手指着顶楼说:“上面……还有学生……还有……”
苟晓超今年5月2日刚刚结婚,5月12日回到学校上课。当日下午,苟晓超所在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洪口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苟晓超又被紧急转往县医院。因伤势过重,苟晓超在半途中轻轻地闭上了双眼。

面对残酷的灾难,谁不牵挂自己家人的安危?谁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站在自己的面前?然这位白衣天使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爱。对她自己的孩子来说,她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但她却是那46位已出生或将要出生的孩子最伟大的母亲,她的大爱感天动地。

动人的故事汇成河,流淌在中华儿女的心窝。这些感动,延续着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坚定着灾区人民的信心,激励着救灾将士的斗志;这些感动,是我们共渡难关的共鸣,是我们重建家园的心声。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更加有力;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的心贴得更紧

场突袭巴蜀的7.8级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这些天,我们无不为抗灾一线奋不顾身的干部群众子弟兵所感动,我们无不为来自四面八方的踊跃捐助而欣慰,我们无不为深处困境积极自救互助的灾区人民所震撼。在强震中,灾区人民虽然有失去家园、亲人的痛苦和泪水,但他们更有与无情天灾抗衡拼搏、与苦难同胞共度难关的坚毅和真情。在我们向灾区人民表达关切慰问、行使救援义举时,让我们向灾区人民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所谓震灾无情人有情,5?12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人民身体力行涌现出的一幕幕镜头,让我们深受感动,充满敬意,热泪盈眶。

——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5月12日的成都之夜却是个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夜晚。街面上十分安静,没有人大声喧哗,更没有人吵闹。当晚深夜,前来武侯区林荫街献血屋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我们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路通了,党和政府各种救灾物资才能到来。”元茨头村,是甘肃重灾区文县境内受破坏最严重的村庄之一。震灾后,村民相互帮助搭起各种临时避难棚;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10多岁的孩子,都扛着铁锹镢头到村口抢修山路。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我还是会在政府的帮助下自救,开展生产。”13日中午,面对被巨石砸烂、房顶坍塌的民房,水富县复兴村村民老杨如是说。水富县是云南省受震灾最为严重的县城,乡村道路路基塌方、墙体断裂、涵洞受损、泥石流频发。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灾区人民临危不乱、平稳有序、从容乐观的精神状态,也看到了他们积极主动自救抗灾、为国分忧为政府解难的拼搏热情。灾难并不可怕,怕的是沉浸于丧亲之痛难以自拔,怕的是饱受苦难之后无法振作,怕的是迷茫于惊吓之中慌乱以对。面对严重的灾情,灾区人民没有被吓跨倒下,没有失去美好的信念,他们正擦干泪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明天。中华民族自强不惜、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升华,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向这些纯朴、勤劳、勇敢的灾区人民表达敬意呢?

——“以后你要好好报答你爸爸哦,没有他你可能就完了。”12日晚10时左右,都江堰聚源中学学生王克出现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王克父亲当日不顾自己安危,双腿跪地,经过4小时的努力,用双手狠命地从夷为平地的教学楼里挖出了儿子。

——“我不行了,你快离开这里!照顾好孩子,好好生活下去。”“老公,不要放弃,马上就会有人来救你!”13日上午,都江堰金凤乡政府家属区里,朱芙蓉流着泪朝废墟里呼喊,鼓励丈夫谭刚义坚持下去。地震发生20小时后,谭刚义被武警官兵从废墟中刨了出来。

——“我们会不会死?”“不会。”“我们要尽量活下去。肯定有人来救我们的。”12日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中的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一班学生黄月,在黑暗中拉住了同学张杨的手,互相鼓励,两只手紧握在一起,直到下午6点左右被救出来。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让我们深深体会了灾区人民身边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温暖和巨大力量,因为有“情”,我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因为有“情”,我们真心依靠,共度难关;因为有“情”,我们互相勉励,生死相连。毫无华丽辞藻的话语,毫无惊天动地的壮举,一个“情”字却让我们潸然泪下,让我们由衷地敬佩众多灾区人民展现出的人性光辉。“不抛弃、不放弃”,这句曾在热播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被亿万中国人熟知的经典语录,我们在此刻是否有更深的体会和感触呢?

——“我意识到可能是地震,准备出门看看。”12日下午,家住重庆合川南津街书园的21岁木工刘世伟,在地震发生的七、八分钟之内,主动将楼内近10名退休老职工背下楼逃生。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13日22时12分,四川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的遗体从废墟中扒出来,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

——“病人在,我们在!”12日下午2时36分左右,第一波震感过去,川大华西医院第一住院部11楼重症监护室(ICU)病房恢复安宁,该科30多名护士、10多名医生立下誓言。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则让我们看到了灾区内邻里、师生、医患之间关系的和谐,没有邻里间的小肚鸡肠,有的是尊老爱老救人危难的热心扶助;没有对无良师德的拷问,有的是大爱无声的永恒记忆;没有医患关系的紧张,有的是以病患安危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强震突袭,灾区人民用行动让和谐的真谛更加完美真实,用行动让善良品德和职业操守熠熠生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患难之中见真情的和谐,有什么理由不为灾区人民危难之中显现出的人格魅力而倾倒呢?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类似的镜头还有很多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众多的灾区人民正在用自己的真情实举,书写一部展现中华民族人性光芒、与灾害斗争的抗争史。“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温总理在都江堰灾区现场的话语,依旧回荡在我们耳边。让我们真诚地为灾区人民祈祷,向灾区人民致敬!

诗人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只不过是一个为生计而忙碌的小民,没有诗人那种伟大的境界,但这几天,一股莫名的情绪在我心里流动,令我不自觉地惦念着那片天空,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5月12日,一个令所有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苍天无情,成千上万人再也仰望不到当晚的星空,明日的太阳。看到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间消失,看到幸存者失去亲人后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一股热泪冲破自己尘封已久的眼睛,夺眶而出。在残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风中摇摆的芦苇,是如此的脆弱。对同胞灾难中的感同身受,让所有感性的中国人掉下了哀伤的眼泪。

“他们的灾难,是为而你发生。”这句哲人说的话,在安定年代人们或许未能深明其中真义,但在多灾多难之秋,隐晦在深处的人性光辉便会骤然闪耀,指引着人们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举国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在全国民众身上凝聚,我们看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在全国民众心里蔓延。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其他杂音,只有逝者默念,为伤者祈祷,为生者祝福的声音;这个时候,神州大地处处都在重复着同一种动作,传递着同一种心声,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受难同胞献上一点爱心。而在灾区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的细节,更是让我淆然泪下,这一次是因感动而流泪。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在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救援人员发现一位教师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在他身下的是四名还活着学生,望着已经遇难的教师而哭泣。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位老师的名字——谭千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谭老师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塌下的天花板,把生命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他心中的爱,正如他的名字那样,千秋流淌。

在绵阳的一个援救现场,一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战士们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几乎等于送死。但几个战士还是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被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一个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这样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在那片神伤的天空中吹奏出一曲曲感人的乐章,而在同一片天空下,神州大地上全国民众守望相助的悲悯情怀、以及传递着温暖的行动,同样令人触动。灾难后,我们看到平时锱铢必较的出租车司机们,放下手中生意,自发地奔赴灾区帮助救灾;我们看到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工来到献血屋前排队,“抗震救灾人人有责,没有钱就‘出点血’。”;甚至以拾垃圾为生的老婆婆都要为灾区捐上自己辛苦赚来的一元几角钱……谁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减弱,谁说我们的国民意志力薄弱,看看温总理那悲切而坚定的脸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充满温情而又坚毅性格的最好体现。有了这种性格,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灾难不能战胜的呢?

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如我们栖居的地球那样,表面坚冷,内心炙热。发生在灾难背后的一幕幕温情故事,告诫着我,不要再为自己的冷漠,找个“世界冷漠”的理由;不要再让自己的麻木,找个“生活奔波”的理由。因为这个世上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就像太阳,不管晴天雨天,都会从东方升起。我们唯一要做的,是拨开天空的乌云,把阳光当成温暖我们每一颗心灵的永恒力量。让隐晦在深处的人性光辉尽情闪耀吧!无论是安定年代,还是灾难年代
昨日中午,平武县南坝镇。天气越来越阴沉,驻豫空降兵某团政治处主任刘猛和70名官兵正赶着为灾民搭设帐篷,“一定要在大雨之前把帐篷搭好”。时间已经过了12点,刘猛指示战士们赶快吃点干粮,这时,感人的一幕出现了。
5位村民和两个孩子手里端着碗来到队伍前。“解放军同志,喝米汤喽!歇歇吧,刚熬好的,趁热喝!这里还有我们腌的咸菜!”一个孩子对着战士们喊。
战士们心里知道,由于交通不便,灾区人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一碗碗冒着热气的米汤端到战士面前,没有一个人喝。“大嫂,我们吃过了,米汤你们喝吧!”一名战士说。村民们一再相劝,但战士们执意不肯接碗。这时,一位头缠绷带的老大爷端着碗径直走到刘猛面前,双腿一弯就要跪下,刘猛和几名战士急忙把老人扶住。老人说:“要是没有你们,我这把老骨头早就埋在石头下面烂了,同志,他们听你的,你就先喝一口吧!”
在场的战士扭过头不忍看下去,眼泪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
“好,喝!”刘猛端起老人手中的碗,轻轻地抿了一口,然后传给了值班排长,排长喝了一口,又把碗递给一名战士。碗在战士们手中传递着,如同传递着灾区人民对解放军滚烫的感恩之心。
3个小时之后,帐篷全部搭设完毕,这支队伍集合之后悄悄地撤走了。战士们瘪瘪的挎包在腰间随风飘动,里面的干粮却不知去向。
下午5点,当群众搬进帐篷后发现,地上整整齐齐地放着榨菜、火腿肠、方便面等食物。(黄普磊王涛)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志愿者纷纷奔赴四川各地。截至昨日下午5时多,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的数字,仅绵阳市团市委在该市火炬广场设立的接待点,就已经接纳来自全国各地的22000多名志愿者,并为他们安排了工作。这其中,有一名特殊的志愿者,叫RainBow。
我只想帮助中国人
昨日中午,在绵阳市的15路公交车上,一个在火车站上车的老外吸引了全车人的注意,他的手里举着一张纸牌,上面用中文写着“绵阳 北川 汶川 青川”。
一路上,他的嘴里一直不停地嘟囔着“北川”这两个字。乘客和司机用好奇的目光盯着他,大部分人都意识到他可能要去上述地点,但在座的大部分并不懂英文的人都不具备足够的勇气站起来面对这个老外。
魏凤灵和崔稀雅操着蹩脚的英语上前,小心翼翼地和这个老外对话,这个老外中文仅会说“你好”“谢谢兄弟”。艰难交流中,她们终于明白这个叫RainBow的澳大利亚人,是想到汶川灾区去帮忙,“我只想帮助中国人!”
喝酸辣汤吃馒头
前往北川的道路已经封锁了,RainBow要求深入一线灾区的要求没有得到允许,他显得很失望。但他的情绪并未低落,在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所在的火炬广场,他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并被安排在广场对面的一个仓库里搬运抗震物资。团市委的工作人员临时在志愿者队伍中为他找了一名翻译。
仅仅半天时间,这名淳朴而又乐天的澳洲人就与现场所有志愿者打成了一片,他会对每个人友好微笑。语言,并不能成为互助的障碍,这个身材高大、粗手大脚的澳洲人,用自己的行动和体力证明了自己对灾民的感情。
我们到达仓库的时候是傍晚6时左右,所有的志愿者都停下手中的活在吃饭。RainBow端着一只汤碗,斜坐在草地上,吃一口馒头,喝一口酸辣汤,没有辣出一滴汗,让我们感到惊奇。翻译告诉我们,RainBow在澳大利亚是个厨师,并且是个很少下厨的主厨,类似于中国企业的高管。在澳洲,他不止一次吃过中餐,对中国的辣椒并不陌生。
干活卖力反感拍照
他穿着深蓝色的牛仔布衣裤,脚上蹬着一双在北方城市都很少见的旧式黑布鞋,头上裹着一块紫色的头巾,长长的黄褐色的胡子用橡皮筋扎在下巴下。
听说我们是来采访的,RainBow拒绝了。他通过翻译告诉我们,他不接受任何商业形式的采访和拍照,“但坐下来聊天可以。”现场一些略懂英文的志愿者也告诉我们,RainBow比较反感拍照。而对于他来说,当志愿者就是来干活的,“少说话,多做事。”在很多志愿者眼中,仅仅干了一个中午搬运的RainBow比很多人都卖力,“他和我们一起搬矿泉水、扛大米,你丝毫看不出他是一个与(地震)这件事毫不相干的外国人。”
时报特派记者 胡非非
人物档案
RainBow
澳大利亚主厨。
此前,他在北京和上海度假。地震后在绵阳火炬广场报名成了志愿者,被安排在广场对面的仓库里搬运抗震物资。
“我只想帮助中国人!
我不接受任何商业形式的采访和拍照,但坐下来聊天可以。
当志愿者就是来干活的,少说话,多做事。
北方网消息 5月22日,记者同天津市支援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队员医大二院骨科医生景成伟、李立军电话联系后得知,由于地震局预报将有强余震,目前病人和大夫都住在帐篷里,每个帐篷5、6个病人,手术暂时无法进行。
医大二院护士王莉、杨丽娜看护的病区中,有位名叫白乐潇的12岁女孩。地震发生时,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门卡住,为了让后面的同学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断了。同学得救了,她却从此失去了一条手臂。刚入院时,小乐潇因为疼痛和惊吓,情绪很不稳定,为了安慰这个小病人,王莉和杨丽娜一有时间就来到她的病床前和她聊天,尽量减少地震在她心中留下的阴影。现在,小姑娘已经和她俩成为了好朋友,非常信任这两位从天津来的大姐姐。
由景成伟和李立军医治过的胫骨开放性骨折的12岁男孩,目前情况比较平稳,孩子一家四口除了在外打工的父亲以外其他人都受了伤。伤口的疼痛,再加上在地震中受到惊吓,孩子不时哭闹,为了减轻孩子的痛苦,每次李立军和景成伟给孩子换药时都尽量轻柔,并不时地安慰孩子,鼓励他战胜伤痛。景成伟负责的一名4岁小女孩,右股骨干骨折,因暂时无法手术需要牵引。没有牵引床,景成伟就用绷带,砖头等自制简易的牵引床。孩子在地震时受到严重惊吓,为了减轻孩子的痛苦,景成伟想尽办法随时调整位置,使她更舒服些。
你就当我是你儿子吧!我才二十多岁,我还不想死,还有那么多人被埋在下面,您跟我走吧!——刘子军
昨日下午,刚从灾区救灾归来的成都消防一中队战士刘子军,正在中队整理工具。这个“有点笨”的战士13日在都江堰的废墟上,跪在摇摇欲坠的高空危楼20分钟,劝出了因地震而精神失常的被困太婆。
报告:废墟中7楼发现生还者
5月13日下午3点多,都江堰市太平街242号马尔康林业局宿舍。
负责在3幢废墟里搜救的刘子军和战友,已在市内各救援现场奋战了18个小时。
这时,一个群众心急火燎地赶来,“2号楼7楼还有一个婆婆困在里面。”现场很危急:被困太婆所在大楼位于一片完全垮塌的废墟中央,二楼已塌陷,楼梯间还压着一具尸体;3楼至7楼严重倾斜,在余震中剧烈地抖落着飞石,随时可能发生二次垮塌……“怎么办?云梯车发挥不了作用,毁损的建筑结构也不适宜攀爬救人……”指挥员郭俊峰着急地望着战士们。“让我上!”刘子军站了出来。
救援:吊车搭起营救“天梯”
“送人上去救援!”指挥员郭俊峰突然作出大胆决定:起用200吨重型吊车实施救援,通过吊车吊臂将救援人员送入救援楼层。刘子军和另一名救援人员龚敏站上了一块悬在吊臂下、只有0.7平方米大的钢板上,在余震和细雨摇摆中颤巍巍地被吊上了7楼。“这是我的家,我不要你们救,快滚!”也许遭到过度惊吓,房内的61岁太婆已有些精神失常。刘子军决定悬空割断防护栏强行进入房间救人,在不时袭来的余震和风雨中,悬吊的钢丝晃来晃去,平时灵巧的切割工具此时变得异常笨重。
刘子军努力在悬摆的高空控制着重心,当7根防护栏终于被割断,刘子军跳入房间时,他惊出一身冷汗:房间客厅已被震出一个大窟窿,天花板不停地向下掉,太婆把自己反锁在卧室里,死活不愿出来。
下跪:你就当我是你儿子吧
刘子军小心翼翼地绕过大窟窿转到卧室门口,不断和老人交流,但固执的老太太始终认为破门而入的刘子军是坏人,不停地骂骂咧咧。卧室门被强行打开的一瞬,刘子军眼睛湿润了:老太太头部和腿上都受了伤,右脸红肿着,在房间里蹿来蹿来,“不要管我,没有地震。这是我的家,我要等我儿子回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又是几秒强余震,房间角落开始哗哗地落着灰渣。刘子军走到老人身边,忍不住哭了,“婆婆,这里危险,求求你跟我走吧。”“不,你又不是我儿子,喊他来求我我才走。”固执的婆婆并不配合。“扑通”,刘子军重重地跪了下来,脆弱的地板轻轻晃动着,老太太怔住了。从来没有哭过的刘子军此时已泣不成声,“婆婆,我不能扔下你不管,就当我是你儿子吧,”“我才20多岁,我还不想死,还有那么多人被埋在下面,等着我们去救。”
一秒、二秒……危险越来越逼近,刘子军跪在危房里不动。在20多分钟的僵持里,刘子军的脸上、手臂多处被老人抓伤。刘子军趁机把老人固定好,与龚敏一起将其抬到钢板上。
在高空降落的过程中,惊醒的老人再次不停挣扎。三个人在空中不断摇晃,细细的钢丝颤巍巍的。刘子军死死地抱住老人,不断在她耳边小声安慰着,好几次都险些被挣扎的婆婆掀下来。5月13日下午5点,他们终于将该婆婆从20多米的高空救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3
谭千秋老师在地震时,为了保护四个学生,用身体做了一道“防护墙”,他这种对学生的无私大爱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一天,他跟平常一样,早早的起来,准时到学校,跟平时一样,出现在讲台上,就着粉笔在黑板上发起熟悉的声音开开始了跟平常一样的生活,只是,当他发现课桌在摇晃的时候,大声的要同学们赶快跑出去,不要拿任何东西跑出去,只是,那致命的几秒中,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要坍塌的瞬间,他让离他最近的四个同学,藏在桌子底下,然后,卧在桌子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保护孩子们的性命,当救援人员找到他们时,四个孩子平安无事,只是,谭老师的后脑,因为被巨大的石块砸中,整个已经凹下去而死去了......
这是一个伟大的老师,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
每一次看到这段故事,总是要泪波满面
四川地震让亿万人揪心,也让华夏儿女心手相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