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施工要点有哪些?

如题所述

筏板基础的钢筋间距不应小于150mm,宜为200~300mm,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采用双向钢筋网片配置在板的顶面和底面。

   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m时,宜沿板厚度方向间距不超过1m设置与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纵横方向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对梁板式筏基,墙柱的纵向钢筋要贯通基础梁而插入筏板中,并且应从梁上皮起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一、筏板基础混凝土温度裂缝机理分析 

(一)水泥水化放热产生的温度收缩 

水泥水化放热是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水泥水化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的断面一般较厚,热量聚集在结构物内部不易散热,混凝土会因受热而产生较大的体积膨胀。在此后的降温阶段,混凝土体积会因自身温度不断降低而逐渐收缩。此时,筏板受到地基或其他结构物件的约束,这样就会在混凝土筏板内部产生很大的温度收缩应力。一旦混凝土筏板中的温度收缩应力超过了混凝土当时龄期的拉应力强度,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贯串整个截面的裂缝,使结构的抗渗性、整体性、耐久性等性能严重降低,带来严重后果。另外,筏板基础混凝土还会因为内部散热慢而温度较高,表面部分散热快而温度低,使混凝土内部与表面之间收缩值相差过大,产生过大的表面拉应力,从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二)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 

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注温度也愈高,而外界温度下降,又增加了混凝土的降温幅度,特别是气温骤降,会大大增加外层混凝土与内部混凝土的温度梯度,这对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是极为不利的。 

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水化热的绝热温度,浇注温度和结构物的散热降温导致各种温度的叠加,而温度应力则是由温差所引起的温度变形造成的。温差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不易散热,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就显得更为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