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在古代称为什么

如题所述

1. 在古代,15岁被称为志学之年,这是根据《论语·为政》中孔子的说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来,后世因此将15岁称为志学之年。
2. 对于女子来说,15岁则被称作及笄之年,源自《礼记·内则》,指女子到了15岁便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这时会举行及笄礼,表示女子已经成年。
3. 及笄之年的称呼也反映了古代女子成年礼的重要性,及笄意味着女子可以开始盘发插簪,象征着从少女步入成年的阶段。
4. 在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特定的称谓,如襁褓指不满一周岁的婴儿,孩提指二三岁的小孩,总角指幼童,垂髫指儿童,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束发指十六岁的少年,弱冠则指二十岁的青年。
5. 这些年龄称谓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年龄的重视,也反映了不同年龄段的社会角色和责任。通过这些称谓,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期待和规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