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2西园曲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若问何以园名 “ 西园曲水 ” ? 原来 “ 西园” 二字取自 “ 古西园茶市” , “ 曲水” 二字取自《 兰亭集序》 “ 清流激湍 ,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 以形容该处地形地貌 。 

      “西园曲水”的大门在大虹桥路南侧,两侧对联:“以少胜多,瑶草琪花荣四季;即小观大,方丈蓬莱见一斑”。“西园曲水”在不大的面积上集中建造了楼、堂、亭、台、廊、榭等仿明清建筑。有妙远堂、濯清堂、薛萝水榭、浣香榭、拂柳亭、饮虹轩、修禊亭等等。

       坡阜的最 高处建有双翘 六 角亭, 亭下 块石 累累 , 古松苍 然。 人们若攀登亭中 , 全 园的景色 尽收眼底 ; 北面 瘦西 湖中 的梅 岭春 深 隐约 可 见, 南 面可览 昔 日依洪园的遗址 , 和 柳湖风 光。

       六角亭西 , 建有大厅一座 , 四面空廊 , 厅堂广阔, 中间悬着 “濯清堂 ” 三字匾额 。 “ 濯清” 二字是取自古 “ 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 , 可以灌我缨” 之句。 寓意是廉洁纯朴 , 不为所染。堂前悬联:“十分春水双檐影,百叶莲花七里香。”据《扬州画舫录·卷六》载“濯清堂联云:十分春水双檐影,百叶莲花万里香。堂前方池,广十余亩,尽种荷花。”上联出自唐代徐夤七律《门外闲田数亩长有泉源因筑直堤分为两沼》,因“筑直堤分为两沼”,故言“十分春水双檐影”,用此描摹濯清堂之景,则表明水波潋滟,叠影重重。

       六 角亭东建妙远堂三间 , 居高临下直对 水面 。“妙远堂”,面南三楹,歇山板瓦顶,堂中上悬三字堂名匾,由扬州书画家李亚如所书。外柱悬挂一副七字集句联,联云:“河边淑气迎芳草,城上春阴覆苑墙。”

        园中的长廊是环着坡阜而建的, 通过长廊把园水东一小岛 , 大不过 40 来米 , 上建歌吹阁 。阁仅 一间 , 桥长丈一许。 岛上 “ 歌 吹台” 前 的 “ 歌 吹古扬州” 为郑 板 桥 所书 , 两 边 的楹联 , — “ 诗 书敦宿好, 园林 无俗情 ” 为 八怪中的李鲜所题 。 

        园中景色最精美的为洗香榭前的池沼。 池南有堤 , 池西有埂 , 浣香榭建于池北 , 池南有拂柳亭。 四周亭阁相 映 , 绿柳如烟。

 池中建一石舫 , “翔凫”石舫原是城内魏姓盐商私家花园的旧物,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移建于此,据说是扬州园林中唯一的老石舫。游人可由甲板进入船舱, 舱内陈设典雅, 舱前雕嵌着透风花格, 舱后满雕仙鹤展翅 、 鸳鸯戏荷等图纹 , 素雅简朴。 石舫虽然不大 , 而屋面分三个不同的结构 , 门厅是采用的庞殿式的梁架 , 屋面中间的船厅结构使用的是双面重檐, 石舱顶部则使用歇山翘角 。 石舫是游人水上饮茶下棋的地方。

池书的浣香榭跨水而筑, 三面临水,榭南全为漏 空花 隔 , 室内为通块天花板 , 其上悬有书画家王板哉题书的三字名匾,两侧柱上悬挂对联一副,由扬州著名女书画家李圣和所书,联曰:“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这是一副摘句联,语出文学大家王安石六绝《题西太一宫壁》之一,全诗为:“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浣香榭”内也有一副联,与此联遥遥相应,联语云:“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这副对句摘自白居易《湖亭望水》颔联,由葛昕书。整副对联上下映衬,一动一静,韵味无穷。和风送香气,曲水奏清响,“浣香榭”用自己独特的芳馨款待着赏园人。人们休息于榭中, 不见屋 内梁柱, 面积虽然不大, 却显宽敞。 夏日室中清风徐来, 秋夜明月荡波 , 确是游人纳凉赏月佳处 。

 池南拂柳亭 , 联云:曲径通幽处(高适),垂杨拂细波(温庭筠)。北郊杨柳,至此曲尽其态矣。”这一段文字生动形象地叙写出了清代“扬州北郊二十四景”之“西园曲水”景区中的一角。不过,遗憾的是集句联上下句的作者说法有误。四面环水 , 有小桥相通。 亭为弯窿式 , 外部并不吸引人 , 然而内部结构精巧, 顶分上下四层 , 均采用四套框方形木结构 , 是扬州园林建筑中的精湛艺术。五角小亭,三面环水,亭旁垂柳,摇曳多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