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

帮忙翻译袁宏道的《晚游六桥待月记》

第1个回答  2019-11-14
常州
有一个人
叫苏掖,
官职

监司
,家中富有但性情吝啬。常常购置田产但舍不得给钱,为一分钱而争得面红耳赤。特别喜欢在别人困窘为难的时候用很少的钱来购置东西。曾经购买一座别墅,与卖者反复争价,
他的儿子
在一旁说道:“大人能不能稍微提提价,以后我们再卖,也得个好价钱。”苏掖听了非常震惊,从此略有醒悟。当时的
士大夫
争着传播
这句话
第2个回答  2019-12-17
这是出自明朝成化年大臣姜绾的一篇介绍。
与小民争利,假公事以适私情。用揭帖而抗诏旨,扬言阴中,胁以必从。
“与小民争夺利益,借着公事名头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用揭帖(
古代公文的一种)来抵抗圣旨,并且扬言暗地里杀害告发者,威胁强迫他们必须服从自己“”
第3个回答  2020-01-25
庆字延休。他品性恭谨端正,侍奉他的继母一样真诚孝顺。他考取进士后,到了雍王府任参军。王府中作文弄墨的事情都交给他了。后来,雍王立为太子,他升官为议郎。
仪凤年间,皇帝下诏命太子治理国家……
第4个回答  2020-05-02
第5个回答  2020-02-03
一、令诸儿为攻守之势“之”的意思:指挥这群孩子做出攻打和防守的阵势,这里的"之"是"的"的意思.
世雄辄挞之“之”:这里的"之"是他的意思,指不听从指挥的儿童。用于人称代词。
其父见而奇之“之”:这里的"之"是指世雄。也是人称代词。
二、这篇短文说了:
薛世雄在幼年时,就特别喜欢玩打仗的游戏。他常常邀集一群儿童,画地为城,互为攻守,他自己做总指挥官。若有人不服从他的命令,他就毫不留情地加以鞭挞。时间一长,没有一个儿童不畏惧他,因而,每次玩作战游戏,孩子们都规规矩矩地听薜世雄...
薛世雄的爸爸看见了,认为很奇特,对别人说:这个孩子一定会振兴我们家的.
后来薛世雄才17岁就跟着周武帝平定齐国,立下战功,被封为都督.
三、这篇短文表现了薜友雄从小就有了统治的才能,体现了他不平几之出。
四、反映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句子是:“辄画地为城郭,令诸儿为攻守之势,有不从令者,世雄辄挞之”
五、从侧面烘托了世雄才干的句子:其父见而奇之,谓人曰:“此儿当兴吾家矣。”
呵呵,水平有限,见笑了。
相似回答