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

如题所述

作动词 如 吾欲之南海
作代词 代他她它(们) 位于动词后 如
作助词
作定语标志 位于形容词与名词之间 翻译为的
作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作用 位于名词与动词之间 不翻译
作宾语前置标志 如 何陋之有 不翻译
作补语标志 位于再动词后,通常之后还有一小串话 翻译为得
凑足音节作用 通常位于单个字后或三个字中间 没有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11
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
2.结构助词“的”,如《幼时记趣》中的“故时有物外之趣”,译为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3.他,她,它(们),如则其善者而从之。
4.往,到....去,如《逍遥游》“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5.这、此,如《愚公移山》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6。宾语前置的标志。《陋室铭》“何陋之有”
7.我,《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8.定语后置的标志。《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9.衬音助词,调整音节,无实意。如《曹刿论战》“公将鼓之”。

打得好累啊!
第2个回答  2008-10-20
一般的规律是:
用在两个词中间的“之”是表示“的”的意思。
用在句子末尾的“之”是表示“它”、“他”的意思。
第3个回答  2020-02-02
第4个回答  2008-10-20
1 到……去
例:《汉书·高帝纪》:沛公引兵之薛。
2 第三人称代词,她、他,它(们)
例:《论语》:学而时习之
3 指示代词,这、此
例:《庄子》:之二虫又何知?
4 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诗经》:羔羊之皮
有时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庄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宾语前置标志
定语后置标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