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习地方政府学这门学科的总结

求学习<地方政府学>这门学科后的总结,例如写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之类的.
是学习总结不是考试题目哦

1.中西地方政府的差异。
2.中国地方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作用。
3.中国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4.如何以“善政”推进地方“善治”。
5.司法权力地方化的表现及其形成的内在原因。
6.地方政府间的整合与竞争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7.地方政府与地方社会的经济关系。
8.如何对地方公务员进行有效培训以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9.中国地方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10.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国内环境。

《地方政府学》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 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指由中央政府依法设置的,治理国家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的政府。地方政府通常由权力机关和权力执行机关组成,不包括设置在同一地域内的军事机关和司法机关。
2. 国家:由一定地域、人口和统治权构成的政治共同体,它的核心和实质是政治统治权。
3. 氏族:是指在原始社会时期,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一种组织形式。
4. 政府: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为了行使国家权力,履行国家职能,由专门从事治理活动的人和机构组成的制度化的政治组织。
5. 地方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行政关系作出的制度安排,它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定了地方政府在国家政治制度中的法律地位,以及它同中央政府的关系。
6. 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地方政府。不存在地方权力机关,只存在上级政府下级的执行机关。
7. 自治体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是由一定地域居民,为在其居住区域管理本地地方公共事务,依照国家法律组成的地方自治社团的政府。
8. 民主集中体地方政府:又称“混合体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的、代表当地居民意愿的代议机构并由代议机构选出执行机关和行政机关,与此同时,地方行政机关是中央和上级行政机关在当地的代表,是它们的下级机关。
9. 混合体地方政府:同上
10. 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是多民族单一制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的特殊性地方政府。其目的是为了有效落实国家的民族政策。
11. 城镇型地方政府:是基于城镇地区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城镇地区专门设置的一种地方政府。
12. 特殊型地方政府:是指出于特殊的政治需要或者为行政管理需要而设的地方政府。
13. 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由各地方政府单位之间,通过各种关系而形成的纵向的上下体系。
二、简答
1 关于地方政府的不同理解
《不列颠百科全书》把政府分为三层:国家政府、区域政府、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指“本地的政府”、“当地的政府;
《美国政府与政治》认为地方政府是州的下属政府
我国认为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各个层级的政府都是“地方政府”
2 地方政府的界定
地方政府事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第一,地方政府事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第二,地方政府事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者部分地域某些社会 事务的政府单位;第三,地方政府是指一个政府单位。
3 地方政府的基本特性(参见课本P8~10)
4.地方政府的作用(参见课本P11~13)
5.地方政府学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开展地方政府研究,根本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效益的地方政府。就当代中国而言:认识和了解地方政府及其活动的特点,探索其活动规律性,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地方政府体制改革,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从当代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中国国情,通过对古今中外地方政府的比较研究,在寻求地方政府发展中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认识地方政府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不同国家地方政府的异同、特点和优点,从而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可供选择的模式;通过地方政府学的学习和研究,提高地方政府各级工作人员在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水平,使之能够更为自觉地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从而提高地方政府的整体活动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效益,推动地方政府的改革,使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地方政府研究的内容
地方政府原理研究;地方政府的外部环境;地方政府的内部环境;地方政府的活动。
7.地方政府类型划分的依据
根据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中所居的位置,地方政府可分为基层地方政府、最高层地方政府和中间层地方政府三类;依据地方政府在行政的功能,地方政府可分为一般型地方政府和特殊型地方政府;依据政治体制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将地方政府分为行政体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和混和体地方政府
8.国家本质
国家的本质是指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凭借强制性力量实现其政治统治,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阶级的统治是国家的本质。
9.国家的组织形式
国家的组织形式即围绕国家权力体系结构横向分配而形成的国家组织体制,是围绕国家权力的安排形成的,权力的横向配置与组合在国家层面上形成不同的国家机关,确定了相互的关系与运作规范。
10.传统国家的特点(参见课本P26)
11.近现代国家的特点(参见课本P31)
12.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优缺点
基本特征是:地方政府是中央和上级政府的下级行政机关,不存在代表当地公民利益和意愿的代议机关。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所属官员,由中央或上级制度任命,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表。它依据中央政府的意志,秉承中央政府的命令,在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指挥下,在当地执行中央和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维护中央政府的统治。地方政府本身无独立的人格。
行政体地方政府的优点是:全国有一个整齐划一的行政制度,有助于提高和增进国家的统一性和政治统治;地方事务由中央政府的代表主持,全国不至于出现畸轻畸重现象,发展较为均衡;政令统一出于中央,以同一方式施行于全国,事易成,且较简便;中央能够从全国整体出发来规划国家的政策、计划、不致困于狭隘的地方偏见,能够有利地克服地方主义
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弊病:广大居民被排除在地方政府之外,既不能参与管理,也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从根本上不符合政治民主原则;各地的情况有差异,能施行于一地的政策,不一定适合另一地;中央与地方相隔较远,层次越低距离越远,难以周知各地地方官吏的情况,容易受到地方蒙蔽;地方正常积极性无从发挥。
13.自治体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优缺点(参见课本P48)
14.民主集中体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优缺点(参见课本P49~50)
就是指混合体地方政府
15.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参见课本P52)
三、论述题
1.试述如何理解“地方政府”这一概念(要点)
《不列颠百科全书》把政府分为三层:国家政府、区域政府、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指“本地的政府”、“当地的政府;
《美国政府与政治》认为地方政府是州的下属政府
我国认为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各个层级的政府都是“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事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第一,地方政府事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第二,地方政府事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者部分地域某些社会 事务的政府单位;第三,地方政府是指一个政府单位。
2.近现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演变(参见课本P36~41)
要点:
帝制时期到解放前,中国的地方支付一直是行政体地方政府;
人民政府委员会时期,地方各级建立人民政府委员会,实行高度集权体制;
人民委员会时期,地方各级设置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人民委员会作为其执行机关,也是上级人民委员会的下级机关;
革命委员会时期,各级革命委员会是集党、政、军各种权力于一体的唯一的地方权力机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政府为混合体地方政府,各级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

《地方政府学》第二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 权力:是主体基于对特定资源的支配而使客体服从并使客体的不服从丧失正当性的一种作用力。
2. 权限:是指主体行使权力的范围。
3. “议行合一”体制:在议决权和执行权的配置上,或者议决权和执行权由同一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或者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及由其产生并对其负责的执行机关分别行使。
4. “相对议行分立”体制:选民投票产生地方议会,由议会依法选举产生一位行使执行权的地方长官。地方长官负责领导地方行政部门的工作,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议会干预,议会也无权罢免地方长官。
5. 绝对议行合一的地方政府:议决权和执行权由同一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地方政府
6. 英国的议会委员会制:这种体制的地方政府不存在单独设立的地方行政机关,也不存在专设的地方行政首长。地方行政首长的某些礼仪性的职责,由恢恢的主持人承担。议会主持人由一会选举产生,称为主席或者市长,主持议会会议,对外代表地方政府,但不得介入政党政治,不得从事地方议员的工作。
7. 美国的议会经理制:由选民选举产生议会,集体行使议决权和执行权,议会聘请以为管理专家担任经理,作为首席执行官,指挥、管理行政部门工作,行使行政权。
8. 委任制 :有任命权的机关依法委任公务人员某种职位的制度。
9. 地方政府保障社会的职能:地方政府通过对本地社会性事务方面的管理和服务,确保当地社会的稳定,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二、简答题
1. 地方政府权限的特点(参见课本P62-63)
2. 地方政府权力的内涵
地方政府在行政区域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应该如何治理本行政区域,如何实现本行政区域的治理,以及如何通过对本行政区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来完成这种治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构成了地方政府的三种权力:决议权、执行权和行政权。
3. 双轨制地方政府的主要特征(参见课本P75)
4. 中国县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分为哪几类?
(参见课本P78-79)
5. 如何理解“地方政府单位”这一概念的内涵
地方政府单位的基础事地方建制;
地方政府单位是由国家设置的;
地方政府单位必须实施对所辖地域的治理;
地方政府单位是由相应国家机关组成的整体;
6. 自治体地方政府单位的构成
绝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地方议会或委员会;
相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地方议会及由其产生并对其负责的行政机关组成;
绝对议行分立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相对独立的地方议会和地方行政机关组成;
相对议行分立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地方议会及由其产生并但相对独立的行政机关组成
7. 混合体地方政府单位构成形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参见课本P87)
8. 地方议决机关通常拥有哪些方面的权力(参见课本P92-93)
9. 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确定要遵循哪些原则?(参见课本P100)
10. 简述发达国家地方政府职能呈现的新特点(参见课本P112-115)
11. 简述地方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参见课本P117-119)
12.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见课本P119-120)
13. 从与地方居民的关系来看中国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可以分为哪些方面?(参见课本P121-123)
三、论述题
1. 试述自治体地方政府单位的构成
要点:
绝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地方议会或委员会;
相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地方议会及由其产生并对其负责的行政机关组成;
绝对议行分立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相对独立的地方议会和地方行政机关组成;
相对议行分立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地方议会及由其产生并但相对独立的行政机关组成
2. 试述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参见课本P102-103)
3. 试论地方政府职能的制约因素
从下述因素展开论述(要点):
地方政府自身的能力
地方政治制度
经济体制
社会发展水平
地方政府的辖境及其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
地方政府的财力
4. 试述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特性(参见课本P109-111)
5. 试述中国地方政府职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参见课本P124-125)

《地方政府学》第三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0. 地方政府关系:指地方政府纵向的上下关系、横向的左右关系以及与无隶属关系的不同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11. 中央集权型模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中央政府基本上垄断了所有的重要权限,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派生出来的政府体系。
12. 地方分权型模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地方政府的权力主要不是来自于中央政府的让度和授权,而主要来自于地方民众,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由地方选举产生。
13. 均衡型模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配置的适度性与选择性,即通过法律的形式对两者之间的权限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保证两者权力的有效均衡。
14. 联邦制:指以享有相对主权和完整政治实体为组成单位的国家结构形式。
15. 单一制:是以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划或自治区域为组成单位的国家结构形式。
16. 地方政府管理:地方政府中的行政机关依据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对自身事务和对辖区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法定权力,履行自己职能,进行控制和协调活动的总称。
17. 地方政府人事行政管理:地方政府为履行其公共职能、推行政务,通过特定的职能机构及相应的法规、制度、方法和手段,对其所使用的人员进行选拔、任用、培训、考核、调配、工资福利和退休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18. 单式预算:指在预算年度内,将各类财政收支的类别,通过一个统一的计划表格来加以反映和计算。
19. 复式预算:指在预算年度内,将各类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不同,分别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中加以反映和计算,通常可以将其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20. 零基预算: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新的预算年度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

二、简答题
1. 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内涵(参见教材P126)
从形式和内容来把握
2. 简述以美国和德国为典型代表的联邦分权模式的共同特点
通过法律的方式划分联邦与联邦成员权力范围;联邦与地方的纵向权力结构呈现由分权型走向协作型的趋势;联邦与地方的权力运行机制灵活;联邦和地方关系的调整呈现双重过程。
3. 简述英国现行单一分权模式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特点(参见教材P137)
4. 简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中自治权的独特性不明显的原因(参见教材P142)
5. 简述我国上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参见教材P143-144)

6. 简述我国实行“市管县”带来的问题(参见教材P145)
7. 简述地方政府内部管理所包含的内容(参见教材P155)
8. 地方政府人事行政管理的具体内容(参见教材P157)
9.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内涵
地方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辖区公民和各类团体的公共事务;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在地方上的实施;地方公共管理遵循宪政和法治原则。
10. 地方政府本地区社会事务管理的内容(参见教材P164-166)
11. 地方政府本地区社会事务管理的主要方式(参见教材P166)
12. 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参见教材P177)
13. 地方财政支出的范围(参见教材P180)
14. 简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参见教材P185-186)
三、论述题
1. 试述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所包含的内容(参见教材P139-142)
2. 试比较联邦制与单一制国家地方财政体制的异同
要点:
相同点:在中央同地方财政的关系上,中央居主导地位;地方财政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大部分;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财政调控地方财政,平衡地区差别的重要手段
不同点:与单一制国家相比,联邦制国家地方财政权力普遍较大;在协调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所采取的策略方面,联邦制国家与单一制国家各有侧重。
3. 试述我国地方税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途径(参见教材P187-188)

《地方政府学》第四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 地方选举制度:是选举地方各级代议机关组成人员和地方其他公职人员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
2. 平等选举原则: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投票权相等,“一人一票”;其次是每一票的价值相等,“一票一值”。
3. 地方自治:国家内部一定地域的人民,由于国家授权或依据国家法令,在国家监督下自行组织法人团体,用地方的人力、物力、财力自行处理自身事务的政治制度。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5. 区域:由空间和各种人文要素填充和排列组合的地理单元,其形成与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地理、历史等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一个综合演进过程。
6. 治理: 是指各公共或私人机构与个人管理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不同或有冲突的利益得以协调的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7. “保护说”地方自治理论:该学说又称为“人民自治论”,认为自治权利属于天赋,为人民固有,先于国家而存在,国家出现后,这种固有的权力已然存在,国家不但不能干涉,而且应予以保护。
8. “固有权说”地方自治理论: “固有权说”地方自治理论:该学说来源于1789年托列的“地方权”理论,认为自然人和法人一样,也享有固有的人格和权利,地方自治相对于地方团体而言,也同样是固有的前国家权利。

二、简答题
1. 地方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参见教材P195-197)
2. 地方选举制度的基本内容(参见教材P197-202)
3. 选票计算办法有哪些(参见教材P200-202)
4. 中国地方选举的基本原则(参见教材P205-207)
5. 如何理解地方自治的内涵(参见教材P210-211)
6. 简述“重塑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所涉及的内容(参见教材P231-232)
7. 简述西方国家地方行政改的共同特点(参见教材P233-234)
8. 简述区域环境对地方政府发展的影响(参见教材P240)

三、论述题
1. 试述地方自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参见教材P218-220)
2. 试述西方国家地方行政改革的内容(参见教材P229-233)
3. 试述地方政府发展的路径(参见教材P244-246)
4. 试述我国地方政府发展的动力和障碍
要点如下:
动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活动,要求地方政府在国内事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改革开房以来的社会变革,要求地方政府改变其活动内容与方式;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精神的增强,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工作效益,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要求的发个那政府行为与国际接轨
障碍:传统观念,职责笼统化,工作人员素质低下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将中国地方政府建设成为一个民主、服务、效率、法治的政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