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伸原理

如题所述

在纺织工艺中,纤维集合体从条子到粗纱,再到细纱的加工过程中,牵伸是一个关键环节。它是一种有规律的牵长和变细过程,通常通过一对对称为罗拉的圆柱形机器来实现。罗拉之间的互动是这种过程的核心,当罗拉旋转时,纤维制品会随着变细。牵伸的数学描述是通过比较喂入和输出罗拉表面速度(V1和V2,其中V1大于V2)以及相应的纤维重量(W1和W2)来确定的,牵伸倍数E(E=V1/V2=W2/W1)就是这种变化的度量。


牵伸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各类纺纱机械,包括开清和梳理等其他作用的机件,尽管它们的主要功能并非纯牵伸,但都会使纤维产生变细效果。例如,三对罗拉的牵伸过程如图1所示,纤维在罗拉表面速度变化中伸直,下罗拉的沟槽有助于增强对纱条的抓持,上罗拉则通过弹性结构帮助纤维的平直化。牵伸区间的具体牵伸倍数可以通过罗拉速度的比值计算,总牵伸则是部分牵伸的乘积。


历史上,纺织工程中牵伸技术有过多种实现方式,如手工纺纱时的连续牵伸和拈合。然而,自1738年L.保罗引入罗拉牵伸以来,这种技术在纺纱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使得牵伸与加拈卷绕分离。早期的罗拉牵伸通常使用2对到5对,牵伸倍数在4到8倍之间。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纱线的均匀度,减少工序步骤,提升牵伸倍数成为纺织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


扩展资料

喂入产品通过一个装置,其中的纤维彼此间产生相对位移,使纤维连续地、均匀地分布在输出产品长度方向上,这个过程称作牵伸过程,简称牵伸,该装置作牵伸装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